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无神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问题 ――2008年学术年会发言摘

时间:2015-10-16 21:47来源: 作者:求实 点击:
2008年12月6日至7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举行了2008年学术年会,主题是“无神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参加会议的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30多个全国科
  

   2008年12月6日至7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在北京举行了2008年学术年会,主题是“无神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权”。参加会议的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30多个全国科研院所和部分省市高校的学者,共计50多人。学者们围绕着主题,就无神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神论的理论研究方向、人文基础、话语权的策略、正面引导作用,西方宗教心理学中无神论与有神论话语权的争夺,公众信仰状况与共产党员信教问题,无神论与破除各种迷信以及如何在青少年中进行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何祚庥院士到会,并就科学发展观与无神论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中国反邪教协会为学术年会发来贺信。以下摘录部分学者的精彩发言。 

  

无神论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开场白)

    杜继文: (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主编)

无神论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与有神论比较,依旧是势弱音低。主要原因是没有“无神论学科”,以至缺乏相应的学术队伍,没有专门的研究和教学机构,也不能培养研究生,要从组织上强化无神论的声音,争取应有而且异常需要的话语权。由于种种的有神论问题,拒绝与回避无神论问题,以及宗教信仰问题越来越被赋予意识形态的意义、越来越被政治化问题,都需要科学无神论给以必要的理论回应。同时,科学无神论需要自身的学术建设,诸如马克思主义及其政党有关宗教和无神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阐释和研究,对于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与历史地位性研究,对当前国外无神论思潮的译介与研究,无神论同宗教、科学,以及与社会发展、生活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上的关系,科学无神论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等等,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可以大大推动和丰富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容。当前的工作:第一,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和宣传无神论上联盟。第二,争取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领域能有更多的合作伙伴。第三,加强与国内和国外的网络联系与合作。实际上,有多方面的学者和朋友关心我们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问题,关心我们“科教兴国”事业,因而也很支持科学无神论的活动。在这里,我代表无神论学会和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对他们表示诚心诚意的感谢。我们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一切有志于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争取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联合起来,取得日益丰富的学术成果!

 《科学与无神论》改版及其工作

    申振钰:(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科学与无神论》常务副主编)

几年来,社会上针对愚昧迷信、伪科学、特异功能的批判,从历史、哲学、文化、教育、社会的角度对新有神论有所清理和遏制,使得无神论无人讲的状况得到了初步改观,《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也完成了创刊的初始任务。但随着改革的深化,新的矛盾不断产生,种种有神论的问题需要无神论研究和应对,因此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定位杂志,来适应现在的社会文化发展所提出的理论问题和现实挑战。

《科学与无神论》改版势在必行,原因有四个:一是基督教以出版物、大学课程、地下教会和文化神学等方式渗透的形势严峻,已经产生相当的影响;二是科学文化人与文化基督徒的合流,在思想文化领域引起混乱,易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三是宣扬基督教的普世价值观与主流意识争夺话语权;四是部分学者在理论上贬低文艺复兴的价值,否定进化论,为中世纪宗教统治翻案。无神论必须通过自身的学科建设,回答和应对有神论的挑战,在理论上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捍卫国家文化安全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科学与无神论》杂志,创刊已10年。建立一个学术性刊物的条件也已成熟,无神论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已有长久的历史。中国无神论学会,拥有一个学报性质的学术刊物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无神论学科有学科带头人,有自己的队伍,也应该有自己的刊物。所以,《科学与无神论》作为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学刊,自然要承担这一任务。

我们已做的工作:一是调整了栏目,使之更加理论化、学术化;二是在科学与无神论人文理论两条战线上展开,阐释理论和分析现实问题,各自侧重点有所不同;三是及时反映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社会活动,如国际会议和学会年会;四是增加了介绍国外无神论著作的阳光书系与经典选读。今后,我们要通过网络、加强研究、学习先进文化等来扩大我们的话语权。

 

唯物论无神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龚学增:(中央党校科社部民族宗教室教授)

扩大无神论的话语权一定要找到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唯物论无神论的内容,体现了唯物论无神论的基本精神。因为,第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特别是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就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能诉诸有神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依靠人的不懈努力实现的。它与有神论宣扬的所谓人死后的彼世“天国”的理想境界,以及这种境界的实现最终由神决定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反对天命,破除鬼神迷信的无神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第四,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部分,它正是唯物论无神论的体现。

