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重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理论自信 ――学习心得

时间:2015-11-05 23:08来源: 作者:陈卫华 点击:
本文是笔者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过程的心得,仅涉及问题的某一个方面。但就笔者言,从纯粹的文本到对现实的关切,这一视角转换,应该算是一个进步。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根本。 关键词:马克
  

 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呼唤另外一个灵魂。我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来说,教育更是对青年大学生灵魂的呼唤。自己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教学工作已近十载,凭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以及对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力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理论知识的教育过程。然而,如果没有接触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这个领域,也许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理解就定格于此;很难进一步达到哲学理解的深度,以及观察现实世界的广度。

      作为一名刚刚入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对当前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深感忧虑并涌起莫名的责任感。今年刚刚发生的,暴恐分子在昆明火车站滥杀无辜,死29人,伤143人(31日);邪教“全能神”成员在山东招远麦当劳当众残杀女青年(528日),都让人不寒而栗,这不能不让人再次想起海外的宗教渗透和“法轮功”的猖狂,而我们文化界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界,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每个学者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专业和信仰有更深刻的思考。作为初学者,我不敢也没有资格对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妄加论断,但却真实的感觉到我们过多的关注于文本研究而忽略了当前转型期中国人的精神现实。国家宗教事务局培训中心前主任段启明在《贯彻十九号文件中的得与失》一文中指出:自19823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9号文件)以来,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对待宗教问题的经验,但同时在纠正一种错误时往往会出现另一种错误倾向。对防止右的倾向上关注不够,导致有神论迷信思潮泛滥。如:信教人数激增,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迷信活动沉渣泛起,邪教危害社会,滥建庙堂神像,对在校学生影响触目惊心;某些文人学者对有神论思潮的推动,相关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一些官员的推波助澜等,他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及其研究分析,发人深省。这一切问题的关键也许正是我们一致认为都不用再言说的真理即“无神论”的退场。我们在大力宣扬“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而恰恰忽略了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应有之义——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虽然“无神论”一词缘起于西方,而且一直都被看做是邪恶异端,是一个大大的“贬义词”,但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它对于人类文明进程所起的积极推动意义,看得越来越清楚,所以有无神论是“人类文明和思考的成果”之界定,是人类精神变化、视觉发生转移的转折点。

      如果我们视野足够开阔的话就会发现,自新世纪以来西方正兴起一股无神论的热潮。美国学者大卫·艾尔金斯认为,我们当今的社会正悄悄地进行一场精神革命,他的理论依据是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开始追求新的精神之路,毅然决然地同传统的宗教相决裂。20135月《印度时报》报道的关于全球虔诚与无神论指数调查,恰好证实了大卫的这一论断:据来自全球五大洲57个国家的总计51927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信奉宗教的人数比例从2005年的87%下降至81%,不信神的人数上升了3%。中国是无神论者人数最多的国家,被调查的人中近50%的人自称不信教。① 然而中国的无神论人数最多并不必然表示中国当前的有神论者就越来越少。事实正好相反,有神论的学问渐渐成为“显学”,信教的人数也有增加趋势。这些事实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在西方国家信教人数锐减的情况下而我们却正好相反?有学者在对河南省开封市的信教人数做了统计之后得出结论说:“开封总人口543万人,五大宗教信徒是219349人,只占了总人口的4%……”,一个“只”字却反映出了问题——以我在开封生活多年的经历,除了五大宗教的信徒之外,单单是信仰邪教的人数就很难统计,更别提那些自发的有着稳定的民间信仰的人群。调查显示75%的宗教教徒生病之后首先求助于各路小道神仙,然后再求助于所信奉的“统一神”。面对这样的事实,如果简单开出让我们相互拥抱,让各界人士都成为“好朋友”的“药方”,恐怕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更有学者提出,改革开放出现了所谓“道德滑坡”、“信仰危机”,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力推行宗教信仰,认为只有宗教信仰才能弥补当今中国人的信仰缺失问题,诸如“信教的人多行善事,多显达之人”“不信教则多社会渣滓”等言论,多年来一直萦绕在知识界。好像不信教就成了万恶之源,只有大家都皈依宗教才能最终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宗教成了灵丹妙药,成了“包治百病的莫里逊氏丸”。诸如此种要把社会道德安置在宗教信仰上的主张,就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看待宗教和道德问题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像道德、宗教这样的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它最总的根源是在社会物质生活之中,抛开物质生活实践本身去寻求解决之道仍然是在主观范围之内兜圈子,是用主观去解释主观。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在社会变革的转型期,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多元化的独特历史时期,我们既不能无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的一系列的新问题,也不能将之无限的加以扩大;更不能忽视甚至无视那些投身于改革开放、推动祖国大踏步前进,从而令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体力与脑力劳动者以及他们崇高的品格。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抑或是西方古罗马,还是近代西方欧美国家,都经历过巨大的社会转型,而社会转型期所凸显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及诸多丑恶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伟大变革、社会制度会更加完善、社会体制会更加健全,公民个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而逐步得以解决。近些年出现在社会上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尤其在救灾助困,防范暴恐、肃贪廉政上,越来越表现为群众性和自觉性行为,令人鼓舞。恩格斯在《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一文中指出 :“基督教是在死后的彼岸生活中,在天国里寻求这种得救,而社会主义则是在现世里,在社会改造中寻求。”②

