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双面牛顿――答Oxfordboy先生

时间:2004-01-11 00:00来源:爱心久久 作者:涂建华 点击:
这几年我对负面文化问题有所关注,因此,看到"北方网"《牛顿抢夺他人成果 独霸"万有引力"?》一文后,即刻写了《为牛顿"评"反》一文,试图为读者提供观察牛顿另一面的资料。因为牛顿的"另一面 "鲜为人知,所以,这样做是有必要的。但由于资料的欠缺,以及本人
       这几年我对负面文化问题有所关注,因此,看到"北方网"《牛顿抢夺他人成果 独霸"万有引力"?》一文后,即刻写了《为牛顿"评"反》一文,试图为读者提供观察牛顿另一面的资料。因为牛顿的"另一面 "鲜为人知,所以,这样做是有必要的。但由于资料的欠缺,以及本人对于学术腐败的近于偏执的仇视,措辞往往有所过激。好在,对于牛顿的评价,由来已久,且远未盖棺论定,而我的一家之言或可给大家一些启示--比如,有缺点的牛顿是否消受得了"色情狂、神经病患者、魔法师、学霸甚至剽窃者"一类贬称。显然,"试验"是有价值的, Oxfordboy先生赐教于本人的回应就是明证。
    "北方网"在发牛顿抢夺他人成果独霸"万有引力"新闻时,特意加了一个问号,是有道理的。因为"英国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们已决定在胡克逝世300周年纪念日--3月3日--在牛津大学举行讨论会,为胡克的科学成就彻底进行'平反'"一事,毕竟还没有下文。3月3日也已过去,后续报道还没出现,而我,却没有阅读外文的本领,终不知后事如何。"北方网"注明它们的报道源自中国新闻网(2003-02-27)。
    我对牛顿事迹的了解,得益于怀特(Michael White)的《牛顿》,对牛顿作"色情狂、神经病患者和魔法师"的结论时,用词直接源于骆爽的杂文《神话崩溃的年代》(骆爽:《现代人批判》,中国民航出版社,1998年,第13页),骆爽文章的依据是《青年参考》,追溯到头就到了怀特的《牛顿》(一)--最后的巫师 》。
    怀特在《牛顿(一)--最后的巫师》楔子中指出,"在想象与认识之间有一片灰色地带,它有时成为传记学家自然的藏身之所。然而,随着神话逐渐被破解,久被掩盖的真相陆续出现,这片灰色地带就愈来愈窄。牛顿,这位伟大的智者、现代科学之父及先驱,如今可以和另一个神秘的、情绪性的、妄想的、甚至谎称他自己找到了'点金石'的牛顿并立共存,虽然形象略为损落(网上原文如此,引者注),仍然是受人景仰的巨人。"怀特对牛顿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牛顿是"巨人"。但是,"神经病患者"和"魔法师"的说法,显然是从"神秘的、情绪性的、妄想的、甚至谎称他自己找到了'点金石'的"语句中来的,其中"神秘的、情绪性的、妄想的"对应于"神经病患者","谎称他自己找到了'点金石'"则对应于"魔法师"。前者采用了另一种较为简洁的说法,不过语气有所加重,读者离开特定的语境后,容易误解;至于"魔法师",在特定语境下,它是"炼丹术士"的同义词。当然,重要的不在词源何在,而在于这几顶"桂冠"戴在牛顿头上是否合适。从已有资料看,如果我们称牛顿为一个"神经质的人"和"炼丹术士",就不难获得承认了。
    牛顿是一个"残暴的色情狂"吗?正如Oxfordboy先生所说:"没听过牛顿曾有'残暴'的色情行为,只是曾与一名男性数学家曾经非常亲密过一段时间。"所以,这个问题很难理解。如果说牛顿曾有同性恋倾向,那也和通常所说的色情不一样呀。但这里我们还是把这一条算上。另一个与色情有关的事是,牛顿曾利用他侄女的色相去博得上层对牛顿的好评。据说,牛顿终身未娶源于他在大学期间曾受到的爱情的打击,这可能是导致他性心理变态的原因。牛顿的近乎狂热的色情表现更多的是他的不健康的心态而非行动。至于"残暴",倒不知何指。牛顿得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肥缺后,曾成功地导演了一场反对伪币的重大战役,甚至将几个人送上了绞刑架(http://spaceage.myetang.com),因不知此事详情,故难于判断是否"残暴"。
