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人们谈论地震预测、预报的比较多,但我想应该还有一个很重要领域的研究需要得到重视。
一般说来预测总是减少不确定性,但地震预测是一个很特殊的预测,它实际上是增加了不确定性。对于一个具体的人群居住区来说,发生破坏性地震一般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在没有地震预报的时候人们都是按照近期没有地震来行事;而有了近期要地震的预报时由于预报工作没有完全把握,人们就要对震或不震两种情况都做出准备。各行各业工作都会有失败的情况,然而地震预报的失败实在太特殊了。就拿人命关天的医生职业来说,如果诊治失败后果应该很严重吧,可是在稍微有一些规模的人群中生病就是一个常发事件,无论是一个医生还是一个医疗机构,都很容易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积累出相当多的病例。只要他们失败的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相当小,或者他们有一定数量的被人们称道的成功病例,人们就会容忍和谅解这种失败(这里指的是由于水平不够引起的失败,而不是由于责任心不强引起的失误)。但是破坏性地震一般在相当大的区域内也是一个偶发事件,如果有一次预报失败,很可能预报者等不到积累足够多的震例就被人们的吐沫星子淹死了。然而由于破坏性地震的危害极大,我们不能够也不可能等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时才进行预报。因此,面对目前地震预测没有完全把握的现实,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研究:
(1)地震前兆到什么程度就应该预报?
(2)实施避震的区域如何确定?区域外缘的人该怎么办?
(3)预报后避震的费用从哪里出?
(4)如果预报后没有发生地震到什么时候可以解除警报?
(5)如果预报失败由避震引起的损失如何分摊?
(6)如果这次预报失败下次的预报和避震工作该如何做?
后三个方面可以称为“地震预报失败的善后工作”。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工作,通常我们讲善后工作都是指灾难发生后的工作,而对于地震预报来说还有一个灾难没有发生后的善后工作。如果不把这方面的事情考虑清楚,从地震预测到地震预报之间的鸿沟政府就永远不敢跨过!
第2个方面也是一个由地震预测不准引起的特殊的问题。第4个方面是由预测时间不准引起的,这个方面是由预测空间不准引起的。为了安全起见,实施避震的区域肯定要比预测地震破坏的区域范围要大。但是避震工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代价相当大,因此政府又不可能把避震区域扩得非常大。这样,由于地震预报的不准确性,在政府划出的避震区域外缘就总会有些人不放心,自发进行避震。如果在这些地方发生大规模的人员撤离政府怎么办?如果劝阻,官员们是否有那么大底气向老百姓打保票保证没事儿?如果疏导,是否会被人们看做政府默认本地区也应该避震?如果听之任之,那不管最后地震对本地区有没有破坏政府都会遭到抱怨。一个现实的例子就是这次汶川大地震,从事后的情况来看成都用不着撤离,但如果是事前预报谁敢说这话?可如果把成都划入避震范围对成都避震的投入肯定要比对汶川、北川等地还大,到头来政府还是要挨骂。地震预报的特殊性在于如果政府只是预报而没有相应的避震措施的话那预报得再准也得挨骂,而避震措施的复杂性在于不仅要对需要避震的地区有相应的措施,而且对不需要避震的地区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为了减轻地震预报工作者的压力,我们应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条腿是研究如何做好预报失败的善后工作,另一条腿是研究如何尽量减少避震措施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损害。后者可以想到的有这么几条:
(1)建筑物都能抗破坏性地震。这一条与预报完全没有关系,如果能做到这一条预报准不准就都无所谓了。
(2)建筑物不盖在地震活动带。这一条与预报有一些关系,主要是长期预报,对精度要求不高。
(3)在一定规模的地区内有一部分建筑物能抗破坏性地震。如果这个地区所有的人都长时间居住在这些建筑物内肯定很不方便,但如果短期内(如一两个月)在这里生活甚至进行简单的学习工作应该都没问题。这一条与预报关系较大,但只要预报精确到月即可。
地震预报不准情况下的避震工作应该是个全新的工作,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工作与这有些类似可以借鉴。希望这个事情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