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从道德的起源看核心价值观 的科学无神论基础

时间:2015-08-07 20:09来源: 作者:李春秋 徐国旺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20145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习总书记高度肯定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道德是社会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人类发展史上,始终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对立斗争。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科学无神论。然而一些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求神拜佛之风颇为盛行,各种邪教兴风作浪,“老虎”、“苍蝇”、“臭虫”不信马列信风水,如此等等,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从分析道德的起源入手,提出加强无神论教育的路径,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道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可以说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可以说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从个人行为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这三个层面各有侧重而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在价值目标上的有机结合,兼顾了三者的价值选择和追求。

      道德价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着重要地位。

      首先,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看。在国家层面中,富强、民主是国家发展的最高目标,文明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是人们的道德理想。在社会层面中,自由、平等、公正,具有深刻的道德价值,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手段。在个人(公民)层面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其次,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特别是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与此相联系的是家庭美德、职业美德、社会公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与人们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以及相应的道德规范最为紧密,最能发挥作用。

      再次,从个体价值观的形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的行为规范,对个人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而把这种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内在的品质,成为行为习惯,一靠个人修养,二靠社会的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是自我教育和外在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教育使社会成员提高对价值观的认识,培养感情,坚定信念,锻炼意志,形成习惯。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不仅是认识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行为习惯上持续表现,真正成为个体的自信、自觉。

      二、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无神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道德的起源何在,道德是由什么决定的?在中外道德哲学发展史上,历来存在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不同观点主张。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解释道德的起源问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无神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 关于道德起源的若干观点

      道德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有其产生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及其规律性。不同的道德哲学学派和道德哲学家,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世界观不同,对道德起源的看法和结论也就不同。

      主观唯心主义的“天赋道德论”。这种理论认为,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先天存在的,是人内心活动或主观意识的产物。例如,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是人生来就有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① 这些“善端”如果保持、扩充,就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由此,孟子断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② 仁义礼智根源于人内心,生而有之。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一种理性动物,道德起源于人类固有的“纯粹理性”,依靠它可以判断什么是善与恶,人们善良的道德行为根源于“人的灵魂”。这种“天赋道德论”,从抽象的人性出发,离开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实践去寻找道德的起源,必然得出错误结论。

      宗教神学或主观唯心主义的“神启论”。基督教派、天主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人的美德是上帝给予的。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神把“善的理念”放到人的灵魂中,形成不同等级的道德。《旧约》中的摩西十戒的教规德目,被说成是上帝启示摩西而制订的。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把道德说成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认为伦理是“绝对精神”发展的最高阶段。中国的孔子提出“天生德于予。”③ 汉朝董仲舒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④ 认为封建伦理纲常是帝王从“天”那里承受下来的,永恒不变的。董仲舒认为,人的道德的好坏,是和天相通并交互起着感应作用。董仲舒的这种“天人感应”说,成为他的道德起源论的理论依据。

      旧唯物主义的“感性欲望论”或“人性论”道德起源论。他们认为,道德是人的生理本能、感觉需要的产物,是感觉需要的满足;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道德是有人的苦乐感觉决定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费尔巴哈等持这种观点。

      马克思主义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道德起源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批驳了“天赋道德论”,指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的观点上的反映,而不是先于经验的主观意识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批驳了道德的“神启论”,指出,人的关于神的观念或宗教信仰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的社会关系的虚幻反映。也就是说,在神或宗教观念出现之前已经有了道德规范的最初形式,或者说,在原始社会早期就存在着没有神或任何宗教意义的道德规范和戒律的雏形。道德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评价了旧唯物主义者的道德起源论,认为它摆脱了有神论、先验论的唯心主义束缚,从人的感觉经验去寻找道德起源,具有合理因素。但他们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只从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去寻求道德的根源,最终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与宗教神学殊途同归。人类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根源何在?

      马克思主义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人类的社会关系中,从人类赖以获取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关系中去寻找道德的起源。

      其一,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道德意识产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包括道德意识在内的社会意识,不仅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包括道德意识)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实践紧密联系。劳动是“人猿相区别”的决定因素。人类在社会性的劳动交往中,作为思维器官的大脑日趋完善,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也在劳动者中产生、发展,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劳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因此,“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① 人类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的道德意识就是人类在劳动和交换中形成的道德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反映。由此可见,人类的生产劳动为道德意识(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类从无道德生活过渡到道德生活,道德从萌芽状态发展到真正意义的道德。

      其二,人类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是道德从萌芽到形成的关键。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未充分发展,人们的个人利益尚未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人们的意识(包括道德意识)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意识形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主要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交换的频繁出现,才逐步形成独立的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说:“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正地想像: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像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像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② 也就是说,社会分工导致道德从一般意识和社会关系中分化出来,从简单的风俗习惯发展成为调节人们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真正意义的道德应运而生。

      其三,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是道德形成的基础。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各个阶级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经过思想家的概括总结,从而形成了反映一定阶级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利益的伦理道德意识。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具有独立社会意识形式的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以及以道德为研究对象的伦理学,是在奴隶社会建立的。在阶级社会,各个阶级的道德体系以及各个社会的主流伦理意识体系,统统打上阶级的烙印。

      由上所述,道德既不是人生而有之,也不是什么“神的启示”或人的“感觉欲望“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三、加强道德建设,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无神论基础

      加强道德建设事关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最近,习总书记在主持展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又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要求。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理论上分清无神论和有神论是非界限。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唯物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形式。意识、精神是物质的属性和机能,是物质发展的产物。与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相一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无神论与有神论都是社会意识。有神论以不同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或上帝)是世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命运;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否定超物质世界的神的存在和万能。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证明,有神论是虚幻的,不对的。当今社会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划清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是非界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判别价值观正确与否的理论依据。

      第二,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构筑科学无神论的牢固阵地。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有神论宗教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过,它不是正确反映而是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有神论对社会对个人的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利于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真实理解,不利于人们找到摆脱苦难、获得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近些年来,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或者去寺庙祈求神灵的“启示”、“保佑”,或者在教堂里虔诚地向“上帝忏悔”,乃至削发为僧。这种现象的出现、蔓延,原因十分复杂。事实说明,一个人误入宗教迷途,势必丧失意志,相信天命而缺乏激情,相信“天命”而无所作为。因此,大力加强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把我们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成为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就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刻不容缓的艰巨长期的使命和责任。

      第三,共产党员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大旗,真正成为科学的无神论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绝不能用封建价值观,用资本主义价值观,用各种宗教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精神支柱。坚定科学理想信念要突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要求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科学无神论言行和高尚人格带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坚持科学无神论。

 

      作者简介:李春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徐国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生

      本文责编:甄玉

       (《科学与无神论》2015年1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