无神论学会需要积极扩大话语权,提升研究层次和学术品位,对打着文化和学术招牌的有神论思潮,要及时回应。要积极思考,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角度,加强在社会上的唯物论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比如,唯物论无神论宣传教育重点要在中国共产党内、共青团内和青少年中进行;配合社会各有关部门,把无神论思想融入各项活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无神论理论队伍;各级党委要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科学研究规划和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等。

 

略论西方宗教心理学中无神论与

有神论话语权的争夺

    陈永胜:(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以1882年霍尔的第一篇宗教心理学论文《对儿童的道德与宗教训练》作为现代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开端,西方的宗教心理学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无神论倾向与有神论思潮在话语权方面的争夺,是贯穿于西方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一条主线。这种争夺的结果是:以柳巴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无神论的声音非常微弱;而以霍尔、斯塔伯克、詹姆斯、冯特、荣格、弗罗姆、埃里克森、弗兰克尔、奥尔波特、马斯洛、瓦茨等人为代表的有神论思潮,始终处于西方宗教心理学的主导地位或掌握着西方宗教心理学的话语权;这种情况仍在继续。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宗教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从引进、介绍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到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基本理论研究和基本工具开发,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引进、介绍西方百年以来宗教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时候,以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为指导的分析、评价工作还比较薄弱,容格、马斯洛等人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心理学著作大量发行,网络文化中诸多不健康的、神秘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就宗教心理学自身的科学研究而言,必须对当前宗教心理学的复杂国际发展态势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超个人心理学等披着科学外衣的神秘主义有神论思潮的扩散和渗透,努力防范这些不良的文化倾向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切实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学科建设,这样才能从宗教心理学这一侧面,确保历史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牛顿的“上帝观”说明了什么?

——捍卫无神论在科学活动中的话语权

    于祺明:(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科学的发展夺取了上帝(造物主)的“立足之地”,不断提升和强化了无神论的话语权,这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但是,至今却有人拿“科学家信仰上帝”来做文章,企图把科学的阵地再归还给上帝。生活于16世纪与17世纪之交的英国科学家牛顿(1642—1727),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了不起的哲学家,还是虔诚的宗教徒。据统计,牛顿的同母异父的妹妹汉娜·巴顿的孙女婿、普茨茅斯勋爵收藏的牛顿手稿达360万字,其中关于宗教神学和年代学的研究文字高达140 万字。虽然这些宗教神学著作大多是牛顿晚年撰写的,但是他的上帝信仰可以说是终生的。因此,有人就得出结论说:因为有宗教信仰,牛顿才可能做出伟大的科学发现;宗教促进了科学发展,它们是和谐一致的。事情果真如此的话,有神论在科学活动中也就应被奉若神明,无神论在科学活动中的话语权也就该被剥夺了。时至21世纪的今日,竟出现如此言论,还被当作“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形势着实逼人,捍卫无神论的话语权迫在眉睫。事实上,牛顿的科学思想和宗教思想是十分复杂的,他的科学观和宗教观是矛盾的。这种错综的现象,其实质是科学与宗教的思维方式在他头脑中并存的结果。那么,牛顿的科学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是依靠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还是宗教信条和宗教思维方式?让我们来比较全面、仔细地认真考察一番牛顿相关的科学活动,一起认识牛顿的“上帝观”和他的“第一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说的形成过程及

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

    李成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坚持彻底的无神论是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品格。马克思主义经典创始人对宗教史观的系统批判,主要集中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早期著作中,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致力于对导致宗教产生的社会基础的深入剖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宗教产生根源的探讨比对宗教进行简单的外在批判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宗教不是政治压迫的原因,而是它的表现,必须先消灭政治压迫,才能克服宗教狭隘性。”因此,马克思哲学立足现实实践基础,以历史生成视野,着重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及其克服路径,进而探讨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的真正解放之路,最终超越了以上帝拯救或理性自我完善为主要特征的希腊—基督教传统的人的解放之路。通过对马克思哲学不同时期重要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马克思哲学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这种价值诉求始终如一,但作为自身世界观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说的形成却经历了从对个体主体性价值解放的价值呼唤,到基于实践基础的人的社会历史生成范式的确立,再到立足于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现实解放之路的最终形成这样一个过程。从剖析这一过程中寻找当代启示,用马克思哲学的方法拓展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和实践维度,这是一项时代课题。就此而言,用理性与价值的双重视角来审视时代生活,着重关注现实中的效率与公平;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发展创新马克思哲学理论要始终面向生活世界,这或许是作为彻底无神论学说的马克思哲学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指导意义。

