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徐道一与科海泛舟关于刘子华“八卦宇宙论”的辩论

时间:2007-11-03 00:00来源:天地生人学术论坛网 作者:徐道一、科海泛舟 点击:
本人于今年8月10日将本人的《五评刘子华及其辩护者》(见本网站“学术―学术争鸣―学术争鸣”栏目 http://www.kxwsl.com/readnews.asp?newsid=2532 )贴到“天地生人学术论坛”网上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以下是徐道一与我的辩论。 #1徐道一: 2007-8-14 11:42
  

    本人于今年8月10日将本人的《五评刘子华及其辩护者》(见本网站“学术―学术争鸣―学术争鸣”栏目http://www.kxwsl.com/readnews.asp?newsid=2532)贴到“天地生人学术论坛”网上后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以下是徐道一与我的辩论。

#1徐道一:2007-8-14 11:42
八卦宇宙论的原始创新意义
    [徐道一注:科海泛舟先生发了“五评刘子华……”一文现附上我的一文,已发表在:世界华人报,2006年7月28日,总字第9期,第4版。省略图1、2,表1]
    刘子华博士在60多年前提出的“八卦宇宙论”是中国学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始创新,并已得到法国学者的承认。遗憾的是:这一重要创新成果被忽视了半个世纪,在2005年更遭到了北京科技报、方舟子的无理污蔑和攻击。
    在中央领导一再强调要加强自主创新的时候,有必要恢复“八卦宇宙论”原始创新价值的本来面貌。

    一、对八卦的正确认识
    近一百多年以来,由日本、西方等一些学者提出(中国一些学者附和)的“从根本上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等)错误思想泛滥,从而把群经之首的《周易》打成封建迷信的代表作,造成人们对八卦的涵义不了解,并作为贬义词使用,这是完全错误的。
    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相传是由伏羲所作,每卦由三爻组成,爻分阴爻(­&shy 和阳爻(?)。八卦排列一般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的八个卦按一定次序排列(图1)。这些都是在一千多年中被古人公认的基本认识。在许多研究(如中医、自然国学等)中,它们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的。
    图1  先天八卦的排列(据朱熹的《周易本义》)
    刘子华博士认为:八卦是一种有结构而有系统的、有定规而有变易的一种特别而又具体的原理表示,亦即有关万有宇宙之发展的总模式。八卦排列代表宇宙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组合。(刘子华,1989,第7页)。

    二、对太阳系的基本认识
    太阳系是天体宇宙中已研究最详细的星球体系。依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当前人们对太阳系的认识是:太阳是恒星,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围绕太阳运行,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恒星、行星、卫星各自性质差异很大,不能相提并论。

    三、八卦宇宙论的基本思路
    八卦宇宙论涉及内容很多,本文仅涉及八卦及太阳系内星球的对应部分,作者认为这是八卦宇宙论中最基本、最有说服力,而且原始创新色彩最浓厚的部分。
    要论证八卦的宇宙意义必需首先论证它是否存在于太阳系中。刘子华博士应用八卦、古代天文记录来研究它们和太阳系中太阳、月球、九大行星等的相互关系,把八卦配合太阳系中行星排列,把八卦的某一卦对应于某一星球,发现了明显的规律性。
    《说卦传》:“离为日,坎为月,坤为地”。在八卦中可定出三个天体的卦属性。我国古代尚有金、木、水、火、土五星球,它们根据五行的属性可确定空间排列的方位,而伏羲先天八卦亦有一个空间排列方位。
    根据古代记录(班固《前汉书》)的行星周期,对照现代天文学给出的行星数据,则多数行星的周期符合得相当好,唯一差别是中国古代金星(为便于区别,以下在金前加古,即古金)相当于水星(Murcury),而古代水星(以下称古水)相当于金星(Venus)。
    图2  太阳系十二星球的速度配偶(刘子华,1989)
    刘子华博士对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一些参数进行定量对比和计算后,发现了一些在现代天文学中尚未研究过的特性。他主要应用各天体的轨道运动平均速度(v ,单位:公里/秒)和平均密度(ρ,单位:克/立方厘米)这两个参数,它们的值见表1。
    在这些数据中,太阳和月亮的v与其他九大行星的速度有不同之处。行星的速度都为它们绕太阳的公转轨道的平均速度,而太阳的速度取的是太阳及其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的平均速度(即绕银心的轨道的平均速度);月球的速度取的是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的平均速度。
    刘子华博士把日、月、五星和地球统称为初期星球。初期八星球按先天八卦次序排列,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表1、图1)。他根据:先天八卦中相对两经卦的阴阳爻之和为定值的事实(图2),发现相对两卦(或四卦)的速度值之和(Sv)近于一定值(Sv ≈ 60公里/秒)。刘子华博士把火星和金星(古水星)配偶(配对),水星(古金星)和木星,太阳与土星组合一起和地球与月球组合作为配偶,求每对配偶的速度和。如以卦序为下标(例如,由表1的卦序的数字,可见木星的卦序是4,ν4代表木星的速度,余类推),则有下列结果:
    ν2 +ν7 = 24.085 + 34.953 = 59.038
    ν4 +ν5 = 13.304 + 47.8 = 61.104
    (ν1+ν3) + (ν6 +ν8) = (9.514 + 20) + (1 + 29.745) = 29.514 + 30.745 = 60.259
    表1  太阳系十二天体与十二卦对应情况
    (引自徐道一,1992,70页)
    三组配偶的ν值和的平均值为60.134。太阳与土星组合的速度和(29.514)又大致与月球和地球组合的速度和(30.745)相同。这样,太阳与土星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联系,而月球与地球则已知具有特殊关系,两者组成月地系统,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
    这一结果是现代天文学没有的。类似的例子有元素周期表的第2、3、4周期的原子量的八卦排列,四对配偶的每对配偶的原子量之和大体相等(徐道一,1992,163页)。
    总之,刘子华博士应用现代天文学有关太阳系内大天体的测定数据,与八卦已有一些成果结合起来,新发现了一些天体的轨道平均速度之间的对称和互补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始创新。它所依据的数据是可信的,它所依据的卦理是完全符合周易的经典论述的。

