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更新、信息的冲击、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心理应激,造成“心理疲劳”。所谓应激,就生物学而言就是刺激和反应。心理疲劳不像生理疲劳那样显露,它是潜在的、隐性的。它表现为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思维不清晰、工作效率不高等等;医学上属心理功能障碍的范畴。
心理疲劳一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引起人的行为能力减退,削弱人的意志力和自控能力,造成人的心理障碍。因此,人们一旦感到心理疲劳,就应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通过适当休息,以减缓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应多参加文体活动,与家人亲友谈心,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积存的“感情应力”,求得心理平衡。万不可任其发展,损害身心,导致心理、精神疾患的产生。
心理疲劳因其不外露,往往被人忽视,引不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心理疲劳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一、注意劳逸结合,做到有张有弛。对工作、学习、生活进行合理安排,切忌超负荷运转,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充沛的精力。
二、提高心理素质。战胜心理疲劳,要自觉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培养适合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提高自身对现代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从而战而胜之。
三、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科学的生活方式就是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性,讲究卫生;重视自我保健和自身修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嗜烟酒,睡眠充足;心怀坦荡,情绪乐观。
四、热爱自身工作。工作是医治心理疾病的良药。如果你对从事的事业不感兴趣,可以根据你的爱好另行择业,尽量使你的能力、特长与所从事的工作相协调,或者把爱好当做你的第二职业,因为工作的转换本身也是一种调节。
作者简介:王扶林,江苏省盐城市建工医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