 

无神论的人学基础及其话语权问题

    隋思喜:(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无神论作为一种理性的理论,是建立在批判和否定提倡鬼神崇拜的有神论思想基础之上的,因此它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鬼神等观念。但无神论的理论着眼点则并非仅仅局限在否定鬼神的存在、反对鬼神崇拜等目标,事实上,无神论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对鬼神等观念的批判和否定,而激发人们去重新认识和思考人的本质、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发展以及超越自我等问题。因此无神论是建立在一种人学的基础之上的。无神论以人学为基础,尝试对人的存在、发展以及超越等问题做出科学的和理性的解答,这种解答总体来说有两个主要的层面:事实层面和意义层面。事实层面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事实真相的认识,而意义层面则是对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意义的判断,前者涉及科学,后者涉及价值,无神论的话语权问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思索。

首先,无神论的话语权依赖科学知识的发展与传播。这是无神论话语权的最重要的基础。另外,科学的发展满足了人们对事实真相的好奇心,但无法真正的解决人类情感的需要,因此科学与宗教的并存,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并列就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文化图景。这一特殊的文化图景告诉我们,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完全使人们放弃有神信仰,因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除了对事实真相的好奇心以外,人们还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其次,无神论的话语权需要满足人的情感和精神需要,即是无神论需要对人生的价值问题作出解释和回答。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无神论的精神不仅仅是科学理性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理性精神。科学的发展促使宗教等有神论思想从以往试图对自然以及人自身进行有神式的"事实"解释转向有神式的价值和信仰层面,而伴随着科学的极大昌盛,有神论从事实层面逐渐退出,但仍然坚守价值和信仰层面,在人之上仍然有超人的神灵在规定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发展以及人的超越等问题。因此,无神论思想希望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中进一步获得话语权和说服力,就必须对这些诸如人的本质、人存在的意义等此类的价值问题从人的角度进行解释和回答。

  

从城镇居民的信仰状况看无神论话语权

    李志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宗教和民间信仰再度复兴,无神论的话语权受到挑战。然而,这种挑战究竟发展到何种程度?民众对于宗教和各种各样的民间信仰的虔诚度究竟如何?我进行了关于城镇居民的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项目,并获得了一些数据。从信仰的角度分析有关被调查者的数据可以得到如下印象:调查样本中的绝大部分并无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者仅占19.5%。如果从文化源头上追溯,我国民众宗教信仰人群的这种比例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神论传统。如果深入到具体问题,则这种无神论的倾向仍然清晰可见。另外,关于人的由来问题,对待死的问题上,对鬼神的信奉上,对于手相、算卦问题,对于命运之类的话题,人们有困难时是否考虑向宗教势力求援问题,本调查都有涉猎。从年龄的角度看,在各问题中,呈现了随年龄的增长对于宗教和各种神灵信仰逐渐远离的趋势。这种年龄趋向表明无神论的确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无神论能否在青少年确立话语权的问题上,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可忽视。从性别的角度看,女性往往表现了比较多的对于宗教和神灵的相信。我以为这与女性在社会和身体力量上的弱势地位有关。

在当代中国的城镇居民中无神论显然具有更多的话语权,无神论得到了比较多的人的认可,或者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价值判断和行动指南。至于学者迫切感到的无神论的话语权问题,我以为在特定的人群内——宗教界,或者某些迎合强势力量的文人——可能存在某种主导的话语权,但是,大众特别是城镇居民对待神灵的态度并没有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无神论是怎样被妖魔化的?