    四、八卦宇宙论的应用
    刘子华博士用卦理推定太阳系中有存在第十颗行星(他命名为“木王星”)的可能。他的预测方法和结果如下:
    除了日、月、五星以外,中国古代尚发现有四星(盗星、天狗星、种陵星和女帛星),称为四隅星(刘子华博士称为后期星球)。他将其中三星与三个王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对比,即:盗星相当于天王星,天狗星相当于海王星,种陵星相当于冥王星。还有女帛星尚无现代行星与它对应。由于尚缺一个可与女帛星相对应的行星,刘子华博士提出一个假说:还存在一个尚未被发现的行星。他命名为木王星。
    后期星球的配对情况见图2。刘子华博士把四隅星(作为子星)的位置与位于四角的初期星球(作为母星)放在一起。四个子卦用临、复、遁、①(=女+后)四别卦命名,其卦序沿用相当经卦的卦序,在其右上角加撇号以资区别,依据上面提及的配偶对则有:
    ν2′+ν7′= 3.6 + 5.311 = 8.911。
    设  ν4′+ν5′= ν2′+ν7′≈ 9.00,
    则可求出未知木王星的速度值ν4′= 9.00 -ν5′= 9.00 - 6.649 = 2.351公里/秒。
    以上计算都是应用刘子华(1989)引用的摩尔(1928)的天文资料。这些数据,除冥王星的速度和密度值以外,与现代新资料(表1中列出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1980,有关数据)相差不大。
    初期三母星与后期三子星的速度比值列于表2中。三个ν/ν′值中,两个与60 / 9 = 6.67值相近,故刘子华把6.67值取为标准值,从而计算得木王星的ν4′=1.96公里/秒。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冥王星观测数据在最近半世纪来较大变化。如取ν2′=4.74,则ν2/ν2′= 24.13 / 4.74 = 5.09,则与6.67值相差甚大。如此,则3个ν/ν′比值中仅一个与6.67相近。
    表2 初期四母星、后期四子星的一些参数
    初  期  四  母  星                     后  期  四  母  星       
    名称  速度(ν)  密度(ρ)  名称  速度(ν′)  密度(ρ′)  ν/ν′  ρ/ρ′
    水星  47.8     5.33    天王星   6.649     1.54     7.19     3.46
    金星  34.953   5.22    海王星   5.311     1.3      6.58     4.02
    火星  24.085   3.93    冥王星   3.6       5        6.69     0.79
    木星  13.304   1.30   (木王星) (2.35)   (0.424)   (5.56)   (3.07)

