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互联网上基督教传播的基本方式

时间:2015-06-24 23:18来源: 作者:左鹏 点击:
本文以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网上基督教传播的基本情况,发现境外一些基督教组织和个人几乎利用了互联网所能利用的所有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创建基督教门户网站、设立基督教社区论坛、开辟基督徒博客空间、利用基督徒社交网络。 关键词:互联网 基督教传播 大学生
  

       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在1988年,罗马教皇就提出,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契机去实现教会的使命,开展“一场新的传播福音运动”。在我国,大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的最大用户群,他们最有激情和动力也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包括宗教在内的各种网上信息,而境外一些基督教组织和个人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纷纷利用互联网打破时空界限、跨越文化障碍的传播特性,把基督教的教义和文化传播到大学校园中,对我大学生进行政治和思想文化渗透。当前,利用互联网进行校园基督教传播的方式几乎涵盖了互联网所能利用的所有方式,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创建基督教门户网站
      互联网的发展,最初就是通过建立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门户网站普及开来的。基督教与互联网的联姻正是如此。境内外的一些教会组织和信徒个人,秉承“神给我们的异象: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9)”,“致力于为广大信徒、宗派、组织机构提供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同时希望通过网络开启传福音的新篇章”①,于是,把有关基督教的文字、图画、音视频等信息资源集中发布到网络平台,既服务于信徒参加线上线下宗教活动的需要,又服务于非信徒了解基督教文化,在更广阔范围内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以我们调查中发现的在大学生中有着较大影响的“信仰之门”网站为例,里面的资源按形式分作10个板块。其中,“分类文库”收录基督教主题文章10大类43小类,“分类书库”收录基督教电子书籍10大类36小类,二者都可进行检索并打包下载;“圣经典藏”收录在线及可下载的《圣经》和研经资料库;“精典图库”收录西方名画、华人艺术、建筑雕塑、动感屏保等各类基督教主题图片;“音乐收藏”收录可试听和下载的古典圣乐、经典圣诗、华文圣诗、外文圣诗等各类基督教音乐;“在线贺卡”收录欢乐圣诞、新年感恩、生日快乐、甜蜜爱情等各类精美贺卡;“在线影院”收录福音写真、人物传记、圣经史地、真理讲台等各类在线基督教电影;“检索中心”提供基督教网站分类搜索引擎、各地华人教会名址、中英文圣经检索等;“联盟论坛”是网站专辟的华人基督教社区论坛;“访客留言”是网站的留言板。另外,网站还在首页开辟语音聊天室,用户和游客均可进入;推出原创性的基督教专题网刊——“信仰月刊”,用户和游客可以点击阅读或自助订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督教门户网站都具有如此完善和强大的功能,但提供宗教方面的资讯、发布教会活动的信息是此类网站共有的功能,这就很容易吸引频繁接触网络、对宗教文化怀有兴趣的大学生的关注。通过网站,他们除了可以获得基督教的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正如“信仰之门”网页顶端交替闪烁着的两行文字所示——“让信心穿越永恒,从信仰关照世界”,其形式设计和内容安排,都是“为了帮助正行走在精神路途上的人们寻求舒适、希望、明晰、力量和幸福”。这样,门户网站很自然地就成为了网上基督教传播的基础平台。
      二、设立基督教社区论坛
      虚拟社区论坛是互联网为有着共同爱好、经历或专业相近、业务相关、兴趣相同的用户提供的一个虚拟的聚会场所。在这里,网民可以就某个共同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每一个参与者不再是简单的受众,不仅具有选择信息内容的权利,而且可以随时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或赞成或反对的反馈。信息交流由单向变成了双向或多向,人的自主性、表达欲、尊严和价值得到了彰显。正因为这样,一些教会组织和信徒个人纷纷开设社区论坛,组织话题讨论,吸引众多信徒和非信徒(包括一直青睐并活跃于各类社区论坛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调查发现,大多数基督教社区论坛都是作为基督教门户网站的一个模块存在的,但这些论坛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有专人负责管理,其下面的各个版块也都有各自的版主。以大学生注册较多的“约拿的家论坛”为例,在“最新主题”、“热门主题”的下面,辟有“信仰与生活”、“读经与灵修”、“分享与感恩”、“成长与栽培”等版块,每一版块下面又有若干讨论区。比如,“您在信仰上遇到拦阻您进一步追求主的难题”,可以在“信仰讨论区”讨论;“您在生活中遇到拦阻您进一步顺服主的难题”,可以在“生活讨论区”讨论;“您对基督徒的婚姻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婚姻与家庭”讨论;“分享您在读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可以进入“读经交流”;“把神在您身上的恩典与弟兄姊妹分享”,可以进入“感恩见证”;“有需要代祷的弟兄姊妹”,可以进入“代祷天地”。
