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迷信的学习机制探析--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迷信的形成

时间:2003-12-28 00:00来源:科学无神论网 作者:雒焕国 点击:
迷信是什么?迷信在我国一般解释为不辨事理真假而盲目信仰,既专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泛指盲目信仰和崇拜,比如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等。胡乔木在《反迷信提纲》中写道:"迷信的根本特点就是相信神仙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物质的东西的存在
       迷信是什么?迷信在我国一般解释为不辨事理真假而盲目信仰,既专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泛指盲目信仰和崇拜,比如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等。胡乔木在《反迷信提纲》中写道:"迷信的根本特点就是相信神仙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水火木石、舟车门灶、生老病死、成败祸福,总之是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1](P.1)我国无神论专家牙含章认为,迷信可以分为三类:宗教迷信、封建迷信和既不属于宗教迷信也不属于封建迷信的一般迷信。[2](P.27)民俗学家的看法是"一个或更多的条件(郑兆和原因)和另一个更多的结果的传统表达" [3](P.170) 。有关迷信的研究成果,总的来说,从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的角度取得的比较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取得的比较少。因此上本文拟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就迷信的形成作些探索,供大家在当前深入开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运动中参考。
    一.迷信是一种态度
   (一)态度的心理学含义
    态度是什么?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定义。美国阿尔波特认为,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的,个体对有关态度对象与情境施加方向性和动力性影响的心理的和神经的准备状态"。 [4](P.186)金盛华认为,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5](P.72)加涅认为,态度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6](P.186)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加涅的观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尽管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的理解并未取得一致,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它决定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
    (二)迷信的含义及其心理结构
    美国的阿瑟.S.雷伯在其主编的《心理学词典》中写到,迷信(Superstition)是"在缺乏充分根据的情况下持有的某种观念和信念,所谓的充分根据是指即使不持有该观念或信念的人认为足以证实或支持该观念和信念的根据" 。[7](P.495) 这一定义虽然明确地指出了迷信观念的基本特征,但未能准确地反映出迷信心理的全部特征。迷信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多层次、多水平的有机统一整体,是多种内在的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综合。
    组成迷信心理结构的第一个部分是迷信意识。迷信认识、迷信情感、迷信动机、迷信需要、迷信信念和迷信意志等都归属于意识形态。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迷信活动。它包括迷信行为和迷信行为习惯。迷信心理结构中的诸因素,既是迷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特定的涵义。迷信认识也叫迷信观念,是指迷信者对涉及自身利害的客观事物错误的或虚幻的认识。迷信观念加上巧合,就会进一步加强迷信者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深信不疑,形成迷信信念。迷信情感指的是伴随着迷信观念和迷信行为的情绪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迷信者因担心、缺乏某种事物或因担心某事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与恐惧,特别表现为对某种危险和一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恐惧感,或因某事发生或未发生而欣慰或后悔不已,此外就是受挫感。迷信的形成和强化,都和这种情感体验有很大关系。迷信动机是产生迷信行为的内在力量,是迷信需要的具体表现。迷信产生的基本条件就是想要得到或不想接受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无规则的出现,这时侯迷信者需要做(或逃避)某事的愿望和冲动更迫切,因为他想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以达到消除恐惧、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迷信动机一经产生,迷信者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之中,通过对迷信行为方式的选择,引发出一系列的迷信行为。迷信行为既是迷信观念、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进一步强化、加深迷信观念和情感的催化剂。迷信行为经过强化往往就会形成习惯,并突出地反映出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表面上看起来对其观念深信不疑,能自觉克服内心冲突和排除多种障碍与干扰,很自觉、很顽强,但终因其目的的错误,实质上表现为武断、顽固以及有些情况下的盲从性、模仿性、动摇性、冲动性等不良特征。与其说很自觉、很顽强,还不如说很被迫和很无奈。
    总之,迷信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
   (三)迷信和态度的关系
    通过对态度和迷信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的出,迷信也是一种态度。首先,迷信也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也就是说,迷信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应该能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破除。其次,迷信也是一种"内部状态",它使某些迷信行为的出现成为可能。例如,有人相信在特定情况下吐唾沫,会带来好运,就会在时间地点不许可时也要假装啐上一口。尽管我们总是依据迷信行为来衡量一个人是否迷信,但这种内部状态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再次,迷信这种内部状态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种任务,而迷信则决定人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要不要做某些事情。有一项早期的调查发现,1932年美国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的大学生"实行某些行为或禁止某些行为,以期带来好运或避免坏事的发生",如果他们不进行这些活动,就有"明显的不自在的感觉"。 [8](P.171)最后,迷信和态度一样,也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迷信的这三个方面表现为迷信观念、迷信情感和迷信行为。
    不过迷信和态度也有区别。第一,它们的观念基础性质不同。虽然有些态度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和信念(比如迷信),有些态度是基于正确的信息和信念的。但迷信则是基于错误的虚构的甚至是夸大的或者未经检验的信息和信念。大多数迷信可能源于迷信者对其所经历的事情的错误解释。因而迷信是应该破除的,而有些态度(正确的)是无需改变的。迷信实质上是一种不良的态度。第二,出发点不一样。迷信强调的是事物的凶吉;态度强调的是个人的好恶。当然,"凶"的事情肯定也是不喜欢的。因而迷信不是描述有关凶吉的因果关系,就是描述怎样有意的改变这种因果关系。比如"一根火柴点三次,不吉利"和"如果你看见一颗流星(征兆,不吉利),你必须在它消失之前连说三声'钱'(使之转变),你就会有好运气(结果)"。[9](P.169)
     二、迷信是怎样形成和获得的?