    五、原始创新点
    1.以伏羲先天卦位与易学对五星之排列相互对照,确定了卦位与星球的对应关系;
    2.将日、月与五星作同等的配合,不同于现代整个太阳系的观念,似乎违背常识,此为一般人最怀疑、最能否认之点,也是最有意义和最具原始创新的论点之一;
    3.发现太阳系星球速度或密度的总合数与八卦原理相结合,从而证明太极中心的存在,在那些令人满意的吻合中,有可能解答宇宙中许多重大课题;
    4.关于木王星的数字预测,在天文学上颇具重要意义;
    5.研究方法,无论在八卦原理方面的根据或应用,均采取客观的、显而易见的比喻,研究途径与专研易学和科学者迥然不同,而自成体系。

    六、结束语
    刘子华博士的八卦宇宙论表明:《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具有十分深刻的科学涵义,它所应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都是独具特色。它是与西方近代科学体系不同的一个科学体系。把这一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与西方科学体系相结合,可在科学研究中得出新的看法、新的规律,就可得出具有原始创新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在这方面,刘子华博士在半世纪前为中国学者作出了光辉榜样,为中国争得了崇高荣誉。一些中国学者(包括有些著名天文学家)不理解、甚至从根本上反对“八卦宇宙论”,正说明他们仅仅以西方现代天文学为依据,把中国传统精华完全抛弃,而得出的错误结论。他们生活在21世纪,但科学思想上却不如半世纪前的刘子华、法国的马伯乐等学者,那是多么的可怜和可悲呀!
    《八卦宇宙论》是应用八卦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的第一本专著,确实是把周易与现代天文学关系的研究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科学假设为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拓了一个新领域,具有原始创新性质。

#4科海泛舟:2007-8-16 14:38
对徐道一所提刘子华“八卦宇宙论”原始创新点的评议:

    “1.以伏羲先天卦位与易学对五星之排列相互对照,确定了卦位与星球的对应关系”
    单说将卦位与星球对应就像用卦名给星球起名字一样,没多大意义。刘子华将星球与卦位相对应是为了导出星球的配对关系,可他对星球的配对实际上没有统一规则。见《五评刘子华及其辩护者》(http://www.tdsr.cn/bbs/viewthread.php?tid=909&fpage=2)第三章。摘取一段如下:
    刘子华的“配偶律”是先根据《周易》中关于“日、月、地”的说法将“三星”与八卦中的三卦相对应(第24页);然后将古书中的八卦图与五星图相对照,根据相对位置将“五星”与八卦中的其余五卦相对应(第25页);最后按照八卦的配对关系将“八星”配对(第44-46页);至于“四王星”,实际上是刘子华看出离太阳越远公转速度越慢这个规律,为使“配偶速度”为“恒数”,将最远(“木王”)与最近(天王)、次远(冥王)与次近(海王)各星配对(第47-48页)。也就是说谁与谁配对没有通用的规则,没有统一的根据。这样,对提―波定则来说不管将来人们再发现多少行星都可以将它们的数据与数列进行比较,可对“配偶律”来说如果发现“主要星球”的个数超过12(实际上按照刘子华将冥王星也列入“主要星球”的分类法,现在发现的与冥王星大小不相上下的小行星已经不少了),就不知道该如何结成“配偶”了。分析到这里它们的本质区别就完全显现出来了:提―波定则可以把所有相关的事实都代进来进行检验,顶多是检验出定则与事实不符而已;而刘子华的“配偶律”无法把所有相关的事实都代进来,所以它的问题不是符不符合事实,而是根本无法检验!打个比方说,我发现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二人组合的身高和都相等,就假设二人组合的身高和是个常量。不管我选择这些组合的根据是两人为夫妻、父子还是姐妹关系等等,别人都可以再找一些同样关系的组合来检验,顶多是找到大量反例把我的假设否定掉而已。可是如果我选择组合的根据没准儿(不是任意),那别人怎么检验呢?
    刘子华在这里耍了个滑头。由于他给星球配对没有一定规则,所以他无法确定更多星球的配对关系,于是他就说太阳系只能有12个“主要星球”。然而凭什么这么说?没有任何根据!就是因为再多他就不知道怎么配了,而且硬配很可能会把原来的配对也打乱。

    “2.将日、月与五星作同等的配合,不同于现代整个太阳系的观念,似乎违背常识,此为一般人最怀疑、最能否认之点,也是最有意义和最具原始创新的论点之一”
    这恰恰是“八卦宇宙论”最致命的漏洞之一!刘子华“将日、月与五星作同等的配合,”却没有给出任何理由!(见《五评》第二、第五章)如果不需要论证,只要“违背常识”就“具原始创新”性的话,那这样的“创新”论点谁想提出多少马上就可以提出多少。