    楚霖义峰:(江苏省无锡市公务员)

无神论在当代中国正面临一个悖论:一方面,由于宪法明确规定共产党及其主义为整个国家的领导者和指导思想,无神论在表面上占据意识形态主流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宪法明确承认多种所有制的合法性,反映私有制经济基础的有神论充斥着城乡社会,无神论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话语权。通观其变,无神论失去话语权的过程正是它逐步被妖魔化的过程。无神论被妖魔化的几种形态分别是:来自宗教教义的直接攻击;将无神论混同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把所谓“普世价值”置于无神论的对立面;诬蔑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是中国文化、传统道德的破坏者甚至毁灭者。无神论被妖魔化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从未在中国真正取得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历史上的过激行为和30年来的政策调整造成宗教大规模反弹,从而挤压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题中应有之义的无神论的生存空间;苏联、东欧剧变对我国的影响;部分高校和公办科研机构学者的宗教性研究态度;执政党对无神论的宣导不力;重大自然灾害激发了宗教情绪。无神论被妖魔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阻挡广大人民群众对科学的追求;阻碍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否定指导执政党思想的理论基础;剥夺无神论者的话语权。社会上在无神论问题上的几个思想误区:保障公民信仰自由与无神论教育相互矛盾;党员也是公民,要求党员都是无神论者有碍他享有法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有神论者大多提倡“爱”,因此在世界观(有神还是无神)问题上可以模糊处理;“战斗的无神论”已经过时,现在应该持“温和的无神论”。无神论在当代中国被妖魔化已近30年,影响了三代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作为真正的无神论者,现在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大力倡导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塑造健康的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浅谈无神论在当下中国的话语权和话语策略

    黄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涉及到无神论话语权的问题,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变迁中的宗教因素微不足道。二是终极关切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与政治信仰的相互替代问题;中国当下的信仰多元化生态格局的实质,是主流意识形态和主导型政治信仰日渐丧失感召力和说服力,形形色色的宗教信仰及迷信作为替代品乘虚而入,填补所谓信仰真空或精神荒原。三是 “有神论有神、无神论无神”的状况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话语权背后是权力或资本之类的物质力量在支撑着。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冲突、较量、博弈是当代中国晚近若干年来社会变迁的伴生物和必然反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景观。关于话语策略问题,无神论作为一种与科学理性精神紧密相联的意识形态,在“学会与各种鸟相处”的同时,应想方设法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意识形态感召,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一是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二是无神论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作出回应,对有神论信仰的世俗化和“资本拜物教”化给予解析,最大限度消除非科学、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三是无神论对于中国特色的信仰形态、中国的文化基因应当有全面的认识,文化基因的突变(“大觉醒”)或转基因工程(“福音化中国”)是不可能得逞的。四是批判有神论思潮及其赖以滋生的社会土壤和生存路径,会触怒既得利益集团,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因此似可本着“对事不对人”和“内外有别”的原则,着重抨击其理论形态,着重抨击西方敌对势力。五是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未来。无神论具有与生俱来的“革命”基因,在主流话语市场热衷于“告别革命”的年代,我们或许只能寄希望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

为什么要提无神论?

    王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

无神是和一个千百年来用滥的、仍然要继续用下去的词——“真理”联系在一起的。抽象说来,无神论有一个不懈的追求:解放人。具体地说,这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实践问题。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实世界的苦难是宗教有神论产生的基础。对现实世界苦难的抗议产生了宗教、有神论,这种虚幻的解决方式,即用幻想的幸福抵抗现实的苦难;那么很显然,人们不能、也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追求幻想的幸福。因此,如果说,宗教有神论是用虚幻的幸福把人从现实的苦难中拯救出来,而无神论则是要把人从宗教有神论这种虚幻的幸福中解求出来,给人以真实的幸福。马克思认为:“任何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回归于人本身”。无神论对于人的意义也在于此。即把人从虚幻的神那里解放出来,把人赋予神的东西还归于人,让人成为真实的、丰富的、全面的人。

认识到神或者宗教的虚幻性,并不能现实地消除它对人的束缚。因为认识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根源,其他还存在可能更深刻的根源,比如世俗社会的狭隘性,人的生理心理结构等,因此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甚至人自身特有的生物结构及思维特点认识宗教、或有神论的必然性、从而去改变、反抗产生它的现实基础,可能会更有利于人认识自身、认识社会,从而更有利人对自身的自觉。

提倡无神论,是要让丰富多彩的人的精神、人的尊严,而不是让光怪陆离的神的精神、神的尊严;让人对人的信心、而不是对神的信心,主宰人,成为社会的主流。是让人能够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神的奴仆。让人有勇气、有胆量、有力量、有智慧掀开美丽但虚幻、也悲壮、也残忍荒谬、也善良无奈的面纱,去面对,去认识,去超越,从而去做真实的自己。

