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终端设备的大范围普及,引发了社会多领域的深刻变革,人类历史即将步入数字文明时代。互联网技术在改变整个世界的同时,也使宗教获得了新的存在“场域”,引发了宗教的深刻变革,各大宗教组织和个人纷纷驻足互联网,在虚拟世界里构建新的信仰殿堂。我国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其中20~29岁青年网民为最大群体,比重达31.2%。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推进,大学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互联网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各种境外敌对势力也妄图借助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这一契机,开始利用网络对高校进行宗教渗透,同我争夺未来人才资源,以达到其分化、西化中国之目的。这一趋势给高校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潜在危害,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反渗透工作,构建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网络渗透的有效机制。
一、互联网技术引发当代宗教变革与网络渗透新方式
1. 互联网技术与当代宗教发展变革
人们潜意识里总是认为“宗教与科学”永远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事实上,人类历史的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为宗教传播方式提供了革命式的改变,文字、纸、印刷术、无线电通讯以及电视的出现,都迅速成为宗教传播的工具。互联网的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跨文化性、低门槛,以及信息的海量性、即时性、共享性、隐蔽性、个人化等特质,使它在问世之初就被应用于宗教领域。“早在1980年代初期,教会就指示,任何使用大众媒体的教会要发挥效应都需要电脑,以利于发邮件。积极接受当代传播技术,介入当代社会各个公共领域。”① 宗教涉足互联网引发了宗教发展和传播形态的深刻变革。
网络改变了宗教的传播方式。互联网问世后,传统宗教纷纷驻足网络,还出现了仅存在于网络上没有实体的虚拟宗教。目前,宗教的网络传播基本涵盖了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形式,如门户网站、虚拟社区、论坛、博客、聊天室、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群组、视频和音乐网站、宗教电台,以及宗教用品、印刷品交易网站和宗教类手机WAP站等。“其功能也从最初的侧重于宗教信息的发布和传递,发展为在线祈祷、虚拟仪式、网上招募、网上传教,以及在线宗教组织等各种功能相互结合,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① 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和网络互动平台,将不同地域的信徒通过网络聚集在一起,将宗教活动场所搬到了网络平台上,从而解决了过去传统宗教徒散居而无法有效聚集的问题。
互联网进一步消解了传统宗教权威的支配地位,赋予了个人更多的选择权力。宗教权威是传统宗教信仰的核心,是宗教信息资源的实际控制者,对教义、信徒具有支配性权力。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宗教权威的信息垄断权,宗教科层制被进一步打破,信仰者不再是被动地、单向地纯粹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使得宗教信仰越来越成为个人行为,很多人也在网络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信仰空间。但悖论是,宗教越是个人化,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支配和干预程度越深,越是加强了对个人的控制。宗教信仰个人化加速了信徒团体的重新分化和聚合,在同一团体内成员有着较多的共同兴趣,意见不合者则可以自由地选择加入其他与之兴趣相投的团体,这使得网络上形成的宗教团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具有更为强烈地认同感。
互联网加剧了宗教信息的混乱局面,造成了实际监管困难。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隐秘性、参与低门槛等特质决定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络的广泛参与性导致了风险降低、责任分散,加之传统宗教权威作用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宗教信息失去了控制和监管,很多在现实中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宗教观点、危险言论、封建迷信等在网络上获得“生机”,也为各种以非法途径谋求政治目的的团体打开了方便之门。网络也成为诞生“新宗教”的母体,各种“新神”、“新信仰”、“新教派”将会层出不穷。对网络宗教进行监管,特别是对精心伪装的非法宗教势力、“新宗教”进行鉴别,目前还存在很多技术性难题,也涉及到法律体系完善、国际合作等问题。很多宗教极端势力、恐怖主义势力也看中了网络传播的诸多优势特别是风险性低、影响面广的特质而选择网络来为其目的服务。
2. 境外宗教势力的网络渗透
境外敌对势力从未中断过对我国高校进行宗教渗透,他们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多种形式来对大学生渗透,以期达到分化、西化中国之既定目的。互联网作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信息流通载体和人际交往平台,具备了“支配社会”的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控制”。我国反渗透的长效防御机制和高打击力度挫败了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阴谋,使得他们必须在传统渗透途径之外寻找“新出路”。互联网的特性,可以极大降低他们的渗透成本,网络隐蔽性也给他们提供了逃避我国互联网监管的可能性,还能扩大其渗透范围,提高渗透效率,互联网必定成为他们向高校宗教渗透的选择。
境外宗教势力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网络技术向高校进行宗教渗透,主要表现形式有:(1)建立门户网站,将歪理邪说整体迁移到互联网上,开辟网络宣教的大本营。(2)开设互动平台,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互动性软件和电子邮件、QQ、MSN等即时性通讯软件,加强与渗透对象的互动交流,强化渗透内容的影响力。(3)按照不同的主题,如宗教信仰、时政、文化、情感交流等,建立虚拟社区,将分散各地的渗透对象聚集在虚拟社区里,加强参与者的“网络凝聚力”。(4)加强利用手机移动终端渗透,手机上网用户在我国网民中比重逐年增大,大学生是手机上网的主力群体,因而利用手机移动终端进行网络渗透将会是境外宗教势力的重点。
