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是20世纪的时代标志
我认为,20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三种动力是: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大众媒体。尽管在20世纪的百年史上,战争与意识形态风云激荡,为世人瞩目。众所周知,在军事上,20世纪上半叶曾爆发过两次世界大战;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长期对峙抗衡。但是,深入观察历史发展的基础动力,我认为,推动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新动力是科学。
科学成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科学取得人类社会支配性的地位。科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因为科学的贡献,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坐飞机、看电视,到上网、打手机。科学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当代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所指出的,“科学不仅极大地拓展、改变了人们对生命和宇宙的看法,而且革新了智力发挥作用的规则”。①
二、科学在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处境
自鸦片战争以来,引进西方的科学成为先进中国人的历史使命,科学承担起“救亡图强”的社会重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科学被高举为“赛先生”。“科学救国”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但是真正能从事艰苦的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却为数极少,可以说是“寥若晨星”。五四运动的精英们虽然激进地倡导思想革命,但是实际上,他们仍然遵循着古老的思维定势。他们认为:“人文知识比科技知识,与国家兴亡、民族命运更紧密相连,因而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更高。”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之争,实质上是科学家用人文话语与玄学争论,表面上看来是科学家取得了胜利,但是,实际上真正的科学技术已处于边缘地位。②
20世纪上半叶,在政治与战争的风云中,科学技术一直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比如,考察30年代的大学教育事业,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远远高过自然科学。当时,选修政法类的学生占三分之一以上,选修工科的学生仅占十分之一多,而选修理科的学生还不到十分之一。③
20世纪下半叶,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科教兴国成为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发展理念。特别是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中华民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腾飞式的发展。
在这里,我想指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依然影响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这种官本位文化使科学研究带上了行政化的色彩,影响着高层次人才在学术方面的发展。比如,爱因斯坦的高足周培源先生,其专业物理学仅仅成为“业余爱好”,而北京大学校长的行政工作,使他整天沉溺在“文山会海”中。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的观察,现在,博士毕业五至六年、还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已经成为科技界的稀缺资源。④ 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不仅仅是缺乏科技资金的投入,更重要在于科技管理的理念和体制。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16页)
三、科学在当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科教兴国是中华民族振兴和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这里,我想重点说明的是,从当代思想史的角度考察,科学将产生两个重要的哲学结果。
第一,重要的哲学创新与技术相关。技术的发展是科学最明显的果实之一,但是,其哲学的结果却常常被人们忽视。科学技术逐渐使人们以实事求是的眼光看待世界。新技术的发明,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乃至避孕药等等,都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从哲学上来看,认识到科学的终极意义,很可能是极为重要的,尽管人们对此一直有争议。在当今世界的思想界,一种新的哲学体系正在形成,即:关于人类在世界、宇宙中地位的自然哲学。这种自然哲学由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创立,在当今世界哲学领域里独占鳌头。⑤ 可惜,中国思想学术界对此缺乏必要的关注。我认为,在21世纪,这种自然哲学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形式。
注释:
① 参见:(法)C·列维·斯特劳斯著:《远与近》,1988年版,无中译本。
② 参见:陶东风:《中心与边缘的位移—中国知识精英内部结构的变迁》,《东方》,第4期。
③ 参见: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1963年,国立编译馆译,台北,文星书店。
④ 李国杰:《官本位行政化影响我国科研走上高层次》,《北京青年报》,2007年5月9日。
⑤ 参见:Peter Watson,The Modern Mind:An Inrellectual His tory of the20_th Centur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1.中译本,(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等译,《20世纪思想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作者简介:习五一,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
(《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