 

科学与迷信正在网络空间中较量

    陶世龙:(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五柳村》网站主编)

一年多来由于全球严重的自然灾害多次发生,使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的生命财产,不分贵贱,不管是否敬畏神明,都遭受到巨大损害。敬畏之声较印尼地震海啸后显著微弱,间有将汶川大地震称为天谴者,马上被群起而攻之。事实胜于雄辩,人们切身体会到,面对自然灾害,只有依靠科学,凝聚人群的力量,奋起抗争才是出路,这一点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表现极为突出。周正龙提供的华南虎照是伪造和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也以事实说明,用科学的知识、精神与方法去鉴别真伪的重要,取消伪科学的词语极其荒谬。另外,由于“法轮功”极力支持藏独破坏奥运,在海外也越来越不为人所齿。按此形势,伪科学和迷信的势头应该减弱,然而事实相反,他们仍然在其他方面无孔不入,大行其道。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设风水课,主流媒体发表支持文章;一些人仍在极力反对反伪科学,并大肆宣扬《科技进步法》将草稿中反对伪科学用语取消,是他们努力的成功;在一些以科普名义的活动中也有人在继续宣扬科学无真伪可分,并大肆鼓吹所谓“东方科学”。各地的原始蒙昧性的迷信活动也仍很猖獗。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今日媒体的掌控者大多是缺少科学基本训练的文人,他们如未能提高足够科学素养,要识别真伪也有困难而容易被误导。因而伪科学和迷信在媒体中的话语权决不可低估。揭露批判风水迷信的文章竟然屡遭屏蔽就是证明。所以科学与伪科学迷信的较量,面临的形势仍很严峻。《科学与无神论》杂志是否可以转向以各级领导、公务员、媒体编辑、记者、学者和教师为主要对象,考虑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讲座,论坛或开课,普及科学与无神论的基本常识。因为只要这些人清楚了,伪科学和迷信自然就泛滥不起来。  

 

科学发展观遭遇尴尬

——由《南方都市报》定期、整版宣传风水运程引出的联想

    李胜先:(广东深圳市关爱协会秘书长)

早在1999年6月24日,任继愈先生发表在《人民日报》“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脱愚”的文章指出:“我国的经济实力正在一步步地壮大,科学文化水平正在一步步地提高。但是,在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脚步声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鬼神迷信的沉渣正在假借科学和民族文化的旗帜重新泛起,损害着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应该说脱愚既是当代主旋律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多样化的一个内容,还是一种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治愚是发展健康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繁荣”一种必须的手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际工作。在这些方面,执政党直接领导或指导下的各级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然而,有些媒体似乎偏离了主旋律、歪曲了多样化、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制造着让公众不满、令执政党尴尬的事情。或许《南方都市报》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至少从2008年8月28日(周四)起《南方都市报》的“深圳新闻气象”(SA56)版,就开始设“星座运程”专栏,此后每周四都有“星座运程”;到2008年9月22日(周一)版名改为“深圳读本 一周运程”(SA40版),在这个整版里有“风水开运”、“星盘占卜”等专栏。报纸对这些主讲人的简短介绍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他们都是江湖人士,与当年气功大师们的自我介绍大同小异,“非理性”应该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不论那些指望或靠风水大发财运的风水先生们和那些附和的人们怎么解释或辩解,风水、星座这类东西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先进文化,是不健康的迷信货色,是一种愚昧文化,是一些人用来赚钱的说辞。这些年,出现了一系列严重损害执政党公信力的事件,如陕西的“周老虎”事件,河北的三鹿奶粉事件,现在一些部门及其管属的媒体一方面高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却有计划地公开、定期宣扬风水开运、星座占卜,公信力何在?让社会公众作何选择?!

