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宗教信仰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有一部分是相互重叠的。当人类本身,或与周围环境出现矛盾时,在矛盾被解决这个过程中,心理学与宗教信仰起的作用是相当的,但二者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这里的解决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解决问题,而是心理上的解决,其实心理上的解决对于一个人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决和释放)现在把二者拿来在这个解决心理矛盾的过程中进行比较,相信是很值得探讨的。
心理学与宗教信仰根本的区别,一个是客观,一个是主观。心理学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科学,通过大量的事实经验,多年的临床实验,总结出一套可行性的描述人类大脑规律的学科。可以说来源于现实,然后抽象出来成为一种学科,最后作用于人类主观,从而改变人类自身状态,以便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周围环境。所以说心理学是科学的,是客观的。宗教信仰源于人脑的主观创造,来源于主观,也作用于主观,当然最后也是用作我们人类自身状态的调整。
当人自身或与周围环境产生矛盾时,一定是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与自己内心中的道德准则相违背,或是与自己教义相违背,这种对己或对他人他事的罪恶感主要是来自传统道德的管束,或宗教规定中的“压制”。知道这样做违反道德条令,但由于客观或本性却做了,这时罪恶感会油然而生,对自己产生不满,或对周围环境(指他人他事)产生不满。这时现实中出现了问题,产生了矛盾。接下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心理学是证实这些罪恶和错误是人性,是必然的,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去正视,暂且放下道德的包袱,从新的角度客观地重新认识,从而让人们接受,慢慢去适应去理解罪恶或错误,当认为错误不再是不可饶恕不可解决时,问题就不再是问题,矛盾也就不再是矛盾了,就真的自我吸收和消化掉了。问题得到了解决,内心得到了释放。宗教是将一切发生的事情交给上帝,由上帝来决定如何解决,是赎罪也好,求主原谅也好,苦苦祈祷也好,还是静静等待主会惩罚一切你所不满的事情也好,总之,一切甘心承受,听从心中上帝的安排,主观上已有所寄托有所解决,通过日后的意念或者行为来慢慢弥补自己的过失,让自己得到安慰,或静静等待属于自己或他人的一切惩罚,慢慢随着时间让它淡化。
心理学是积极根本的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可以说把问题转化成不是问题的问题,从而从问题的认识上解决。宗教信仰是当出现了问题,那肯定就是个问题,用日后的意念或行为来进行弥补。这就像一面美丽的墙,矛盾、问题是小钉子,深深扎在墙里,心理学就把钉子拔掉了,宗教信仰是在墙面上再刷一层漆。虽然最后效果相同,但墙面里的钉子永远就留在涂料下面了,有时想起还会隐隐作痛。一个是问题的删除过程,一个是在问题的后面给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我们应当善于总结客观事物,抽象出一种能为我们所用的方法,而再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帮助人类造福人类。这种来自现实科学的方法,相信会有效的帮助人类克服很多困难。
作者简介:春华,中国地质大学一年级学生
本文责编:辛仆
(《科学与无神论》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