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维修(Claude-Adrien Helvétius 1715~1771)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出生于一个古老显赫的家族,父亲为当时法国女王的御医,青少年时期在耶稣会主办的专科学校读书,对学校烦琐的宗教课程感到厌恶,遂利用父亲书库中丰富藏书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由此接受了自由主义思想。1738年,法国皇室赐惠于他的家庭,当时年方23岁爱尔维修当上了总包税官,从此,他成了拥有年金30万利维尔的富翁。此外,爱尔维修还是优秀的剑术家、舞术家和射手。1751年,他辞退职务,专门从事著述,并在巴黎圣——安娜街自己的宅邸开放沙龙,成为法国启蒙运动者们的活动场所。
爱尔维修酷爱文学和哲学,与狄德罗、霍尔巴赫、达朗贝尔、莫雷莱、孔多塞、休谟等人多有交往,并与当时两位自然科学的领军人物关系甚笃:一位是封德奈尔,当时法国进步人士心目中的权威,能深入浅出地传播先进的天体演化观念,特别是在当时为教会所深恶痛绝的太阳中心说,使爱尔维修逐步摆脱了宗教蒙昧主义,并开始重视科学;另一位是科学家毕丰,其唯物主义及其在天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中的进化观点,关于周围环境影响机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学说,对爱尔维修产生了强烈影响。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伏尔泰不仅是他终生的诤友,而且也是他的导师。
主要著作有《精神论》和《论人及其智慧和教育》(1773)等。《精神论》1758年7月出版,8月份被列为巴黎议会邪说之列。第二年1月,主教克雷芒十三世宣布此书为充满诽谤、标新立异之邪说,议会因此于2月间下令当众焚毁。但是,《精神论》仍然成为当时反基督教运动中最受广泛阅读的著作,——6个月中,它在法国便出现了20种版本,英文、德文译本也接着出版。另外的著作还有他早年为上述两部主要著作作准备而写的《关于爱知识的书简》、《关于快乐的书简》、《关于理智的傲慢和懒惰的书简》、《关于手工业的书简》、《笔记》以及表达其哲学思想的长诗《幸福》等。
爱尔维修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由外部经验引起的;经验首先是通过感官产生感觉,所以感觉是一切知识最根本的泉源。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的哲学推动了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了法国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宗教对民族的美德和幸福没有影响]①
人类的罪恶、道德、权力、与幸福所系的……不是宗教,而单是立法。未受法律惩罚的罪行每天都在发生。有什么证据比这个更足以说明宗教的无效?……今日巴黎的治安由何而来?来自人民的宗教信仰吗?不,……来自警察的约束与巡逻。……
有一些甚为虔诚而不甚开明的人,曾以为各国的美德、人道与风俗淳美是依靠其宗教的纯洁的。以宣传这种看法取利的人,曾经发表过这种意见而自己并不相信。一般普通人则相信他而并不加以检验。
这种缪见一旦得到宣布,就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被当作一种不易的真理加以接受。然而经验与历史告诉我们,各个民族的兴盛并不依靠它们的宗教纯洁,而是依靠它们的法律高明。
它们的信仰实际上有什相干!犹太人的信仰是纯洁的,犹太人却是各国鄙视的对象。人们从来不会把他们与埃及人、与古代波斯人相提并论。
基督教是在君士坦丁的统治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的。然而它并不能使罗马人恢复他们原有的美德。那时候并看不到德修斯②为国尽忠,并看不到法布里丘③宁要七亩地而不要帝国的财富。
君士坦丁堡是在什么时刻成为藏垢纳污的所在的?就在基督教确立的时刻。信奉基督教并未改变君主们的品行。他们的虔信并未使他们善良。信奉基督教最笃的君王们并不是最伟大的君王。他们中间没有什么人在宝座上显示出提图斯们、特拉颜们、安托宁们④的美德。有哪个信教的君主能与他们相比!