 

浙东沿海岛屿民间宫庙信仰

活动现状的调查报告

    常大惠:(浙江海洋学院社科部教授)

近年来,随着宗教自由政策的落实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乡村民间宫庙信仰活动发展十分迅猛。浙东沿海岛屿民间宫庙的密度明显相对高于大陆沿海地区,而且随着岛屿的面积小而增大,融合大陆农耕信仰文化,以浓厚的渔岛信仰文化为主要特征。目前大多数宫庙都是90年代后在原址新修重建起来的,近几年发展尤为迅速,不但“文革”时期被拆毁的宫庙基本上全部恢复,而且新建的也占一定数量。除政府批准保留的极少数宫庙委托专人负责外,大都由当地乡民自发组织成立所谓“庙管会”。此外,信仰层次普遍低下,近切功利性强,信仰对象带有极大混杂性和模糊性,表现在佛教神灵与民间信仰神灵混同,在层次上无大差别。信仰人群逐年向年轻化、高学历和多职业化扩展,祈求“家庭幸福”和“保佑平安”为首要选择,其次是“事业、学业”和“发财”。中、老年人偏重“身体健康”,青年人偏重“事业、学业”。近几年参加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等也经常有人来宫庙进香求拜,这种现象近几年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民间宫庙信仰活动发展原因,有经济发展因素,有传统因素,还有其他诸如渔业生产压力的增长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子女升学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医疗与社会保障事业相对滞后、主流价值观偏移和公共文化生活的匮乏等社会因素。 

 

浅谈旧俗文化对经济文化语境的影响

卫世平:(河南安阳市委党校教授 )

在经济文化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看到旧俗文化不停地给社会提供旧的视域和与旧的临摹方法,这些失范的旧俗文化,时常用散发旧意识的天命观与福禄观来训导职工,直接影响职工的思维定势与思想境界。如果社会遇见麻烦,这些旧俗文化的话语权乘机抖擞起来,四处兜售,扩大影响,对社会的主流文化与文明文化进行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旧俗文化助长巫术盛行;旧俗文化影响经济活动走向;旧俗文化过分渲染易学能量;旧俗文化夸大宗教文化元素;旧俗文化复制小庙丛神。经济文化中掺杂旧质低俗文化太多,就会影响人们的精神素质提升。其害处较多,一是容易使人们丧失辨别真假的认知能力,旧俗杂质纷至沓来,极易让人如坐云雾,认妄为真。二是容易使人们精神坠入萎靡不振状态,思想闭锁,迷离恍惚,心智疑惑。三是容易使人们排斥科学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接受,囿于成见,常用旧尺度衡量现状,抱残守缺。对此,我们必须时常注意经济方面的文化建设问题,积极倡导先进文化,营造文明的精神环境,在舆论、风尚、传统、心理状态等方面,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因素,排除消极颓废的文化影响,要使先进的文化思想占主导话语强势,这不是文化兼容与文化积累问题,而是文化选择与文化创新的问题。推进社会文明最终要靠科学文化与先进文化来提升。

 

浅析如何走出当代无神论的话语权困境

    万瑞林:(江西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

学术话语权是一定的社会人群依据某些成规将其观点和学说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意义,并为其他人群所认识的过程。话语权取决于两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是受众的态度,当一种观点普遍为人们接受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强势话语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话语权的根本是学术研究能力,真正的话语权最终归根于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是媒介的价值决定。媒介是话语权的载体,媒介的价值决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媒介传播所引起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另一层是指媒介传播信息过程中隐含着的价值观或社会意识形态。当代无神论面临着的话语权困境,需要在这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无神论的学术研究能力亟待有较大提高,要在更广的范围内影响更多的受众。二是以自身的宣传和研究能力影响媒介的价值判断,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无神论才能走出话语权困境。

 

构建无神论话语权的根本途径

    涂建华:(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

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社会的问题由社会的方法解决,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无神论的语境,是问题的关键,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历史上无神论话语权的盛衰与其对立面有神论的状态相关,作为思想体系,无神论的成型和发展壮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近代科学实证成为事实依据,另一个则是与中世纪宗教黑暗相随的宗教反抗成为社会根源。在马克思之前,霍尔巴赫、费尔巴哈因应时代的反宗教思潮,获得了很大的无神论话语权。马克思学生时代主要的思想方向就是反封建专制和反宗教。一个时代的合力足以成就伟大的思想。无神论在一个宗教邪恶的时代,成为一盏航灯,一个充满战斗力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声音在无产者中获得的话语权威,空前绝后。这说明,无神论思潮的高峰往往出现在他的敌对面最强大最邪恶的时候。无神论世界观只有在宗教黑暗的背景下才会光芒四射。

