叶公好龙与杯弓蛇影--学易须知
2008-03-14 01:11:26
大 中 小
标签:科技 军事 国际 人文 炒股 历史 国学 独家 娱乐 教育 产经 体育 博客 杂谈
“呵呵,我对易卦知道的很浅,所以无法联系起来”,翡翠君此言很有趣,其中“很浅”、“无法”两词更为妙趣横生。两分法观之,其谨慎、谦虚之情溢于言表。一叶知秋,谨慎反映了在论坛与社会学术界对于周易研究,仍普遍存在杯弓蛇影的心理氛围。谦虚则反映了人们对周易的未知部分,也普遍存在叶公好龙(“叶”原读“社”音)的两难局面。那张弓即“矫枉过正”的历史利器,那“蛇影”即政治文字狱的历史回声。那“叶公”,似者心知肚明,那真“龙”,非“易卦”莫属。老汉我劝诸公两杯酒,可以解忧。其一,“周易”既不深奥,也不神秘,知之易,行之不易。其二,邪不压正:信息时代的降临,令社会管理者和大众的精神素质、法制观念普遍提高,欺上瞒下、赚取乌纱的“文字狱”,日益难施其计。
于耘华君曰:国人不可不知易。此话铿锵有力。但是须知,“易”融“理、象、数、占”四大系统为一统,失学其一,即为“抽筋扒皮”、了无生趣。如此一来,“知易”难道是“忽悠人”?岂只“叶公好龙”,完全是误人子弟。
“国人不可不知易”,知有深浅。浅者入门,可以说明常用相关词汇,比如,什么叫“乾坤”,什么叫“卦爻”。这样至少可以在外国人面前保住一点颜面,因为国际环境的“中国热”不断加温,了解中国的文化“源头国宝”周易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深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着手“皓首穷经”,为弘扬中国传统文明、振兴中华而奉献智慧。
众所周知,西方科学从哲学、数学奠基。同样,前文字时代的华夏文明的起源也是哲学、数学,但是称谓不同。因为两者的语系、文字构建徊异。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文明起源。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只有巫文化的神学意识形态,表达方法只有占卜的易卦和岩画。因此,对自然和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也包藏在易卦和岩画之中。
比如,古人发明了钻木取火,但不知道摩擦生热、碳氧结合的科学原理。他的意识形态是敬神得报的,所以取火的程序是配合歌舞等祈祷仪式的。今天我们具有受过科学教育的心理状态,所以演算易卦不会发生传播迷信的愚昧文化现象,没有杯弓蛇影的必要。学习和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历史、科学、医学、文化,就必须学习易经。学习易经则必须知道易卦是易经的骨架。易卦占卜是庞大的系统,执着其一即可耗费毕生经历,有如科学的某一专业。所以需要的只是简单学习基本的演算规则,了解常用术语的含义,就是不算外行的入门了。
对于自然科学研究者而言,学易不可弃“占”的理由有三:1)了解易卦的变化规律是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必经之路,有如不经四则运算就学不懂西方科学。中医理论和临床的所有思考程序都包括在其中。2)易卦演算的游戏规则有极大的益智趣味性,可以提高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事实上,易卦演算遵循数学模型而融会多学科知识。自古以来的儒生们学习、背诵四书五经时,除了“学而优则仕”的梦想以外,研其理而“玩其占”也是让人乐此不疲的动力。把易卦演算作为智力游戏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老传统了。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则开阔了思维境界。3)避免遭到国学专家的“忽悠”、愚弄。当今30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教授们致力于古代哲学、史学、经学、文学著述的同时,多数回避“筮法”的入门教学。对于筮法维系着多学科系统的和谐规律性、关联性,更是语焉不详。表面上这是保持学术的高档次、纯洁性,结果却是:大众看《易经》,文字全懂,意思不懂。这使人们产生了《易经》深奥、神秘的错觉。另一种看法认为,《易经》是“前文明”或“外星人”遗留的智慧,这尤其满足了喜好标新立异的人们之心理需求。当自然科学研究者深入了解周易的理论价值时特别容易产生此种偏向。其实,如果你亲自入门体验了气功、武术、中医、数术等实践,稍加科学分析就会明白,我们的祖先不必依赖外力,也完全可以完成“易学”这一古代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附:翡翠人生的帖
呵呵,我对易卦知道的很浅,所以无法联系起来
所言仅就阴阳五行的角度而言
或许,爻位的位置与五行关系能确定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