我关于君主所说的话,也适用于国家。虔诚的葡萄牙人如此无知,如此轻信,在美德和人道方面却并不高于比较不轻信、比较宽容的英国人民。
宗教上的不宽容乃是教士的野心和愚蠢的轻信的产儿。它从来不会使人们变好。求助于迷信、轻信和热狂来鼓励他们行善,等于浇油灭火。
要淳化人类的野性,使人们相处得更好,必须首先使他们漠视宗教派别的分歧。戏班野人比较不迷信,对待美洲人就比较不野蛮。
……宗教史告诉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宗教在任何地方都点起了不宽容的火把,搞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城市焚烧,帝国残破;而它们从来不曾使人们变好。人们的善良乃是法律的产物。
制服狂澜的是堤坝;制止罪恶的是刑罚与谴责的堤防。建筑这道堤防是法官之责。
如果道德科学、政治科学和立法科学乃是同一科学,什么人应当是真正的道德学博士呢?是祭师们吗?不,应当是法官们。宗教决定我们的信仰;法律则决定我们的风俗和美德。
……在任何国家里,正教徒都是信仰这种或那种教条的人;在整个世界上,道德的人乃是使这种或那种行为合乎人道、符合公共利益的人。然而,如果说决定我们的行动的是法律⑤,那么就是法律造成善良的公民。
因此不应当把一个民族的美德和风俗淳良联系到宗教的神圣上。要是把这个考察再推进一步呢?那就会看到宗教精神完完全全是破坏立法精神的。⑥
[宗教势力依靠人民的迷信和轻信]
(一种是宗教势力,另一种是世俗势力)后者的强盛依靠它所统治的帝国的强盛。君主强大其实只是由于他的国家强大。国家不受尊敬了,君主也就没有势力了。他要求臣民勇敢、勤劳、明理、道德,也应当这样要求。宗教势力是不是这样?不是,它的利益不一样。祭司的权力要依靠人民的迷信和愚昧轻信。人民明理与他无关;人民越无知识,对于他的决定就越驯服。宗教势力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没有联系,只与一个宗派的利益相联系。
两个民族交战,如果征服者应当同被征服者一样服从教皇,其中哪一个将成奴隶,哪一个将成主人,与教皇有什么相干!法兰西人屈服于葡萄牙人的势力之下也罢,布拉干萨氏登上波旁氏的宝座也罢,教皇只在这一事件中看见自己的权威的扩张。僧正要求一个国家的是什么?一种盲目服从,一种无边的轻信,以及一种幼稚的、无端的恐惧。这个国家此外是否更以才能或爱国的美德著称,教士是不管的。各种伟大的才能和伟大的美德,在西班牙,葡萄牙,在一切宗教势力炙手可热的地方,是几乎听不到的。
……基督教初建立的时候宣传的是什么?财产共有。由谁担任公有化财产的代管人?祭师。是谁破坏了这种托管,自己当了业主?祭师。世界末日传说流行的时候,谁是宣扬者?祭师。这种流言对他的目的有利。他希望人们为一种无端的恐怖所吓倒,只知道一件事(一件确实重要的事),就是得救。⑦
教士们一直都渴望着有权有势。他们借什么方法满足这种欲望呢?借着贩卖希望和恐惧。教士们——这些货品的总经销——相当清楚这门生意的盈利可观。……教士们的权力建立在人们的迷信和愚笨之上。人民的心智之开化对他毫无价值。他们知道得愈少,他们便易受到摆布而温驯下来。……在每一种宗教里,僧侣的第一位要务就是遏止人们的好奇心。组织人们怀疑那些显然无法欺骗人的荒谬教条。……人生而无知,却非生而笨蛋。将他造成笨蛋也非毫不费力之事。要掩灭其自然之光彩,我们必须应用许多技巧与手段,许多错误必须积累在他身上。……若不以来迷信的帮助,僧侣的权力就无法施行。靠着迷信,他们抢劫了法官的权威及国王的合法权力。他们靠它压制人们,对其施行凌越法律的权力。也因此而败坏了每一道德规则。⑧
[快乐和痛苦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原则,尊敬、正义、美德是化装起来的权力之爱]
人的推动力是肉体的快乐和痛苦。为什么饥饿是支配人行动的最经常的原则?因为在一切需要中,这是最经常重视的,是支配人最为紧迫的。……
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的行动的唯一原则。如果天满足了人的一切需要,如果滋养身体的食品同水和空气一样是一种自然元素,人就永远懒得动了。
支配穷人、亦即最大多数人行动的原则是饥饿,因而是痛苦;支配贫民之上的人、亦即富人行动的原则是快乐。……
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逃避前者,寻求后者。就是这种经常的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