当代中国有神论的新特点使无神论话语权问题成为迫切的现实问题。构建无神论话语权,有赖于全社会营造话语环境,教育入手、重视宣传、主动出击。在政治支持、社会协同条件下无神论者的努力实践,是构建无神论话语权的根本途径。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们具有最大的无神论话语权。这些共产党人中的无神论学者,是无神论话语的直接来源。权威是树立起来的,在科学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无神论者努力开展无神论宣传教育。行动,就有话语权。

 

从Brights到Out运动

    杜磊:(自由撰稿人)

近年来,西方的一些无神论者开始积极地寻求为自己的无神论者身份正名,他们的主要努力包括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变人们对无神论者印象的Bright运动,以及最新的鼓励无神论者公开自己的无神论者身份的Out运动。尽管西方的无神论者占人口的少数,他们的这些努力也可供中国的无神论者参考。根据Bright网站的介绍,Brights运动(Brights Movement)的目标包括“促进社会对自然主义世界观的理解和承认”、“让公众承认拥有这样的世界观的人可以在重要的社会事务上施加有原则的行动”以及“教育社会全面而平等地接受所有这样的人”。总而言之,bright是一大批不信神的人们的总称。Brights运动的做法是利用一个褒义词来改变社会对无神论者的歧视,而最新的Out运动(Out Campaign)则理直气壮地使用了“无神论者”的称呼。根据Out运动网站(http://outcampaign.org/)的介绍,它的概念包括:公开表明自己无神论者的身份(包括佩戴红色的大写字母A的标记——atheist的首字母);和其他人接触,告诉他们无神论,并帮助传播无神论的积极观点;说出自己信念和价值,帮助人们认识到无神论者并非刻板的形象,而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群体;促进一种观念,即宗教应该被挡在公立学校和政府之外。Brights运动自从2003年启动以来已经吸引了成千上万人签名成为bright,而Out运动则刚刚起步,它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是它们无疑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无论是用间接还是直接的方法,改变无神论者的公共形象并把他们组织起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把无神论问题讲好(总结发言)

    李申:(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所谓“话语权”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条件,就是无神论者有没有讲话的地方,有多少?二是内部状况,我们能否把无神论问题讲得好。

从现状来看,无神论研究和宣传确实存在许多障碍和困难,无神论研究和宣传仍然只能说是处于低潮。其中的原因,有些是我们无法克服的,有些是可以争取的。比如会议主体发言中提到的要建立一个实体性的无神论研究机构,尽可能利用现代网络给我们提供的条件,以及广泛联合能够联合的团体和无神论者,都是我们可以争取、可以做,也有可能做到的。另一面,我们也要看到,这些年来,由于党中央的重视和各级领导的支持,无神论宣传的条件,还是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中宣部在社科基金项目的许多门类中都设置了无神论的项目,也特意为学会的无神论教程项目拨款;并坚持要求在有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项目中加入无神论的内容,都说明我们党的宣传机关,头脑是清醒的。广电部制订了落实宣传无神论的十条措施,这几年也有相当成效。不少电视或电视剧节目中都有批评鬼神迷信、批评特异功能、伪气功的内容。

另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情况,就是我们如何把无神论问题讲得好。所谓无神论,归根到底,是个理论问题。我们是学会,是个学术团体。学术团体就要把我们自己的学术搞好,也就是把无神论的种种理论问题讲清楚,讲明白。坦率地说,在这方面,我们做得尚不能令人满意。这些年来,有神论方面提出了种种为自己辩护、同时抨击无神论的理论,对于这些理论问题,我们的回答并不是都能够令人满意的。我们还少有能够抓住问题根本的理论建树。假如我们在理论上不能有独立的思考,不能有抓住根本的理论建树,即使无神论宣传的外部条件非常地好,我们也难以很好地宣传无神论。无神论不单单是破除粗陋迷信的宣传,而是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这些年来,无组织的有神论和有组织的宗教有神论,在我国,和“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相比,都有相当程度的活跃和发展。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大局看,无论是无组织的还是有组织的宗教有神论,都处于总体衰落的状态。现代的政教分离原则,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消解着宗教的经典教义。我国有神论在近一时期的活跃,完全是暂时的现象。这里用得着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所从事的无神论事业,是正确的,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为了使中华民族彻底摆脱有神论的思想束缚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我们要努力不断地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 

作者简介:求实,《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

责编:文丁

(《科学与无神论》2009年第1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