    “3.发现太阳系星球速度或密度的总合数与八卦原理相结合,从而证明太极中心的存在,在那些令人满意的吻合中,有可能解答宇宙中许多重大课题”
    “八卦原理”中并没有“星球速度或密度的总合数”,不知“相结合”从何谈起?见《五评》第五章。摘取一段如下:
    在第四章第二节把“全太阳系所有十二颗主要星球”的运行速度加在一起称为“中心动力”时刘子华说:“这中心动力,即是《易经》所谓之‘太极’。这太极虽无形质可言,但在太阳系宇宙,即可以其中心动力总数198表示其存在。”(第51―52页)然而其一,各星球速度加在一起怎么就变成“动力”了?没有说明;其二,即便是“动力”,凭什么说它就是来自“太极”而不是来自太阳或其它星球?也没有说明。太阳不是“全系的率领者”吗?怎么“动力”却来自虚无缥缈的“太极”了?看来在刘子华那里“辛苦劳累的活儿”都让太阳“干”,“风光露脸的事儿”就都归“太极”了。虽然前面所引序言中还提到了以“全太阳系星球……密度的总合数”“证明太极中心的存在”,可该书正文中却没有任何地方涉及到星球密度与太极的关系。相反地,该书随处可见的倒是仍然把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例如在提到爱丁登将原子与太阳系类比时,刘子华就全盘接受了爱丁登将原子核与太阳相对应的做法。(第70―71页)
    注意:“该书正文中却没有任何地方涉及到星球密度与太极的关系。”可见徐先生没有仔细看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
    “太极中心”不可能存在!仍见第五章。摘取一段如下:
    刘子华……在书中说:
    “……本书则更进一步,以太极(即太阳椭圆形轨道两个焦点之间的绝对中心,‘太极’之名系来自卦理,不必拘执)为中心,故太阳亦应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
……可是所谓“太阳椭圆形轨道”是指什么呢?太阳在银河系运行的轨道?太阳在太阳系运行的轨道?还是太阳系各行星运行的轨道?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则太阳并没有“失其相对的主体而与五星同居客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可以看成太阳轨道为缩成一点的椭圆,可这就和“太阳中心说”没有区别了。刘子华的本意最可能的是第三种情况。然而太阳系各星球的轨道大小是不同的,它们都以太阳为焦点之一,也就是说这些椭圆都有一个焦点重合在一起。这些椭圆的大小形状不同,各自从焦点到中心的距离即半焦距也就不同。按照各行星的轨道半长径和偏心率数据[27]推算,半焦距也就是行星轨道中心离太阳的位置最近的当属金星,只有约0.005天文单位,只偏出大半个太阳的位置;最远的当属天王星,约0.983天文单位,已经跑到水星和金星的轨道之外,快到地球轨道了。如果按照当时刘子华也认同的冥王星是大行星的观点把冥王星也算上,那它轨道中心离太阳有约10.207天文单位,更是跑到土星轨道之外了。如此大的差距,“太极”到底在哪个位置上呢?
    至于“在那些令人满意的吻合中,……”不知所云何物。

    “4.关于木王星的数字预测,在天文学上颇具重要意义”
    预测符合的程度并不好吧,不知“重要意义”所指何物。见《五评》第一章。摘取一段如下:
    至少曾有人预测冥外行星的公转周期为677年或500年[5],它们与“齐娜”实际560年周期的差距就比刘子华预测的736年周期(按刘子华预测“木王星”运行平均速度2公里/秒、对日平均距离73至74亿公里[第80页]推算)与实际的差距要小。

    “5.研究方法,无论在八卦原理方面的根据或应用,均采取客观的、显而易见的比喻,研究途径与专研易学和科学者迥然不同,而自成体系”
    “研究途径与专研易学和科学者迥然不同,而自成体系”倒有可能,但未必可取。而其“研究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根据就可以提出观点。典型的如“太阳系应只有十二主要星球(含日、月、地)”(第80页),其他的见《五评》各章。

#24徐道一:2007-8-31 18:59
对科海泛舟先生(#4)的答复(一)
科海泛舟先生对我的《八卦宇宙论的原始创新意义》一文提出批评(#4),现答复如下:

    一、科海泛舟先生说“刘子华的星球配对没有一定规则”的依据之一是:月球是卫星,太阳是恒星,不能与行星相提并论,不符合这一概念(标准)的结果都是“没有一定规则”,都是伪科学。
    这是科海泛舟先生对西方天文学天体分类的片面理解。大量事实表明:一个天体的公转速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受太阳系内各个运动天体不同程度的影响的综合结果。例如,月球绕地球轨道的公转就受到地球、太阳、其它行星的综合结果;地球轨道的细微变化(速度、加速度等)与月球、太阳、大行星等密切有关。太阳系内各天体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组织网络。从这一角度,把月球、太阳、地球等行星的速度综合进行整体研究,在根本点上是没有错误的。
    只看到行星、卫星的分类差别,从而否认月球与大行星各天体之间的速度之间客观联系,只能表明科海泛舟先生对天文学一些基本认识有误,从而得出不正确的推论。

    二、科海泛舟先生的另一个主要论据是:刘子华对“星球配偶对没有一定规则”。实际上,他也引用刘子华说:“八卦配偶律”“为八卦宇宙论最基本、最重要之规律。”“八卦配偶律”的主要事实依据是:配偶星球的速度之和为60.(有时局部为30)。每个星球的速度都是分别测定的,有三对配偶星球的速度之和都为60左右,难道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能。这是我说:“令人满意的吻合”的依据。类似情况还有化学元素的配对,其原子量之和各一常数。可作为佐证(参见:《周易科学观》)。
    对这一争论的主要事实,科海泛舟先生一带而过,不去了解,而说成是:“谁与谁配对没有通用的规则,没有统一的根据。”事实是:规则(依据)是有的,就是对偶星球的速度之和为60。
    不知科海泛舟先生需要那样的“通用的规则”、“统一的根据”?如果按科海泛舟先生“理想”存在的“规则”、“依据”这一思路,很多西方理论,假说也可被他任意加上“伪科学”的帽子。众所周知,光的性质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从而导致量子概念。按科海泛舟先生的观念,这一事实也不能符合他的“一个规则,一个标准”的,量子力学也要被他说成是伪科学了。

#25徐道一:2007-9-6 18:21
(续一)对科海泛舟先生的答复(#24):

    三、科海泛舟先生说:“单说将卦位与星球对应就像用卦名给星球起名字一样,没多大意义”。这表明科海泛舟先生对八卦的“卦位”的意义了解不多。
    卦位与“起名”是很不一样,对不了解的东西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去否定,这是起码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卦位的具体涵义不在这里讲,参见《八卦宇宙论》或《周易科学观》。
    一些大问题不能发现,往往在于对一些事物的轻视。就是“起名”,也是一门学问,具有它的特殊的涵义。如国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能胡里胡涂地取吗?一个研究所、单位、公司的名字也需要反映它的基本性质。科海泛舟先生一句“没多大意义”,把“八卦宇宙论”打成伪科学,是不是自己太“没有一定规则”了。

    四、一些天文工作者不同意刘子华的假说,这是学术观点不同的问题,他们的大多数是表明自己的认识,进行学术讨论,这是很好的。但是,科海泛舟先生把一些不同的认识,上纲上线,把这一假说打成“伪科学”,把刘子华打成“伪科学家”。这样的文章结论确实太过分了。

    五、科海泛舟先生认为“自成体系有可能,但未必可取”。如果“自成体系”是指《八卦宇宙论》,这一看法与以前看法相比,已略具公正涵义。“未必可取”是他的看法,别人不必勉强。但是,问题在于就依据上述一些不充分的论据,置刘子华和他的假说于绝地,请科海泛舟先生冷静思考一下,是否应当。

    六、我对李长铎、任振球先生对科海泛舟先生的“五评”质疑的意见是很赞同的,感谢他们和许多先生积极地参加讨论。

    七、从而联想到,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有“自律”的意识,一个不要浪费别人的宝贵时间,也不要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才能不白白过这一生。就是很认真、很小心、很努力的人也会犯不少错误。孔子说:“三思而后行”。希望在讨论中,能尽量能深思熟虑,不要意气用事,大家共同努力把问题尽量说明,不一定要有共同认识。

#30科海泛舟:2007-9-16 17:49
回#24、#25:

