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宗教问题 >

试析宗教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下)(2)

时间:2014-02-05 10:14来源:《科学与无神论》 作者:周伯琦 点击:
其次,道德源自宗教吗? 麦克艾佛在探讨宗教和道德两种规范孰先孰后时指出,有些人坚持宗教是道德的模型,比如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人类是从神学观发展到道德观或实证观的。弗迪南德滕尼斯(Fendinand T
  
     其次,道德源自宗教吗?
      麦克艾佛在探讨宗教和道德两种规范孰先孰后时指出,有些人坚持宗教是道德的模型,比如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认为人类是从神学观发展到道德观或“实证”观的。弗迪南德·滕尼斯(Fendinand Tonnies)和埃米尔·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等却相信,宗教的出现是社会观念或道德观念的反映和神圣化。迪尔凯姆认为,宗教思想起因于社会情境,而宗教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集中表现”。麦克艾佛认为,构成宗教规范的行为规则,比如十戒,可能更多地是由社会促成的,而非出于宗教的考虑,因为在规范的成型阶段,很容易用“上帝的话”来表达社会需求。{35} 弗洛伊德也认为道德源自人类本身,他讲到,当文明社会颁布了戒律: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杀害他所仇视的,对他有阻碍的,和他觊觎其财产的邻居,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人类的共同生存,否则人类就无法共同生存了。因此,如果我们在这里完全抛弃上帝,而老老实实地承认文明的一切清规戒律都纯粹起源于人类,这无疑是颇有裨益的。{36} 霍尔巴赫则更是明确表述:“道德必须安放在从人本性推导出来,建立在经验和理性上的原则,清晰明白的原则上。”{37}
      而韦伯在这里做了极为深入的分析,他认为,渐增的伦理要求由人加之于神。例如,人们彼此交往时,对因袭规则遵守的依赖性日增;诺言的可靠与否在社会与经济上的重要性日增,等等。一言以蔽之,这些发展中最根本的是,个人与一个“义务世界”之伦理性结合的重要性日增,因此才有可能去估量某人会如何举止。那么,为何要把这些原本出自人类本身道德要求加之于神呢?韦伯指出,当自然界之秩序与社会界之秩序被认为是神旋的创造物,那么,神旋理所当然会保护他所创造的秩序不受任何侵犯。这一观念也刺激了一种宗教伦理的发展。{38} 如此透彻的解析不仅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而且解释了宗教与道德的关系。德波顿的分析更是明白不过:“宗教伦理的起源在于初民社会的实用主义需要,即需要控制其社会成员的暴力倾向,需要在他们中间确立起反向的和谐与宽恕习惯。所以,宗教准则开始时是一些告诫性的规矩,后来才被送上了天,再带着脱离现实的威严面目被弹回到人间。…这些规矩对于人类的持续生存太过重要了,以致数千年中我们都不敢承认是人类自己制订了这些规矩,唯恐这样的承认会使得这些规矩被人们吹毛求疵甚至粗暴处置。我们不得不假装道德来自于茫茫上苍,目的就是要把道德与我们凡人的推诿和过失隔离开来。”{39} 其实,我们可以用英国著名社会学家J.m.英格的话做个小结:“一个社会中的道德,通常靠声称自己得到神启的支持,而得以巩固的;而诸神的概念每每都受惠于自己和最受赞美的道德品质的联系。”{40}
      按照传统有神论的观点,常常把道德描述为顺从上帝——相应地,把罪描述为违背上帝。对此,希克引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推理:“是因为上帝命令如此行为才得以正确,还是因为行为正确上帝才命令如此的?如果是前一种情况,那么它们就不是内在地而是偶然地正确,这仅仅是上帝选择这种方式而非另一种方式去命令的结果。然而我们道德意识明显地证明:如仁爱是内在善的,而残忍是内在恶的;这就包含了对错不是依赖于至上的存在者的判断。但另—方面,如果因为仁慈是善的上帝才喜欢它,残忍是恶的上帝才禁止它 ,那么基本的道德观念看来就不是由神的命令创造的;甚至神的善良本身也能够由拥有自身权限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这种道德标准既适用于上帝也适用于我们自己。很明显,如果情况真是这样,我们就不再能够说道德的基础是上帝。”他认为,更具有吸引力的可能性是,把道德视为我们人性的功能。■
      最后,是否只有基督徒是有伦理道德的,无神论者是不道德的?
      美国著名无神论作家大卫·米尔斯揭示:“对于数百万经常去做礼拜的人来说,术语“合乎道德的行为”与“基督徒的行为”是同义的和可互换的。基督教徒的举止被定义为“合乎道德的举止”。而“不道德的行为”必然是指“非基督教徒”。 然而, 这些定义引发的逻辑的问题是,非基督教徒——他们是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印度教信徒、佛教徒或无神论者——必然被视为是不道德的——或者至少是没那么道德——当与“纯正的”基督徒相比时,完全是因为他们持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米尔斯认为,或许,我们应该在把我们的孩子介绍给这样一个有偏见的和不公正的“道德”体系之前应三思而行。他举例说,一个男人在理论上能杀害数百个无辜的人,抢劫五十家银行,使一整个地区的饮用水受污染,甚至展开一次世界大战。但是如果这个男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秒钟的时候,真诚地忏悔他的罪过,并且“真心接受耶稣”,他将被送到天堂并受到永恒的奖赏。相比之下,一位女人赋有牺牲精神地能把她的整个人生献给慈善事业,并且慷慨地帮助全世界贫困儿童。但是如果她忘记认识到一个超自然神灵的存在,那么,按照基督教教义,她将在地狱的坑洞里永远被烘烤。■