    我说牛顿是"学霸"和"剽窃者",主要依据"北方网"的文章。据那篇文章,认定牛顿为"学霸"似已不难,"剽窃者"的说法,我也没有把握,所以,我用了"甚至"一词。倒是http://spaceage.myetang.com引《科技之光》(2003-02-24)称《数学原理》为"剽窃"之作。文章称:"伊萨克?牛顿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物。他和其他院士的关系声名狼藉。他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激烈的争吵纠纷中渡过。随着那部肯定是物理学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书--《数学原理》的出版,牛顿很快就成为名重一时的人物。他被任命为皇家学会主席,并成为第一个被授予爵士的科学家。 牛顿不久就与皇家天文学家约翰?夫莱姆斯梯德发生冲突。他早先曾提供牛顿许多《原理》一书所需的数据,后来他扣压了牛顿需要的资料。牛顿是不许别人回答'不'字的,他自封为皇家天文台的大总管,然后迫使立即出版这些数据。最后,他指使夫莱姆斯梯德的冤家对头爱德蒙?哈雷夺得夫莱姆斯梯德的工作成果,并且准备出版。可是夫莱姆斯梯德告到法庭去,在最紧要关头,赢得了法庭的判决:不得散发这剽窃的著作。牛顿被激怒了,作为报复,他就在后来的《原理》版本中系统地删除所有来自夫莱姆斯梯德的引证。"但这件事没在牛顿和胡虎克之间发生,不是本文话题之内。况且,《数学原理》一直被认为是牛顿的伟大著作,至今未有异议。Oxfordboy先生认为我说"剽窃者"是"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同意,如果我说了。但我的原文是说,在"英国有关方面解秘"前,"我还不敢断言他是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霸'甚至'剽窃者',我不知道牛顿耍'学术腐败'会达最近英国有关方面解秘出来的那个程度。"这句话语义有点复杂,它是作者无能作出明晰判断的体现,也显示了作者善玩文字游戏的那份狡黠。
    如前所述,我对负面牛顿的认识多来自于怀特的《牛顿》,但在牛顿与虎克争论的问题上,怀特并没有明指牛顿是"学霸"。在《牛顿(下)--科学第一人》中,怀特称"牛顿永远都无法原谅皇家学会秘书虎克"。三十年后,牛顿已经垂垂老矣,而他的宿敌早已病故,牛顿却依然无法释怀。他向德莫福指出,他被虎克当作把柄的那种后来发现错了的对于引力的描述只是一个"不小心的笔误"。可是,怀特认为,牛顿他心里是明白的,他应该感谢虎克,是虎克激发了他以椭圆形的行星运动配合平方反比律的灵感,才使问题终于解决。若干年之后,牛顿在给哈雷的信中也坦承:"虎克纠正我的螺旋路径,引发我重新探讨椭圆形,才使我发现这个(万有引力)理论。"
    近来媒体对牛顿的关注有所升温,这是因为牛顿用50年时间写的4500页神学手稿中预言"世界末日"时间的部分在耶路撒冷博物馆再见天日,牛顿预言,2060年,世界将毁于瘟疫和战争!
    ――理智使我们具有这样的本领,那就是,我们根本不用等预言在2060年验证后才给牛顿盖棺论定,尽管科学家牛顿离开我们的时间愈久远,他的复杂的、双层的面目愈清晰。
    (2003/3/12)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