    一、徐道一看我的文章也不认真。我是说过刘子华“对星球的配对实际上没有统一规则。”但并不是依据他配对的星球类别不同,而是依据他配对的依据不同。我只好把我在#4已经转贴过的一段文章再转贴如下:
    刘子华的“配偶律”是先根据《周易》中关于“日、月、地”的说法将“三星”与八卦中的三卦相对应(第24页);然后将古书中的八卦图与五星图相对照,根据相对位置将“五星”与八卦中的其余五卦相对应(第25页);最后按照八卦的配对关系将“八星”配对(第44-46页);至于“四王星”,实际上是刘子华看出离太阳越远公转速度越慢这个规律,为使“配偶速度”为“恒数”,将最远(“木王”)与最近(天王)、次远(冥王)与次近(海王)各星配对(第47-48页)。也就是说谁与谁配对没有通用的规则,没有统一的根据。
    也就是说刘子华将星球配对至少有三个不同的依据。其实一个大规则根据应用对象不同分段为几个小规则未尝不可,问题是如何分段也就是说哪些星球用哪个小规则还是没有规则。徐道一不是很赞同李长铎的意见吗,李长铎就说过“存在冥外行星,甚至存在不只(止)一个冥外行星的可能性是不小的。”(《八卦宇宙论与行星预测――驳〈北京科技报〉2005中国十大科技骗局之六》.理学网,2006-3-30)然而如果冥外行星真的不止一个,那它们如何配对?就完全没有依据了。所以我在#4说:“刘子华在这里耍了个滑头。由于他给星球配对没有一定规则,所以他无法确定更多星球的配对关系,于是他就说太阳系只能有12个‘主要星球’。然而凭什么这么说?没有任何根据!就是因为再多他就不知道怎么配了,而且硬配很可能会把原来的配对也打乱。”

    二、至于徐道一说:“‘八卦配偶律’的主要事实依据是:配偶星球的速度之和为60(有时局部为30)。至少在表面上刘子华并没有把这作为配对的依据,而是作为配对后计算的结果。不过徐此说倒是为研究刘子华提供了一个思路:刘将星球配对的真正依据可能就是看谁跟谁的速度能够“凑整”。单说“凑数”这种方法在科学研究中也是可取的,但谁跟谁“凑”总要有一定的规则。比如我将一些人的身高两两“相凑”,发现凑出来的有些对中两人的身高和都为3米。如果这些对中两人的关系都是兄弟,那我可以提出“兄弟的身高和为3米”这样一个假设。至于这个假设对不对,我或者别人都可以再去找其他对兄弟进行验证。可是如果我凑出来的这些对中两人的关系有的是爷孙、有的是妯娌、有的是街坊、有的是师生、甚至有的两人没有任何关系,那我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假设呢?这个假设又找什么样的二人组合去验证呢?
    量子力学虽然认为物质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但它的规则是统一的。任何物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波动性强些、粒子性弱些,或者相反,都有由统一的规则。然而木卫三等卫星如何配对?冥王星外如果还有第二颗、第三颗行星如何配对?就完全不知道依据什么了。

    三、徐道一认为起名也有意义。如果徐道一认同刘子华的书在“太极中心”、“八卦配偶”、“行星预测”等方面都没有意义,只是认为他在给已有公认名字的星球又起一套名字方面有意义的话,那咱们就求大同、存小异,这点儿分歧就不争了。如果徐道一认为“单说将卦位与星球对应”有起名之外的意义,那就应该给出具体解释。一句对不了解的东西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去否定,”就轻率地下结论否定别人论证的观点,“这是起码的研究学问的态度”吗?注意:我说的是“卦位与星球对应”的意义,不要拿“卦位的具体涵义”来冒充。

    四、我通过对刘子华《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一书的分析,得出“刘子华在‘八卦宇宙论’的研究中是个伪科学家”的结论。谁认为我的结论不成立,谁就应该指出我的论证过程中的缺陷。如果不说出我的论证过程中的任何缺陷,就说我的结论“太过分了”,这是不是“太过分了”呢?!如果我明明看出来刘子华有伪科学问题,却说他没有这种问题,那我这样违心地说话就不过分了吗?

    五、刘子华的“八卦宇宙论”研究到底是否有可取之处,大家可以各自摆事实、讲道理,如果认为我的论据哪儿不充分可以直接举出来。但是如果对争鸣预先定调子、划禁区,规定必须至少给“刘子华和他的假说”保留一块儿可取之处,不能“置刘子华和他的假说于绝地”,这样思考冷静吗?这样做就应当吗?

    六、徐道一说:“我对李长铎、任振球先生对科海泛舟先生的‘五评’质疑的意见是很赞同的”。那对他们“意气用事”也很赞同吗?

    七、徐道一说:“不要浪费别人的宝贵时间,也不要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才能不白白过这一生。说得很好。伪科学的危害之一就是浪费自己别人的宝贵时间。那我们就大家共同努力来反这种使人浪费宝贵时间的伪科学吧。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