      米尔斯认为,归根到底, 由于道德规范的运行系统缺乏有充分根据的标准,以至许多宗教信仰是依靠把无信仰者侮辱为没有良心的人来维持的。■道金斯描述了现今美国无神论者的地位:无神论者在今天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相当于50年前同性恋者的地位。■米歇米·马丁揭示,历史上,无神论者被认为在道德品格方面有缺陷而经常遭受攻击:人们坚持认为他们不可能是诚实可靠的。英国的无神论者被认为是没有资格在法庭上提供证据的。类似的法律限制美国也有。尽管这个观点不再铭刻于我们的法律中,但许多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抱有这样的意见,即宗教信仰与道德行为联系更紧密。■
      其实,指责无神论者没有道德只是一种泼脏水的行为,没有任何统计上、实践上的依据。马丁指出,从统计学上来讲,无神论者的道德状况至少与有神论者一样好。例如,直到1974年,关于基督教信仰和种族偏见之间的关系,高尔苏奇(Gorsuch)和阿里夏尔(Aleshire)在做一项实证调查,他们对这项调查进行的评论指出,中等积极的教会成员比非常积极的教会成员和非教会成员抱有更多的偏见,非常积极的教会成员和非教会成员同样宽容。至少就我们所关注的种族宽容而言,不信仰者和最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一样道德而与那些较少虔敬的信仰者相比,他们更道德。■道金斯也例举了哈佛生物学家豪泽的统计。豪泽心理学实验是:当面对一个假设的道德两难的困境时,调查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观。尤其是他还测试了宗教徒是否与无神论者有所不同。豪泽研究的主要结论就是:“在做出这些判断时,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重要差别。这似乎与我和其他许多人所持有的观点一致,为了行善或作恶,我们不需要上帝。”■至于无神论者,我们可以例举出大量的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人:大卫·休谟被描述为圣洁的不信者。珀西·雪莱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被描述为是一个为原则和崇高理性所驱动的人,他的生活被认为是慷慨和正直的一个典范。■在美国,那些由同行评议被选为国家科学院成员的出色科学家中(相当于英国的皇家学会成员),仅有7%的人相信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可见无神论者具有压倒性优势;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总数有数百人之多,据说其中有 6名科学家具有基督教信仰,其他人并不信教,我们能说他们都是没有道德的人吗?
      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说成是宗教信仰者,把世界上最坏的人说成是无神论者,也是一种泼脏水的把戏。其中,最极致的莫过于把爱因斯坦说成是宗教徒,把希特勒说成是无神论者。自从爱因斯坦逝世以后,越来越多的宗教辩护者出于可以理解的目的,试图宣称爱因斯坦是他们中的一员。但与爱因斯坦同时代的宗教徒却不这样看。他们确认无误地判定他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们深感遗憾,他们希望他的观点是被人错误地引用了,他们甚至因此要把它赶出美国。■爱因斯的这一名言常被引用,“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就是瞎子”。但是,爱因斯坦也说过,“当然,你们所读到的关于我的宗教信念的言论都是谎话,而且,这—谎言还在不断地重复着。我不相信一个人格化的神,我从不否认这一点,而且已经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它。如果说,我的身上有某种可以被叫做宗教情感的东西的话,那么,这就是对科学迄今为止所能够揭示的这个世界结构的无限赞美。”■ 温伯格在《终极理论之梦》中讲到,爱因斯坦的宗教很模糊,所以我怀疑他说这话不过是一种比喻。这样的隐喻对物理学家来说无疑是很自然的,因为物理学太基本了。他指出:“有些人的上帝观很空泛、很顽固,不管在哪儿,他们最后一定总能找到上帝。我们听他们说‘上帝是终极’、‘上帝是我们善良的本性’,或者,‘上帝是宇宙’。当然,‘上帝’跟其他任何词语一样,可以被赋予我们喜欢的任何意义。假如你想说‘上帝是能量’,那么你可以在煤堆里找到他。”■
      “希特勒是无神论者,对此你有何评价?”这样的挑衅性问题经常被提出。希特勒出生于一个天主教家庭,儿童时期上的是天主教学校,去的是天主教堂。在他的整个人生中,有迹象表明他依然是个宗教徒。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当他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宣战的消息时:“我双膝跪下,心中充满对神的感激之情,因为有幸恰好生活于这一时期。”他的亲密同事鲁道夫·赫斯在信中写道:“我极其熟悉希特勒先生,与他有着密切的个人交往。他具有一种非凡的性格,仁慈善良,富有宗教感,是一个优秀的天主教徒”。 ■道金斯认为即便希特勒是一个无神论者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他精辟地分析道:“个别的无神论者也许会作恶,但他们绝不会以无神论者的名义去作恶。希特勒作恶多端,以一种精神病人的、非科学的优生学理论作为名义,该理论还混杂有准瓦格纳风格(sub-Wagnerian)的痴语。狂热的宗教徒确实以宗教的名义而战,它们在历史上频频可怕地出现。但我却想不出有任何战争是以无神论的名义而发起。■
 