使我们整个儿成为我们的,是对我们自己的爱。人们为什么这样贪图名誉地位呢?这是因为人们爱自己,因为人们要自己幸福,因而要求享受幸福的权力。对于获得幸福的力量和手段的爱,在人身上必然与自爱相联系。人人都愿意发号施令,是因为人人都愿意扩大自己的幸福,愿意他的同胞们都为此工作。然而,在一切强迫他们这样做的手段中间,最可靠的是实力和暴力的手段。因此,以爱为基础的对于权力的爱好,乃是我们一切欲望的共同对象。所以,财富、爵位、荣誉、妒忌、尊敬、正义、美德、偏狭以及一切人为的感情,在我们身上不过是用这些不同的名目化装起来的权力之爱。⑨
[利益支配我们道德和认识上的一切判断,公益乃是美德的目的]
事实上,如果说下棋的配合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说一个下棋的人不运用很多的配合方法就不能制胜,那么,为什么公众不把大智的称号给予下棋的能手呢?这是因为他们那些观念对于公众来说并不是有利的,也不是快意的,也不是有教益的,因此公众尊重他们是毫无利益可得的;所以说,利益⑩支配着我们的一切判断。……
为了使大家明了这种考察精神的方式是多么能够发现真理,我将要依次把我所建立的这些原则应用到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观念上去,我将要证明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在道德问题上,还是在认识问题上,都是个人利益支配着个人的判断,公共利益支配着各个国家的判断;因此无论从公众方面说,还是从个人方面说,表示赞扬的总是喜爱和感激,表示轻蔑的总是厌恶和报复。{11}
一个人一切行动都以公益为目标的时候,就是正义的。……
要行为正直,就应当仅仅倾听和信任公共的利益,而不要听信我们周围的人。个人利益通常总是使他们利令智昏的。——
因此为了做一个正直的人,就必须把灵魂的高尚与精神的明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在自己身上结合了这两种不同的自然赠品的人,都是以公共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南的。这种利益是人类一切美德的原则,也是一切法律的基础。……
从以上所说的话得出的结论就是:要想行为正直,就必须不要听自己所属的那些集团的话,而只听公共利益的指示。永远听从公共利益的人的行为,只会是或者直接有利于公众、或者有利于个人而无害于国家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对于他是永远有益的。
……美德这个名词,我们只能理解为追求共同幸福的欲望;因此,公益乃是美德的目的。{12}{13}
注释
①标题一般为作者依据内容所加。
②罗马皇帝,249-251年在位,曾迫害基督徒。
③公元前282年罗马执政官,以廉明著称。
④提图斯(40-81)、特拉颜(52-117)、安托宁(86-161),都是不信基督教的罗马著名皇帝。
⑤公正的法律对人们是无所不能的。它支配人们的遗志,使他们诚实、人道和幸福。英国人就是靠四五项这一类的法律获得他们的幸福、财产安全和自由的。……——摘自爱尔维修原注。
⑥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⑦爱尔维修:《论人》。
⑧转引自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之第11卷《伏尔泰时代》第480页。
⑨爱尔维修:《论人》。
⑩一般人通常把利益这个名词的意义仅仅局限在爱钱上;明白的读者将会觉察到我是采取这个名词比较广的意义的,我是把它一般地应用在一切能够使我们增进快乐、减少痛苦的事物上的。——爱尔维修原注。
{11}爱尔维修:《精神论》。
{12}爱尔维修:《精神论》。
{13}其他主要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冒从虎等:《欧洲哲学通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王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
本文责编:文丁
(《科学与无神论》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