    (一)经验与迷信的形成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迷信是一种不良的态度,是从迷信者的迷信行为中反映出来的一种对涉及自身利害关系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验,是其在所谓的凶吉问题上的知、情、行的有机统一体。因而它的形成过程也符合态度学习的规律。
    个体的迷信心理和行为产生于病态的迷信的文化的熏陶和错误的归因。
首先,病态文化的熏陶使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已有的迷信观念和行为。这里既有从众行为,也有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作为一种风俗、习惯、传统,顺应迷信就是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这就是一种从众行为。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导致从众发生的群众压力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假想的;可能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也可能并未认识到。他在观念上是无知的,不加辨别的;在行为上是盲从的,无意识的,只觉得别人是这么做的或者认为的,因而可能就是正确的;在者,如果他不这么做或者这么认为,特别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要承受来自环境的压力。
    迷信者的许多迷信观念和行为,既是通过观察、模仿别人学习得来的,也是别人观察、模仿学习的对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能很好的解释一部分迷信的形成和传播。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观察学习只是从他人的经验而学到新的经验,不需要经过亲身的刺激--反应的联结,班杜拉称之为"勿需练习的学习"。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被模仿者就称之为榜样。对榜样的模仿包括四种类型,它们是直接模仿、象征模仿、创造性模仿和延迟模仿。在观察学习中存在着三类强化,即外在强化、自我强化与替代强化。班杜拉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从而促使其学习和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与行为。比如看到有人发了财,因为他供奉了财神,自己马上也买了财神供奉起来。幸运车牌、电话号码、颜色或者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之类的等迷信内容与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上述三种强化特别是替代强化获得的。
    其次,错误的归因和不恰当的强化也导致许多的个体迷信的产生。
许多迷信可能源于自己对所经历事情的错误解释。先发生的事情总是被当作后发生的事情的原因,或者同时发生的事情被认为有因果关系,这就是一个常见的逻辑谬论。"因为在它之后"或者"幸亏有它在", "所以原因就是它"就是最好的解释。比如有个别人考上了大学,不是归功于他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他吃了什么药,或者求了什么神仙,拜了什么菩萨。以后再有考试或者类似情景,这些东西便成了护身符,起到安慰的作用,倘若再次成功,这种迷信就被顶礼膜拜了,而不去琢磨个中的原委。人们相信自然力、想要预知和控制事件的倾向,又使得这些迷信有增为减。这种错误的归因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因此,为别人所不知道的大量的个人迷信观念和行为肯定是存在的,幸运数字、幸运颜色以及特殊的动物、植物、动作偏好等便是最好的证明。
    1979年维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可以全面地分析一个人对其活动成败原因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对动机的影响。维纳认为个体把自己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情绪和他人帮助等,而所有这些因素可以归入三大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控性。迷信者在归因时,往往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机遇和他人帮助。如果成功了,便是运气好、得到了贵人的或者意外的帮助;如果失败了,则是运气不好,或者没有得到意外的帮助。这种归因的结果,便是迷信者丧失了自我,向自己以外的事物彻底投降,把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力交给了别人或者象幸运物、木雕泥塑的偶像之类的一些不起任何作用的东西。
    行为主义者在解释迷信时,使用的是强化理论。并且有一个有趣的刺激??反应实验来演示迷信是任何产生的:将鸽子放入斯金纳箱中,随之无规律地投放食物(时间、多少不定),如果鸽子正好在投放食物时抖动了一下羽毛,或者伸展了一下翅膀,那么当后面再出现这样的巧合时,鸽子的反应似乎是它们自身的动作与食物有关。它们学会了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以希望得到食物,简而言之,它们变成了"迷信"的鸽子了。实质上,鸽子是否抖动羽毛或者伸展翅膀和它能不能得到食物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可导致迷信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想得到的东西可望不可及和无规律的出现,某个行为如偶然导致成功,那么这一行为用不着给其他的鼓励便会继续保持下去。[10](P.170)事实上正是如此,赛马赌博、体育比赛、打猎钓鱼等因其结局无法预测和保证,因而就产生了预示幸运日期、地点、号码的征兆。
    总之,在迷信的形成过程中,不管是通过错误的归因获得的直接经验,还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获得的间接经验,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这些经验,迷信也许也就不会产生了。
    (二)影响迷信形成的因素
    影响迷信形成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
    外部因素指迷信者自身以外的因素,包括病态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以及想得到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无规律地出现等因素。病态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表现在迫于群体压力和亲情压力对已有的迷信风俗习惯的从众和服从上。近些年来,各种迷信活动在有些地方又有所抬头,这和一些地方为促进旅行的发展,大搞迷信活动的影响,和一些出版社与个体书商为了谋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大量出版发行迷信书籍的推波助澜作用是分不开的。农村有些地方,老人到庙里烧香磕头搞迷信,小孩观察模仿得惟妙惟肖,还被当作聪明伶俐有出息。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表现在大搞"应试教育"上。 考什么,教什么,学生 "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了书呆子。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学生缺乏创造性和缺乏批评性思维的能力。老师从幼儿园起就给学生灌输一套一成不变的思维方法,强调权威说的或者书本上的就是正确的,是不容置疑的,某某事是好的,某某事是坏的。学生在这种教育中,思维品质上缺乏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评性,普遍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表面化、迟钝性、顽固性、盲从性,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容易导致迷信心理的产生。