对境外宗教势力来说,网络资源的可重复利用性、共享性、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无地域限制性,极大地降低了渗透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可以实现“少对多”、“点对面”的渗透,一个人即可向成千上百的人渗透,节约的成本可以扩张渗透活动。网络信息的公开化和共享性,赋予了网民“主动选择的权力”,实则是一张张开的无形大网,随时准备捕捉“网络冲浪者”。通过电子邮件、通讯软件等撒网式随机传送发布渗透信息,也可以任意诱骗感兴趣的回应者。与过去实施渗透都有特定指向群体相比,网络渗透实现了任意渗透的可能,扩大了渗透对象的范围。另外,境外宗教势力采取网络向高校渗透的同时,仍加强线下渗透活动,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呼应,共同向高校进行宗教渗透。
对于网络共享信息,“现在几乎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即通过控制信息内容可以维护或控制被接收的价值观,同时将那些不一致的信息描绘成是对一定价值体系的威胁。”境外宗教势力擅于此道,利用网络发布迎合不同群体的信息,塑造虚拟“敌人”,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尤其会吸引传统宗教(或合法宗教)信徒投向其怀抱。以“今世”求“来世”的矛盾注定了宗教信徒思维中非理性因素的存在,对教主的绝对虔诚和对教义的绝对信仰抑制了信徒的批判力,助长了他们的非理性因素,网络宗教中传统宗教权威的消解,降低了对信徒非理性因素的制约力。宗教势力非常擅于利用教徒的弱点,有意放大教徒宗教中的非理性因素,尤其是教徒宗教情感中的不良情绪,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更好地实施渗透。
二、宗教势力向高校进行网络渗透的潜在危害
由于网络信息是全开放的,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和消极论调并存,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良芳难弃,而且使缺乏政治经验,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受蒙蔽,迷失政治方向。①因此,境外宗教势力有准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利用网络向高校进行宗教渗透,潜在危害极大。
1. 网络可以巩固宗教势力的主体,增加反渗透难度
互联网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赋予了网民自主选择权,根据个人意志在网络中寻找“志同道合”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跨时空的即时互动,根据共同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组合和磨合,最终形成固定的网络群体,进一步发展为网络社区。“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与面对面的传播一样是真正的互动,并且这种互动也能够产生真正的社区,从而为成员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社区联系和支持……”②基于网络互动形成的社区,社区成员认同感强,对事情和问题的看法趋同,且具有强大地扩大化效应。在互联网时代,境外宗教势力非常注重通过互联网散布自己的价值观念,吸引认可其价值观念的人加入到自己的群体当中,进一步通过宗教洗脑强化价值观认同,从而形成牢固的价值共同体。对高校而言,大学生都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成长阶段,对问题的看法尚显稚嫩,部分大学生潜意识里只喜欢被认可接受,对质疑、反驳较为抵触。境外宗教势力通过网络建立的各种网站、互动社区,往往一味迎合大学生,“你说什么我都认可”,与这些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进而形成稳固的网络群体,成为宗教势力的一部分。一旦价值共同体形成就很难将其打破,这无形中增加了反渗透工作的难度。
2. 网络渗透更具隐蔽性,网络监管难度大
通过网络向高校进行宗教渗透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增加了网络监管难度。境外宗教势力在网络上并不是直接宣扬分化、西化中国,而是把自己伪装为合法宗教网站或文化网站,将歪理邪说揉合在合法宗教教义、文化阐释之中进行渗透,更加注重“人文色彩”包装。比如利用西方大学视频公开课和慕课体系,将宗教渗透歪理邪说改头换面包装成宗教文化研究、西方政治学研究等大学课程,放到公开课网络资源中。缺乏正确宗教知识的人很难分辨出其虚伪性,容易上当诱骗。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境外宗教势力建立相应的主题社区,特别是有关中国时政评论、社会问题讨论和大学生情感、就业方面的主题社区,开通所谓心灵导师博客,在互动和讨论中故意放大社会矛盾,特别是极力扭曲、丑化中国社会问题,暗中诱导大学生仇恨社会主义,鼓动他们投入其宣传的“宗教”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达到渗透目的。这些网络伪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潜在破坏性很大,必须用专门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控甄别,增加了网络监管的困难。
3. 网络渗透开启了高校宗教渗透的“私人定制”时代
互联网的个人化、隐私化倾向,使得境外宗教势力向高校渗透更具隐蔽性,而个人应用软件则将这种隐蔽性推向极致,导致宗教向高校渗透的“私人定制”时代来临。个人应用软件,包括QQ、MSN、微信,电子邮件等信息互动软件,具有隐私性、排他性、指向性、高情感性和低警戒性等特点。通过个人应用软件传播和交流的信息,其内容属于个人隐私,除非主动交流否则外界很难知晓。因而,利用个人应用软件向高校进行渗透,既隐蔽了其散播内容,又隐蔽了其渗透的具体行为,危害性更大。境外宗教势力“点对点”的与大学生交流,很容易掌握大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和兴趣关怀,制定针对性的渗透方案,实行点对点的“私人定制”渗透,诱导大学生与其产生“心理纠缠”进而形成心理依赖和信任,最终达到渗透目的。这种渗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隐蔽性极高,高校工作者很难以常规方法发现,客观上造成高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跟踪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状况,增加了反渗透工作难度。
4. 宗教暴力恐怖思想有可能借助网络向高校渗透
