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任继愈与《道德经》

时间:2015-08-14 20:37来源: 作者:习五一 点击:
任继愈先生一生都在不断研究老子的《道德经》。他多次出版著作绎读《老子》,作出独特的学术贡献。他指出: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集中阐发,老子是第一人,“老子开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先河”;老子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老子
  

  任继愈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化思想领域,辛勤耕耘一生,硕果累累。为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术界同仁组建任继愈文集编委会。按照编委会的分工,我们承担第一卷《宗教研究与科学无神论》编辑工作。边干边学,这项工作为我们学习任先生关于宗教研究与科学无神论的论述,提供了便捷途径。

      20127月,在“任继愈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学术研讨会上,我以“简论任继愈先生的科学无神论与宗教研究”为题,主要讲述两点体会:第一,“研究宗教,批判神学”。这是任先生为纪念毛主席逝世一周年撰写文章的主标题。去年是毛主席关于《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批示50周年。根据毛主席的批示精神,任先生创建了世界宗教研究所。毛主席批示的精神,对于创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任先生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人。回顾这些年宗教研究领域中的风风雨雨,我赞同杜继文老师的判断,“我们部分地贯彻了‘研究宗教’的要求,但忽略甚或完全忽略了‘批判神学’的任务”。第二,“科学无神论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任先生生前三十年如一日,担任中国无神论学会的理事长。他多次论述科学无神论的道理。他指出,无神论就是实事求是,认为世界上没有鬼神上帝,也没有天堂地狱,不存在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正如《国际歌》中所唱的“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篇论文是前年学术研讨会的续篇。我继续谈一谈我们学习任先生关于宗教研究与科学无神论论述的思想收获。

      老子的《道德经》与孔子的《论语》,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两部著作。这两部经典影响中华民族长达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中,思想家注释最多的著作有两部,一部是《易》,一部是《老子》。注释《易》的古书多达三四千种,注释《老子》的古书也有千余种。我想,一方面,这两部经典文字简约而涵义丰富,引发后人多种诠释;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时代都有新的内容,思想家借用古代名著,阐发自己的思想。我认为,根据不同时代的丰富注释,认识各个时代的学术发展轨迹,可以获得丰富的智慧,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的悠久源流。

      任先生一生都在不断研究老子的《道德经》,“学无止境,永远不知足”。他的《老子今译》出版于1956年;《老子新译》出版于1978年,其修订本出版于1985年;《老子全译》出版于1992年;《老子绎读》出版于2006年,时年先生已90岁高龄。任先生认为:老子代表弱势群体说话,“同情弱势群体,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①

      任先生思考老子的哲学,首先想到中国从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农民为国家作出最大的贡献,直至付出生命。他说:“有名的英雄可爱可敬,是学习的榜样。还有更多的默默奉献者也是英雄,他们就是几亿农民,值得永远纪念。”① 因此,在学术研究上,任先生选择了老子的《道德经》,而不是孔子的《论语》,为此辛勤耕耘一生。

      关于任先生研究“道德经”的学术贡献,我简要地讲三点。

      一、“尊道贵无”的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关于伦理道德的著作吗?仔细读一读,其主旨不是论述伦理修养,而是一部原创性的思辨哲学著作。其特点是探求世界万事万物的规律。它以生活实践为切入点,引导人们进入高度抽象思维的境界。老子论述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总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天道观”是哲学探索的重要范畴。先秦诸子如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等等,在其著作中都论述“天”和“天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创立了不同的学派。将“道”作为最高的范畴,集中阐发,老子是第一人。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认为:“老子开创了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先河”。②

      “道”本来是指人们行走的道路,是普通名词。老子第一次赋予“道”以行而上学的概念。《道德经》中“道”的含义十分丰富。

      道——混沌不可分,无名。

      道——本来存在,自然。

      道——构成万物的原始材料。

      道——不同于任何具体事物,无形无象。

      道——事物的规律。人、物、自然社会都离不开道。

      老子的“道”同先秦的“天”一样,含义十分复杂。从哲学上分析,至少有四种含义。其一,形而上学的本体观念,简称为道。其二,一切有规律的法则,统称为道。其三,社会共同遵守的伦理规范,也称为道。其四,神秘不可知,奥妙不测,可称为道。