      在论坛里,任何会员或游客都可以就某个话题发起讨论。尽管事先没有精心的策划和组织,但其他会员或游客大多会以跟帖的方式发言。即使没有发言的,浏览别人的发言,本身也是一个接受宗教文化熏陶的过程。当然,在发言中可能观点各异、论辩激烈,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信仰,反而通过沟通和交流,有利于问题的澄清,增强他们对宗教的情感和归属,扩大宗教在非信徒之间的影响。正是基督教社区论坛的这种平等性、开放性,吸引了不少信教和不信教的大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对共同感兴趣话题的讨论,排除了心灵的彷徨,填补了精神的空虚,肯定了自我价值,确立了永生信念,完成了由望教到慕道直至皈依的信仰转变。
      三、开辟基督徒博客空间
      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出版工具,博客空间已成为web2.O时代人们发布信息、展示个性、互动交流的基础平台。在这里,成功注册的用户可以围绕任何主题,将自己的原创文章或在网上看到的信息,简要地整理后发到网上,既可作为备忘录,也可与朋友及任何看到该博客的人共享。如果说虚拟社区论坛赋予了大众在网上平等发言的机会,那么博客空间则使个人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和发言者,同时是互联网的作者和创造者,其主题更加集中,风格更加明显,特别适合即时、鲜活的个性化观点的表达和传播。
      博客空间的这种新颖、独特也为一些教会组织和信徒个人所看中,他们开设自己的博客,在里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普及宗教的知识和文化,组织线上线下的宗教活动。若干个博客用户,基于共同的信仰和话题,可以在网上搭建起交流互动、展示自我的人际关系圈,即所谓的“博客群”。在“群”中,博客用户在“个人空间”发表文章,如果符合“群主”预先设置好的主题,就可被收录到“群”的文章列表中,更快、更方便地为“群”内外的志同道合者分享。比如,在自称“基督徒写博首选”的“旷野博客”中,每个用户在“个人空间”发表的日志都可即时显现在博客主页置顶的“最新日志”滚动列表中,而“最新日志”的旁边就是博主的“推荐日志”和自动生成的“周点击榜”、“月点击榜”、“总点击榜”。发表了的日志经过筛选、归类,还可显现在主页的“信仰园地”、“文学爱好”、“资源分享”、“音乐之声”、“网络宣教”、“轻松休闲”等主题版块内,以方便“博友”和游客的访问。
      围绕基督教信仰和文化,虽然每个人都可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还是那些“基督徒公共知识分子”。作为学者、作家、艺术家,他们并不讳言自己的基督徒身份,时常在博客上发表文化、时事、思想等方面的评论。与众不同的观点、引人入胜的文字,很容易在虚拟空间制造一批“粉丝”。诚如“基督徒明星名人见证博客”的“公告”所示:“愿本博能把这些荣耀神的公众人物多多介绍给大家,并共同把荣耀归给我们的上帝……欢迎运用本站去传福音、收藏、推荐、链接等,把上帝的大能、耶稣基督的慈爱、神荣耀的见证,介绍给更多寻求光明、真理的人吧!”就这样,福音在博客传播,一些对建制教会和主导意识形态持有异见的神学思想、政治观点也在博客传播,其效能和影响不可低估。
      四、利用基督徒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是近几年在互联网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一类新型技术应用。它将以前所有Web2.O的功能整合在一起,使个人可以将现实世界的社交圈子移植到网络环境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虚拟社交圈子。在这里,用户多以实名注册,即时的状态、瞬间的感受、深思熟虑的文章、大量的图片和影像、多彩的礼物和游戏都可极速传到“好友”那里,引起互动、诱发共鸣。
      基督徒对社交网络的态度和看法是多元的。有喜欢甚至迷恋的,也有不喜欢甚至厌恶的。喜欢社交网络的基督徒喜欢它的便捷、高效,喜欢它为维持、增进已有朋友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接触、结交更多的新朋友,在平凡小事上见证信仰乃至传播福音提供了新的渠道;不喜欢社交网络的基督徒往往觉得它浅薄、琐碎、杂乱,太多属世信息而没有属灵的营养,担心“玩物丧志”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自己的灵命。② 我们在调查中接触到的大学生基督徒都是经常使用社交网络的,社交网络也确实为他们走进人群、传播福音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他们有的摘发圣经经文或基督箴言作为个人“状态”,有的分享平凡的小事、即时的心境、时事的感悟,做出“荣神益人”的见证。在与他们经常交往的“好友”中,不敢说有多少因此而“信主”的,但最起码“在平凡、细微之处见证了上帝的荣美”,为进一步的福音传播“撒了种”、“松了土”。正如Google Buzz上的一位传道人所说:“社交网络把不同的朋友圈混合在一起,让我的教会弟兄姊妹看到我工作中的劳苦愁烦,让我的工作伙伴看到我的信仰阅读、我和教会弟兄姊妹的对话、我的感慨、我的负担等等。可以说,SNS让我们在一个无缝的处境当中表达信仰如何渗入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
      除了与“好友”分享信仰,也有教会组织和信徒个人开始用社交网络跟主内的弟兄姊妹交流、代祷、同工,直至建立虚拟教会。比如,在“香柏树”网站下“爱的团契”网络教会,每天交通的主题不同,从晨祷到晚聚会,任何一个来访者都可定时参加礼拜,包括领会赞美、朗读诗篇、交托祷告、证道分享、团契交通等。虚拟教会的兴起,主动满足了一些不能或不愿到教堂聚会的基督徒的聚会需求。个别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活跃其间,在虚拟世界完成着自己的宗教功课。
 
      注释:
      ① http://www.jidunet.cn/about/aboutus.htm.
     ② 基甸:《社交网络与基督徒》,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作者简介:左鹏,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本文责编:秋实
      (《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第4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