29、《参考消息》,2013年,7月22日,第8版。
30、J·M·yinger《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李向平、傅敬民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1、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6页。
32、Andre  Comte-Sponville,The little Book of Atheist Spirituality,Translated by Nancy Huston,2007,Published by The Penguin Group,p29-30.
33、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84页。
34、源自:《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35、J·M·yinger《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李向平、傅敬民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36、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杨韶钢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115页。
37、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21页。
38、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39、阿兰·德波顿:《写给无神论者》,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第68-69页。
40、J.m.英格:《宗教的科学研究》,金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41、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116页。
42、David Mills,Atheist Universe,Published in the U.S.by Ulysses Press,2006,p17.
43、同上书,第17页。
44、道金斯:《上帝的迷思》,陈蓉霞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45、米歇米·马丁:《无神论 (—)——一个哲学的证明》,陈文庆译,《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第5期,第49页。
46、同上书,第50页。
47、道金斯:《上帝的迷思》,陈蓉霞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页。
48、米歇米·马丁:《无神论 (—)——一个哲学的证明》,陈文庆译,《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第5期,第49页。
49、道金斯:《上帝的迷思》,陈蓉霞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3页。
50、同上书,第11页。
51、S·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李冰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95页。
52、道金斯:《上帝的迷思》,陈蓉霞译,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222-223页。
53、同上书:第227页。

    原载《科学与无神论》2013年第6期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周伯琦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4-02-05 10:02 最后登录:2014-02-05 10:0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