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宗教问题 >

由明成祖拒纳“祥瑞”所引起的几点思考

时间:2006-07-17 00:00来源:《科学与无神论》06.2 作者:曹 威 点击:
所谓“祥瑞”,就是吉祥的征兆。在古代社会里“祥瑞”往往和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如天降甘露,野蚕结茧等)联系在一起。在上古时期,这主要是因为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有限。 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对传统的儒家
  

       所谓“祥瑞”,就是吉祥的征兆。在古代社会里“祥瑞”往往和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如天降甘露,野蚕结茧等)联系在一起。在上古时期,这主要是因为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有限。

       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需要,对传统的儒家学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把这种自然现象赋予了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皇帝的权力是上天所授,如果皇帝英明,治理国家有方,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嘉奖;反之,则会降下灾异以示警告。到了东汉,谶纬之学兴盛,这就为“祥瑞”的大量出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历史上有好多皇帝迷信“祥瑞”,如汉武帝、光武帝等。因此,在这些皇帝在位时进献“祥瑞”之事也就不绝于书。这往往满足了一些皇帝骄傲自满的心理,也成为一些官员逢迎巴结皇帝的一种手段。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就有乾隆南巡时地方官进献“麒麟”的一幕闹剧,令人啼笑皆非。

       明成祖朱棣是明初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他不好自尊大,不盲目自满,能以务实的态度对待“祥瑞”之事,他在位期间曾经多次拒纳“祥瑞”,这是值得称赞的,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

       永乐元年九月,山东郡县有野蚕结茧,有关部门上报给皇帝,礼部尚书李至刚请求让百官上表祝贺。明成祖说:“野蚕结茧,不过衣被一房,只有天下所有的百姓都丰衣足食,才值得庆贺。”于是不允许百官上表祝贺。①

       永乐二年九月,周王进献驺虞,群臣又要朝贺。明成祖说:“祥瑞的出现容易使人骄傲自满,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在遇到祥瑞时自我警示,未曾因此而懈怠,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又不允许祝贺。②后又有地方官进献瑞麦,成祖认为“谀佞非治世之风也”。③

       永乐六年,福建监察御史赵升及布政司,按察司上奏,说当地柏树开花,是祥瑞的征兆。明成祖下诏予以责备,并认为树木开花是常有的事,百姓丰衣足食,天下太平这才是国家的祥瑞,并下令如果有地方官再以此欺骗皇上,必治罪不饶。④

       永乐七年八月,山西代州繁峙县进献嘉禾二百七十九本,群臣又要上表祝贺,明成祖认为各地水旱灾害不断,没有官员提出治理方法,反而一味地祝贺祥瑞,这并不是什么祥瑞。⑤

       类似这样拒纳“祥瑞”的事还有许多,我们从以上几则事例可以看出,明成祖能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这种现象,这对于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来说尤为不易。更为可贵的是,他看重的是“民生”,而不是什么“祥瑞”,而且对于这种“祥瑞”,他是保持谨慎态度的。当然,今天不会有人再去进献什么“祥瑞”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把自然现象和人事牵强起来的事还存在,如“喜鹊叫,有事到,早报喜,晚报忧”,“眼皮跳,祸事到”等等,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仍旧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明成祖拒纳“祥瑞”中我有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科学的世界观,反对迷信

       “祥瑞”之说实质是一种迷信,它存在的前提是把上天看成是有生命的主体,它迷信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把一些正常的自然现象说成是上天对人间的“感应”,并与当时的社会人事拉上关系,这是适应谶纬学说的一种神秘主义思想,是统治者为了宣扬“君权神授”而故意制造的,这是迷惑百姓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倡导科学世界观的今天,我们对于一些传统的迷信观点要给予清除,加大科普宣传,为人民生活创造一个科学的、人文的环境。

       二、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作风

       “祥瑞”夸大了现象的本来面貌,是一种穿凿附会的荒唐产物。在古代社会,有些官员为了逢迎巴结皇帝,故意制造出所谓的“祥瑞”,实际是一种虚假的、浮夸的表现。这就会助长阿谀奉承之风,不从实际出发,从而产生盲目自满的情绪,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实事求是的作风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要提倡务实,反对虚假奉承之风。

       三、不要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片面的、个别的东西,所谓的“祥瑞”,不过是平常的一些东西,偶然出现的一些现象,但是把偶然性当成必然性,容易使人目光短浅,看问题片面,从而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明成祖却能从大局出发,不被这些个别的、偶然的现象所迷惑,在官员的歌功颂德声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看到这些所谓的“祥瑞”并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以民为本”对明成祖来说才是必然要采取的政策。

       总之,我们在看待历史上的问题时不能脱离现实,要把历史问题所蕴涵的内在哲理挖掘出来,为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古为今用”吧!

    注:

       ①《明通鉴》永乐二年七月  P135   (清)  夏燮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②《典故纪闻》  卷六  P111    (明)余继登撰  中华书局出版   1981年7月第1版

       ③《典故纪闻》  卷六  P115    版本同上

       ④《明太宗实录》卷七七  永乐六年三月   P1047

       ⑤《明太宗实录》卷九五  永乐七年八月   P1264

       作者简介:曹威,徐州师范大学泉山校区   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研究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