过去境外宗教势力向高校进行渗透,主要是以海外基督教右翼势力为代表的“合法渗透”,“和平渗透”,主要形式是“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他们通过教育系统和研究机构,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宣传基督教优秀论,将西方近现代文明归功于宗教信仰,诋毁中国的传统文化,贬低社会主义价值观。”① 宗教渗透与互联网传播方式的结合,不仅方便了宗教势力的文化渗透,也有可能使得“三股势力”的触角渗入高校。对宗教恐怖分子来说,为使其暴力恐怖活动具有“合法性”,他们通常会千方百计地利用宗教伪装自己,在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散布歪曲的宗教教义和极端思想,寻找并培植从事民族分裂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极端分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大学生网络活跃性,打破了他们和高校的空间限制,为他们向高校渗透宗教暴力恐怖思想提供了便利。虽然目前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种可能的趋向,防患于未然。
三、构建长效机制,有条不紊地开展反网络渗透工作
互联网改变了境外宗教势力向高校渗透的方式,为其提供了便利,看似来势汹汹,我们既不能如临大敌、风声鹤唳,也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而是要审慎对待,未雨绸缪,结合既往反宗教渗透工作经验,根据网络渗透的特点,构建长效机制,有条不紊地开展反网络渗透工作。
1. 发挥党员学生主动性,加强反网络宗教渗透队伍建设
高校反宗教渗透队伍机制建设是取得反渗透工作胜利的组织保障,在长期的反渗透工作中,我们建立了五个机制: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反馈机制、应急机制和管理机制。其中,领导机制强调党委和团委的职责,协调机制凸显团委、学生处与其他各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反馈机制、应急机制、管理机制则提升了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外事处、保卫处等部门及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速率、应急干预能力以及日常管理效率,及时处理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问题与矛盾,无论起因是现实的宗教活动还是网络宗教活动。① 这五个机制为反渗透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保障。根据宗教势力网络渗透的隐蔽性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尤其是党员学生和积极分子的主动性,在现有机制基础之上建立学生监督机制,培养学生信息员,了解大学生的网络活动内容和思想意识状态,将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学校,并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普通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宗教势力的网络渗透。
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营造高校网络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有效抵御境外宗教势力渗透的隐蔽战线,是保证高校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促进大学校园网络生态健康发展,引导大学生形成守法、理性、文明、安全的网络文明生态,对反网络宗教渗透意义重大。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文明教育都要滞后于对大学生的网络技术教育,直接导致了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发展滞后,为境外宗教势力攻占高校网络阵地提供了一定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分主题、设专题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安全的综合性教育,特别是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增强网络守法意识和网络道德意识。高校还应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定期举办网络法制道德教育论坛、讲座,举办大学生网络法制、网络文明和安全论坛,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思考网络生态文明相关问题,共同推进形成网络文明公约,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生态文明,使网络宗教渗透无机可乘。
3. 多方合作,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监管
我国高校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纷纷制定出台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宿舍网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营造有序的大学生网络生态文明提供了保障。只有这些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得到严格的执行,方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高校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执法队”:一要确保网络法规在校园的执行力,对大学生网络行为产生实质性约束。二是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校园网进行动态监控,随时清除不良信息,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应加强与国内安全部门、计算机信息技术部门、通讯行业和其他高校的多部门合作,采用国际通行的信息过滤与封堵、网络实名制、内容分级制、社会监督和举报机制等方式,加强网络事务管理,共同开展网络监控和净化工作。相关部门和机构不仅要对宗教势力渗透活动进行追踪监控,还应辅助高校对网络宗教极端活动进行追踪,对宗教极端组织网站和信息传递进行动态监控等。三是成立专门网络监察员,负责对信教大学生和信仰民族宗教的大学生进行上网引导和监督,帮助他们辨别非法宗教网站,杜绝网络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渗透。
4. 提供优质网络文化资源,主动占据网络