      “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老子的表述含混不清,然而,这就是当时人类社会认识的前沿水平。老子之后,在中国哲学史上,一些哲学家诠释“道”为精神性的,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源泉,构建精神本体论的哲学路线。有学者认为,宋明理学构建的理本体论含有此类因素。一些哲学家将“道”理解为“元气”,是物质性的,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构建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路线。

      关于“道”的解释,无论是重视精神性的,还是重视物质性的,哲学家们都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等,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

      有哲学家认为,老子所说的“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相当于儒家所讲的“理”与“性”之间的关系。“道”具有形而上学的超越性,而“道”寓于天、地、人、物之中就是“德”。因此,“道与德无间”,它们的区别仅是“道”是超越的,而“德”则是内在的。这种“道”与“德”的同一关系,儒家哲学表述为“天命之谓性”,“性与天道合一”,“性即理也”。因为超越的“天道”或“天理”,就在人性之中。所以有了这种“内在的超越”,人们可以依靠“自力”,而不必依靠上帝的“救赎”来实现人生和社会的理想。③

      因此,在一些西方哲学家的眼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缺乏“宗教性”,至少缺乏唯一至上的创世神。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访问,发表演讲,盛赞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说:“中国的运气真好”。其理由为:第一,远离欧洲,避免了宗教战争的影响;第二,历史上没有产生过“和欧洲一样险毒的宗教”。他希望中国能够保持这种没有宗教的文化传统。①

      老子在探索宇宙万物的根源时,将其概括为“道”。这种抽象的概念,与各种具体的事物不同,它难以用通常的语言表达。老子尝试用否定性词语去描述“道”,如“无名”、“朴”、“无用”、“无象”、“无形”、“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大象无形”等等。老子强调人们无法感知“道”,因为它没有形状和形象。老子用否定性方式描述“道”。有学者认为,老子的形而上学可以称为“无形之学”。

      任继愈先生认为,除“道”的概念外,老子另一个贡献是第一个提出了“无”的概念,“这是中国哲学史第一座里程碑。”② 人类认识过程总是由具体事物开始,由微细到宏大。据中外数学史记载,人类先认识自然的实数,形成“123……”数的概念,而“零”的概念形成较迟。因为“零”没有形象,也找不到与“零”相当的实体对象可供对照。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生活实践不断深化,从“有”到对立面的“没有”,在生活中经常遇到。而将“没有”抽象到“无”的概念,作为认识的客体对待,是人类社会认识水平的飞跃。老子提出的“无”,就是一次哲学上的飞跃。

      老子的“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实际存在”,总称为“无”。老子思考的宇宙起源模式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③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⑤ 

      老子认为,“道”是混然一体,出现在天地之前,无声无形,独立存在,永不改变,循环运动,永不停止。它是宇宙万物的母亲,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淮南子.天文训》解释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和而万物生。”有学者认为,“一”、“二”、“三”,可能分别指未经分化的“气”、分化之后的阴阳二气、阴阳相结合而形成的“和气”。这种“和气”产生万物。从古至今,人们对“一”、“二”、“三”的解释分歧很大。

      “道”作为永恒的本体,循环运动,永不停止。这种宇宙起源的玄想,是古代中国哲人的天才思维。它具有模糊性,也缺乏科学的论据和逻辑推理,然而它也难以证伪。这里的“无”,具有规律性,也称为“道”。老子认为,“无”也是“道”,“道”也是“无”。“无”并非空无一物,它与“有”都具有总括万有的品格。老子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它不同与“有”,所以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⑥

      看它看不见,这叫无形,听它听不到,这叫无声,摸它摸不着,这叫无体。这三种特性不可思议,难究其竟,所以它们混而为一。

      老子的“无”具有多样性的积极意义。老子将“无”的原则用于治国。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说:

      圣人处无为之事。⑦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⑧

      为无为,则无不治。①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②

      取天下常以无事。③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④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却成就了所有的事物。遵循“无为”之道,天下就会太平。清静“无为”的益处,天下难得。老子认为:“只要我无为,人民自然归化,只要我清静,人民自然框正,只要我无事,人民自然富足,只要我无欲,人民自然淳朴。”

      老子的“尊道贵无”是肯定生活,不是消极避世。战国末年出现的黄老学派,讲治道、重刑名,在民生凋敝时期,有利于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汉初崇尚黄老无为的理念,“文景之治”,古称盛世。“无为”的思想对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安定社会,效果显著。然而,黄老学派不同于老子之学,讲无为之外同时讲刑名,刑名之学是法家思想。司马迁将老子与法家并列,撰写老子与韩非同传,遭到后人的批评,认为分类不当,但也事出有因,两者确有内在的联系。

      二、“柔弱胜刚强”的思辨

      中国古代哲学中辩证法思想丰富多彩。辩证法中有刚健为主的一派,以儒学的《易传》为代表;以柔弱为代表的一派,则源于老子。中国哲学有以伦理实践为主的流派,起源于孔子;以高度抽象思辨为主的流派,则起源于老子。老子的抽象思辨发展到魏晋时期,形成魏晋玄学,以王弼《老子注》为高峰,开创了中国哲学史的新阶段。

      《吕氏春秋》将老子的哲学概括为“贵柔”,可以说是独具慧眼。“贵柔”的确是老子哲学辩证法的特点。老子说:

      人之生来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⑤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⑥

      老子用人生、草木比喻说明,柔弱保持生命,坚强归于死亡。军队强大就会被消灭,树木强盛就会被砍伐。因此,强大者处于下势,柔弱者处于上势。天下最柔弱的,能驰骋于天下最坚强的。老子“贵柔”的哲学强调,生命和事物的活力,在于“柔和性”,在于善于处于卑下和弱势的位置。

      老子以“水”为例,说明“柔弱胜刚强”⑦ 的辩证法。他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⑧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它的,因为它的力量无可取代。弱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没有人照着做。老子“贵柔”的哲学认为,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蕴含着无限的冲击力,能够攻下最强硬的堡垒。

      老子思想来源于荆楚文化,其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水”的歌颂。荆楚水乡,以水滋养万物,远远超过北方中原地区。孔子也提到“水”,他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比喻水与智者的情质。老子对“水”的赞美,大大超过生活在北方邹鲁地区的孔子。老子认为,“水”最接近于“道”的本质。他称赞“水”的美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所,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言善信,与善仁,正善治,事能善,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①

      高尚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于众人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与“道”很相似。居住,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言语,诚实可信;交往,仁慈友爱;为政,清静安定;做事,无所不能;行为,择时而动。唯有不争,方能无过。

      老子认为,“道”的功能表现在柔弱,其运行规律是向反的方向运动。他说: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②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老子认为,柔弱不争,是“道”的根本作用。在通常思维中,对于有与无、动与静、实与虚、阳与阴、上与下、直与曲等事物的两面因素,人们往往肯定和偏爱的是前者。而老子却更肯定和衷情的是后者。在事物的转化中,他认为柔弱者实际上更具有生命力。老子“贵柔”的辩证法体系是中国古代农民求生存的经验总结。任继愈先生指出:“反映农民呼声最早、最系统的是《老子》。”③

      在东西方哲学中,这种思辨方式是非常独特的。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是弱势群体的辩证哲学。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建立起中国古代“贵柔”的辩证法体系。它与儒家“尚刚健”的辩证法体系并列。儒道两家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三、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文明史长达五千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思想学术不断与时俱进。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老子的思想,两千多年来,各代的思想家不断注释,以述为作,给古代经典赋予时代精神的诠释,成为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一种传统模式。每一个新时代的解释都注入那个时代的新思想。

