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第一次参加以弘扬科学精神,抵制迷信和伪科学传播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刚才,众多学界前辈和年轻学者的发言对我启发很大,完全可以用获益匪浅来形容。
我想接着大家谈论的话题,谈两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我们在倡导科学、反对伪科学时应注意不要给人留下反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印象。
西方社会不时地对我国人权状况加以指责,说我们没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些言论当然带有偏见。但是,我们在倡导科学、宣传无神论的时候,如果不能把握好分寸,很容易给人家留下口实。
探究自然奥秘是一个渐进过程。对于目前科学还不能给予很好说明,或者说对那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容许别人存在不同的见解。因为是未知领域的问题,所以你可以这样推测,别人也可以那样确信。你无法证明自己的解释是对的,也无法证明别人的确信是错的。事实上,在可预见的将来,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它都无法取代宗教,只能不断压缩宗教信仰的空间。反伪科学是对的,如果由反伪科学上升到反宗教那就值得存疑了。
二、我们在倡导科学、反对伪科学时不能不考虑社会成本问题。
伪科学当然要反。但是,无论怎么加大反伪科学的力度,都无法杜绝伪科学现象的存在。中外概莫能外。
西方发达国家教育普及程度要比我国高很多。但是,这些国家内的伪科学泛滥程度未必比我国轻多少。譬如说,在日本,鼓吹星座与爱情、血液与性格、风水、面相之类的书籍随处可见,民间电视台甚至还开设了宣扬这些内容的专题节目。尽管如此,日本政府并没有动用大量税金,采取强硬措施加以取缔。正如人的肌体内免不了会存在病菌一样,社会有机体内也免不了会存在这样后那样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正视,但大可不必神经紧张,更用不着不惜一切代价地与之对决。
我们说对社会上的伪科学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并不等于说对伪科学的泛滥可以听之任之。在西方虽然很容易见到宣扬伪科学的书籍和文章,但这些多半不是主流媒体和出版组织所为。由于主流媒体和出版组织能够自觉抵制伪科学的传播,所以伪科学在这些国家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如果我国的媒体和出版组织中的从业人员素质过得硬,能够有效识别并自觉抵制伪科学的传播,那么伪科学在中国就不至于泛滥成灾。
作者: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