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刘子华用“太极中心说”欺世盗名

时间:2007-05-12 00:00来源:科学无神论 作者:科海泛舟 点击:
刘子华颇为引以为荣的就是自己提出了“太极中心说”。他在《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的序言中说: “ 本书中将日、月与五星作同等的配合,这与常识大相矛盾,因一般的天文常识均以日为恒星,月为地球卫星,今我独将它们与五星同列,对于现代整个太阳系的
  

    刘子华颇为引以为荣的就是自己提出了“太极中心说”。他在《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的序言中说:
    “本书中将日、月与五星作同等的配合,这与常识大相矛盾,因一般的天文常识均以日为恒星,月为地球卫星,今我独将它们与五星同列,对于现代整个太阳系的观念,似乎违背常识,此为一般人最怀疑、最能否认之点。不过我敢断言,此即本书最有意义和最关重要的论点之一!例如关于太阳中心说,在十六世纪哥伯尼太阳中心说未倡明之前,人们不但认为其说荒谬,而且深信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正确的。
    哥伯尼以太阳为中心,故需将地球与五星同列,而本书则更进一步,以太极(即太阳椭圆形轨道两个焦点之间的绝对中心,‘太极’之名系来自卦理,不必拘执)为中心,故太阳亦应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因太阳系所有星球的轨道,均是椭圆形,而椭圆在几何学上必有两个焦点,现代天文所知太阳之为中心者,乃是焦点之一的中心(即相对中心而非两焦点之间的绝对中心)。现代外国天文著作中,常有用‘焦点之一的中心’或‘中心’,两说兼用,以定位于太阳。现代天文所取星球轨道平均速度,已无形中将椭圆轨道化为圆,而以圆心的绝对中心为标准。此‘中心’在现代天文学上仅以几何理论而知其然。但本书则以全太阳系星球速度或密度的总合数与八卦原理相结合而证明太极中心的存在。
    至于书中所取太阳之速度,是来自其率领太阳系‘全部星球家族’向织女星方向移动的速度,这似乎与其他星球的运行速度性质不同而不能合同计算。但实际上,太阳既然是全系的率领者,则其移动的情形,势必有所不同,但移动,而非自转,故其速度之性质,亦应无差异。至于其动力,仍应与其它星球同样来自绝对中心(详见本书第四章),则其速度自应与其它星球速度合同计算,这样才能知道整个太阳系中各个部分的能量动力之统计和分配
[1](序言第4―5页。以下只注明页码处为引自此书)
    “太阳系所有星球的轨道,均是椭圆形,而椭圆在几何学上必有两个焦点,不错;“现代天文所知太阳之为中心者,乃是焦点之一的中心(即相对中心而非两焦点之间的绝对中心)”,也不错;椭圆形轨道两个焦点之间有个绝对中心,还是不错。可是所谓“太阳椭圆形轨道”是指什么呢?太阳在银河系运行的轨道?太阳在太阳系运行的轨道?还是太阳系各行星运行的轨道?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太阳并没有“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以看成太阳轨道为缩成一点的椭圆,可这就和“太阳中心说”没有区别了。刘子华的本意最可能的是第三种情况。然而太阳系各星球的轨道大小是不同的,它们都以太阳为焦点之一,也就是说这些椭圆都有一个焦点重合在一起。这些椭圆的大小形状不同,各自从焦点到中心的距离即半焦距也就不同。按照各行星的轨道半长径和偏心率数据[2]推算,半焦距也就是行星轨道中心离太阳的位置最近的当属金星,只有约0.005天文单位,只偏出大半个太阳的位置;最远的当属天王星,约0.983天文单位,已经跑到水星和金星的轨道之外,快到地球轨道了。如果按照当时刘子华也认同的冥王星是大行星的观点把冥王星也算上,那它轨道中心离太阳有约10.207天文单位,更是跑到土星轨道之外了。如此大的差距,“太极”到底在哪个位置上呢?
    “现代天文所取星球轨道平均速度,已无形中将椭圆轨道化为圆”。算一算轨道平均速度,长短轴不齐的椭圆就“化为”整齐的圆了吗?那算一算某个地区人群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这些人是不是就都“化为”同样年龄、同样身高了呢?
    “太阳既然是全系的率领者,则其移动的情形,势必有所不同”。这才隔了多少字啊,怎么就跟前面“太阳亦应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的说法不一致了呢?!到了后面第四章需要具体数据时更是说“至于太阳,虽不如行星之有公转运行,但率领太阳系全体而进行之移动,即可相当行星之公转,其理由已见本书序言中”(第43页)太阳在这里已经完全不是“与五星同居客位”、而是将“太极”取而代之了。而给出理由的球又踢回了序言,自己跟自己扯皮。翻遍全书,既看不到太阳系以“太极”为中心的证明,也看不到以“太极”为中心得出的可以验证的推论,更甭说关于太阳如何围绕“太极”运行的描述了。只是在第四章第二节把“全太阳系所有十二颗主要星球”的运行速度加在一起称为“中心动力”时刘子华说:“这中心动力,即是《易经》所谓之‘太极’。这太极虽无形质可言,但在太阳系宇宙,即可以其中心动力总数198表示其存在。”(第51―52页)然而其一,各星球速度加在一起怎么就变成“动力”了?没有说明;其二,即便是“动力”,凭什么说它就是来自“太极”而不是来自太阳或其它星球?也没有说明。太阳不是“全系的率领者”吗?怎么“动力”却来自虚无缥缈的“太极”了?看来在刘子华那里“辛苦劳累的活儿”都让太阳“干”,“风光露脸的事儿”就都归“太极”了。虽然前面所引序言中还提到了用“全太阳系星球……密度的总合数”“证明太极中心的存在”,可该书正文中却没有任何地方涉及到它俩的关系。相反的,该书随处可见的倒是仍然把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例如在提到爱丁登将原子与太阳系类比时,刘子华就全盘接受了爱丁登将原子核与太阳相对应的做法。(第70―71页)
    刘子华不清楚不同椭圆的焦点重合是否中心也重合,可以说他只是数学知识不足;把“平均”当成一致,可以说他只是语文知识不足;甚至把“太极中心说”与“太阳中心说”相提并论,也可以说他只是科学观念不清,以为越与常识相矛盾的论点就越有意义。但是,把一个自己都不采信的论点说成可与划时代的学说相提并论,这种行为难道还只能说是学术问题、不能说是人格问题吗?刘子华在自己书中的那些表面上挂“太极中心”的名,实质上还是按“太阳中心”推演的文字难道不是形容他“欺世盗名”的根据吗?对确实存在人格问题的公众人物,如实评价他的人格,难道是“进行人格攻击[3]吗?刘子华自己做了有损自己人格、有害自己名誉的事情,难道应该由指出他这一错误的人向他赔礼道歉吗?难道一个人在学术上欺世盗名不是“严重不当”,反倒是评论这种欺世盗名的行为才是“严重不当”(同前)吗?
    参考文献:
    [1]刘子华著:《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颗新行星的预测•日月的胎时地位》.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初一、郑家庆:“行星”条目.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二中民初字第08419号》.新语丝网,2006-11-21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