    此外,想要得到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无规律地出现时也增加了人们认识它的难度。想要预知和控制事件的倾向要求人们快速认识环境,以便解除内心的紧张和困惑,维持心理安全和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某种反应和并不存在的某种因果关系联系起来,而且经过巧合而加强,便导致了迷信的产生。
    内部因素指迷信者自身的各种因素,如年龄、性别、智力水平、教育程度、以及其他的心理因素。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迷信;老人比年轻人迷信;智力水平低的比水平高的迷信;教育程度低的比高的迷信。基于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点。[11](P.171)⒀该研究发现:五十年代的美国大学生同以往一样迷信;女生比男生迷信;一、二年级的大学生较之高年级的学生更为迷信;而且父母受的教育愈高深,其子女就愈迷信。最后这一条结论,有些出人意外,值得进一步研究。
    迷信具有认知成分。知识可以使人形成一定的态度,也可以使已经形成的态度发生改变。比如巫术迷信的传播和存在,就是因为信息、知识的缺乏,才使人容易偏信的。一个社会越是贫穷、落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迷信也就越容易流行。其实有些巫术欺骗方式极其简单。比如巫婆神汉双手下油锅而丝毫无损,见过的人往往对这种巫术深信不疑,因为人都有油锅滚烫的经验,谁也不敢象巫婆神汉一样试一试双手下油锅,但是如果他知道了油锅里加醋的秘密后,恐怕就再也不会相信它了。
    迷信具有情绪体验的成分。迷信的形成,往往是在迷信者过分担心、缺乏某种事物会不会发生而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与恐惧,特别对某种危险和一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表现出的恐惧,或者某事是否发生了而欣慰或后悔不已,此外就是严重受挫的时候。可以说,正是这种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恐惧与不安,才导致人们在快速抉择时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再加上巧合而使迷信产生。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的有关研究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他从1935年就开始十分重视个体经历的情绪效应对态度的影响。他发现,"某些导致心灵创伤的经历,哪怕仅仅是一次,就可以使人形成十分稳固的态度。而且这种态度还会泛化到相关或者相似对象之上。"[12](P.9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需要是否满足的主观体验对迷信心理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次。他们依次是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迷信的产生和这些需要能不能满足的主观体验有很大的关系。从原始人对自然力的崇拜和迷信,到过去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龙王庙、八腊庙,都是人们为了更好的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表现。为了婚姻、前途、名誉、地位而去求神拜佛、看相算命,不就是为了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等需要吗。形而上学自然观不就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认知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最后成为通向唯心主义的桥梁和束缚科学发展的桎梏了吗?
    认知失调也是影响迷信形成的内部条件之一。1957年美国的费斯廷格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认知失调论,既可以用来解释部分迷信的形成,也可以用来指导迷信心理的改变。费斯廷格等人的研究发现,认知失调主要来源于四种情况。"第一,逻辑上不一致。第二,与社会风气不一致。第三,个人的一贯行为倾向与其特殊的行为不一致。第四,新出现的事物与个人的旧经验不一致。"[13](P.198)由于个人经常遭遇上述四种不一致,因而经常会出现认知失调,有可能使态度发生改变。比如前面提到过的一个例子,有的人考大学屡考屡败,好不容易考上了,不是归功于他的能力和努力,而是归功于他吃了什么药,或者求了什么神仙,拜了什么菩萨。本来,他可能也不相信神仙菩萨,但由于屡次失败,也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转尔求仙拜佛,之后考上大学,归功于泥塑木雕的神仙菩萨也就不为怪了。
    以上我们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详细探讨分析了迷信的形成机制。不但可以确定,作为一种学习结果,迷信是个人的一种不良的态度,它也是知、情、行的统一体;而且还尝试着从斯金纳的强化原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维纳的归因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迷信是怎样形成和传播的。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大家不啬赐教。
   
    注释        
    [1]胡乔木:反迷信提纲.[J]中共党史研究.1999(5). 
    [2]牙含章:论宗教和封建迷信.[M]无神论和宗教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05
    [3] [8] [9] [10] [11] J.H.布鲁范德 著, 李扬 译:迷信.[M]美国民俗学.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12
    [4] [6]  皮连生:[M]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5)
    [5] [12]  金盛华, 张杰:[M] 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 [美]阿瑟S.雷伯:Superstition Behavior "迷信行为" .[M] . 心理学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原载《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4期)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