高校不仅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监督监控,堵截不良信息,更要发挥高校长处,提供优质网络文化资源,主动占据网络阵地,通过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是健全高校校务论坛,完善学生社区建设。校园BBS是学校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最重要平台,可以设置校务、校史、情感、学习、就业、考试等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版块,特别是要畅通重大或敏感社会事件的沟通和发布渠道,争取第一时间在网上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这些问题。建立主题交流社区,如建立QQ群、人人网兴趣小组等,主动吸纳大学生加入参与,使其成为交流心情、学习探讨的主要网络平台。通过努力,创造平等、自由、信任、共享的网络环境,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网络论坛和社区中的主人翁作用,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更有助于增加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融入感。
二是设置“网络党校”、“网络团校”。网络突破了传统党团学校的时空局限,拓展了教育手段,是今后高校开展党团教育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党校、团校,受到时间、地点的约束,受教育人数有限,师生互动频率低,学生之间也缺乏互动交流,网络课堂可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拉近师生距离。网络党校不仅可以满足更多大学生学习党的知识、追求政治进步的需求,而且利于开展网上党员评议监督,加强德育工作者、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交流互动。网络团校以大学生学习就业和校园活动为主,着力展现校园优秀文化,网站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以成为大学生的“信息源”、“释疑箱”和“导航灯”。①
三是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受到教材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时间等限制,教学方式且以说教和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降低了教育成效。在网络思政教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就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高看待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在满足学生开阔视野、寻求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要求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法制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网络教育要和课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可以在网络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解、消化。同时网络思政教育也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四是做好网络公开课,发展“慕课”教育。随着网络的发展,国内外高校都开始将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公布到网上,掀起了全球全民学习网络公开课的热潮。最近几年,以在线课堂互动方式为特点的“慕课制”兴起,只要有网络和电脑,就可以在世界任何角落随时随地加入在线课堂,参与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完成课后作业后会获得相应的学分或结业证书。我国高校公开课建设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参与学习,中国高校“慕课”也已经启动。这些优质的高校教育资源,能够吸引广大大学生热情参与,挤占了宗教势力的网络空间。高校应该着力做好网络公开课和“慕课”建设,彻底瓦解宗教势力的网络阵地。
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生活
大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在课外业余时间、假期,他们有可能接触宗教势力的网络渗透也主要集中在业余上网期间。因此,高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好网络的同时,更多地参与校园活动。网络终究是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社交的工具,并非大学生业余生活的全部。高校在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同时,应当培养大学生上网的自控力,避免被网络“奴役”,不要过度依赖甚至沉溺于网络。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包括各种文体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学术沙龙、小型展览会等,积极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角,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提升他们高校主人翁意识,还可以增加大学生之间在虚拟世界里无法体会到的亲密友情,获得心理和情感的安慰。尤其是学术沙龙、辩论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更是大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全面考验和展现,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科学理性精神,从而使宗教势力的歪理邪说无缝可入、无机可乘。针对假期校园管理空白期,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慕课”,规定大学生假期必须修完一到两门“慕课”课程,获得课程结业证书,以此作为平时成绩的辅助考核。
王晓华,大连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作者简介:伦玉敏,大连民族学院讲师
王晓华,大连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本文责编:秋实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