      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授关系。老子与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儒墨各有传承,系统清楚,号称显学。汉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道家”的名称。这反映出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趋向统一的思想潮流。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而创立的新体系。老子、庄子都早于阴阳、名、法,前人如何承袭后人的思想呢?汉初的道家是黄老思想的一个分支,与先秦的老子、庄子没有传承的关系。

      老子是哲学家,没有创立宗教。东汉末年,以《老子》为经典的信徒仅限于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影响地区仅限于汉中地区。相传张陵祖孙作的《老子想尔注》,其中关于“道”的大义虽然取自《道德经》。但同时增加许多神秘内容,使“道”具有人格化的成分。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信徒信奉的是《太平经》。有学者认为,这部一百多卷汇编而成的《太平经》书,来源繁杂,很难找到老子思想的痕迹。④

      老子是如何被供奉为道教领袖的呢?任继愈先生认为,从时间推断,应在东汉时期。“老子被道教奉为神,与先秦的老子无甚关系,而是与西方的佛教与本土的黄老信仰搭伴,以教主的形象出现的。”⑤ 汉初的统治者大力倡导黄老之学,黄帝和老子被追溯为道家的源头。《道德经》由早期道教派别中的必读经典,成为道教神学家解释道教信仰的理论之一。

      根据学者的研究,早期道教的三部代表作,即《太平清领书》、《参同契》、《老子想尔注》,其中并不包括《道德经》。南北朝隋唐时期,道教思想的主流是“重玄之道”,即通过阐发老庄哲学,建构道教的理论体系。此后,《老子》、《庄子》、《易》成为道教经典的主流。

  在当代中国,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饱含东方智慧的《道德经》日渐显赫,成为当代道教神学家的思想资源。许多道教神学家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道德经》,提出许多新的阐释。

      有道长认为,“道法自然”是道教的重要教义之一。“因为自然不受人乃至神灵意志的制约,它以‘无为’为法则,这也是‘道’自然而然的本性。”① 这位道长将“道法自然”中的“自然”,等同于现代科学通用的“自然”。这显然与老子的原文有差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 其大意是,人以地为法度,地以天为法度,天以道为法度,道以其自身为法度。哲学家解释说,所谓“自然”,就是应然之然,是事物发展应该呈现的本原状态。老子所说的“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性和本然的范畴,并无近现代科学所指的自然界的含义。然而,这位道长用“道法自然”诠释环境保护事业的意图,是值得尊重的。

      在《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一书中,张继禹道长表达对当代社会环境保护的关切。他认为,“人类因科学技术的强大和自我意识的膨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背离了老子所说的大道,对自然无止境地掠夺,到头来只为自己挖掘了一座座难以跨越的陷阱。现代人类只有改变观念,采取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地避免走向毁灭,重造辉煌。”③“道法自然”,根据道教教义的解释,人与万物都是由道所生,万物皆生而有道。这种“道法自然”,有顺应自然的思想,蕴含着生态伦理因素。

      我认为,“道法自然”,可以解释为尊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一古老的理念,与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可以形成跨越时空的回应。

      老子之学看来万古长青,正是历代思想家不断注入新元素,给予新解释,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因此,老子之学的生命力主要不是考古研究的对象,而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营养。各种注释无不具有时代的烙印。比如:近代翻译家、思想家严复以进化论的观点点评《老子》,为近代中国的启蒙革新思想寻找理论根据。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高度文明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类社会走向高度文明的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文明,相继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次大陆诞生出释迦牟尼,中国涌现出老子和孔子。在古代社会交通隔绝的环境中,东西方文明独立发育成长。历史说明,世界文明的起源是“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明不断交流,将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

参考文献

1] 任继愈:《老子绎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2] 任继愈:《任继愈宗教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 《我们心中的任继愈》编委会:《我们心中的任继愈》,中华书局2010年版。

       作者简介:习五一,中国社科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责编:文丁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5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