      当代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尤其是苏联解体的教训表明,作为一个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不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退场,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束之高阁。曾经有个阶段,我们是何等的羞于谈论马克思主义啊!我在高校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多年,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在高校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感慨良多。且不说在某些人的眼里,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是整人的棍子,将极左思潮等同为马克思主义;更有一些人,是把往日工作的失误、干部的贪腐和官僚化、都归罪在马克思主义名下。这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形象,虽然不像“洪水猛兽”般可怕,但基本上也是处于被边缘的地位。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的今天,实用主义精神被发挥到了极致,所以马克思主义被当作无用之学而受到漠视,从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的工作者更被讥为“地下工作者”…… 如此等等。“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必须自己首先站起来,自尊自重,学好理论,掌握理论;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武装群众。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让马克思主义“时时在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实紧密结合,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以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马克思的名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① 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根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无神论。

      无神论与有神论是一对相互对立的范畴,涉及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些最根本性问题,例如:世界以及人类是怎样产生或形成的,人的本性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什么是完善的人格以及完善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未来的世界和理想的王国又是什么,它们又与人类文明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是什么,如此等等,几乎关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我们必须将之逐步辨清,作出符合事实而又具说服力的解释,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无神论,别无他途。而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关于深刻理解和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关于如何看待和处理宗教信仰自由和科学无神论的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关系问题,这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认真的探讨;而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促进科教兴国,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也就成了“重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论自信”的头等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神论是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运动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如他们的世界观的转变一样,他们的宗教观也有一个从有神论逐步转变为启蒙无神论再到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的科学的无神论的过程。追溯无神论的历史,我们发现西方的无神论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朴素的无神论,经16 -17世纪欧洲的泛神论、17-18世纪的英国自然神论、18世纪的法国的战斗的无神论的发展过程,19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们则高扬理性主义精神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根基,直到费尔巴哈提出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他的人本主义无神论思想及对基督教本质的批判使得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开篇就提出:“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② 尽管如此,马克思此时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费尔巴哈那个创造宗教和神的“人”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不知道“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颠倒世界观的根源就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于是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为起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对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有史以来的无神论都只是针对有神论的抽象概念,包括费尔巴哈的无神论对基督教的批判,也没有触及到私有制度本身。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指出,如果不能扬弃私有财产制度,那么扬弃宗教的异化就没有可能。与此同时,恩格斯也从自身对有神论的扬弃中走上了对“有神”的批判之路,他在1843年《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一文中指出:“我们要把宗教夺去的内容——人的内容,不是什么神的内容——归还给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永远向宗教和宗教观念宣战,毫不顾及别人会给我们扣上什么无神论或者别的帽子。”① 这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神论才能克服宗教,恢复人的本质和人的尊严。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指出人的“宗教感情”是社会的产物,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则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不但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也为无神论融入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奠定了基石: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必须纳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整体纲领,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工作中心。回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历史上最彻底的、独一无二的无神论。“它丢掉了过去无神论形态所保留的任何神学的尾巴,不仅不为统治阶级保留宗教,更不为愚昧无知的社会大众保留宗教”②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重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理论自信就是要了解它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如果不能划分出理论的原则边界,头脑不清,是非不明,不知道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思想无所坚守,人格无品操,就会沦为纵容恶势力的帮凶。与此同时,再强大的理论如果不能付诸实践,说服群众,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那么也就无法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学理论不能不关照到现实。当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我国的宗教现象、邪教问题和宗教极端主义问题,就是个突出的现实任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现象往往是表面的、多变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深沉的,二者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本质,理性地分析我国宗教、邪教以及一切打着宗教旗号的暴恐势力呈现的状态并揭示其发生的诸多根源,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找到正确解决的出路。

      就以宗教与邪教的关系来说,首先要厘清林林总总的宗教和邪教都有些什么现象,并找出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和一般联系。关于宗教,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划分,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它首先是一种虚幻的反映,一种颠倒的世界观,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在这些方面,邪教与宗教没有根本性区别,但却把宗教的某些因素极端化成残害善良,破坏家庭和社会稳定,敛财以至敛色的工具。二者在信仰对象、教义学说、信仰方式、组织方式上也有重大区别。按照我国19991028日发布的关于邪教组织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邪教组织’,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它的非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上。所以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对宗教采取的是“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而对于邪教一旦认定,就要坚决地取缔和打击。但是,在治理邪教问题上,只是采用法律的手段终究不能治本。所以,在采取必要的社会经济措施的基础上,最根本的是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价值多元的今天,大力推行主流价值观教育;在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积极响应党中央要求加强对无神论的宣传教育的号召,行动起来,对不同的人群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组织生动和有趣的科普展览,编写适合不同文化层次的教材;尤其是对于信教人数最多的农民群众,进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比较困难,最好能切实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难题结合起来——这就需要集中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力量,齐心合力,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真正的打动人心,让科学世界观自觉抵御邪教的不良影响,用实际行动传递人文关怀,让人民精神有所依托。只有这样,才能抵制“精神鸦片”的侵蚀,重建精神家园。但只有让宗教成为人们“精神食粮”的提法,无异于让人们在虚幻的王国里“画饼充饥”。因此,我们也要自觉地担负起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我们共有精神家园,坚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好社会利益的调整、完善各种机制,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当然,真正回答好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个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8.19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要真正践行“8·19讲话”精神,必须首先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参考文献

1]大卫·艾尔金斯David N. Elkins《超越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顾肃等译,2007.

2] 2013-05-27译文:《印度时报》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world/uk/More-Indians-have-stopped-believing-in-God-Survey/articleshow/20284261.cms.

3]《2013中国宗教研究报告》,金泽 邱永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54.

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2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西方宗教学说史》吕大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19.

7]《科学与无神论文集》杜继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3.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3.

9]《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北京:人民出版,2002.

 

      作者简介:陈卫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本文责编:文丁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第6期)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