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之谜》第十五章《神和世界》中,海克尔着重论述有神论与泛神论的对立。
“几千年来,人类把神概念下的动因看成是一切现象最终和最高的本源”。这里“简略地谈谈神的观念的最重要的论点, 以及与我们今天由纯自然认识所决定的世界观的关系”。“如果我们去掉神的形象上的色彩鲜艳的华丽外衣,只注重其最主要的内容的话,我们就能把所有形形色色关于神的概念分为两大对立的主要派别:一是有神派,一是泛神派。后者与一元论或唯物论的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前者则与二元论或神秘主义的世界观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有神论:神和世界是两种不同的事物。神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守护者、统治者而与世界相对立。在这里神或多或少被想象得像人一样,是一种像人那样(即使用最完善的形式)思想和行动的生物。这种人神同形的神显然是由各个不同的原始民族多源地虚构出来的,在原始民族的幻想中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如从拜物教直到当代纯粹的一神教。有神论的最重要派别有多神论,三神论,二神论和一神论”。多神论认为,世界上有众多的神,它们各行其事。在各种各样无生命的天然物体中,如大石、高山等,尤其在巫婆神汉身上,都有神灵存在。“这种多神论在野蛮的原始民族的最低级宗教形式中已有着五花八门的形式”。三神论的“三位一体”说至今还是许多宗教信仰中基本的三个信条。二神论认为,世界由两个不同的神主宰。一是善的神灵,一是恶的神灵,即上帝和魔鬼。“这两位世界的统治者处于经久不息的斗争之中,这种斗争的结果就是世界的现状。”这种二神论在公元前几千年就已在古代各个文明民族中形成了。一神论:“在许多方面都被看作是信神的最简单和最自然的形式”,是宗教传布最广泛的基础。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详细研究起来,所谓一神论乃是前面所提到有神论的形式之一, 因为除却最高的 ‘主神’之外,尚信奉一个或几个次要的神灵。即使是以纯一神论为其发端的宗教,随着时间的流逝又或多或少地变为多神论”。“把各种不同的部分甚至直接矛盾的宗教观念混杂在一起而构成的那种信神的形式,自然都可以称为混杂有神论”。“大多数有宗教观念的人自古至今(实际上)都是混杂有神论者”。这里提到的所有有神论的形式,就其本义来说都共同有一个超世或超自然的神的观念。绝大多数宗教还认为神具有人的性格。“人类的神是人类的自画像”。这就是有神论的本质。“更高更抽象的宗教抛弃了这种躯体形象,而把神当作没有躯体的‘纯粹精神’加以崇拜”。这种信仰同信仰人的纯灵魂活动,是完全一样的,同样是一种幻想出来的奇谈怪论。
二、泛神论。认为神和世界是一回事。“神的概念和自然界的概念相吻合”。这种泛神论的世界观与上面所提到的有神论是格格不入的,尽管有人企图通过妥协来填平两者之间的鸿沟。“但是两者总是存在原则上的对立:在有神论里神是超世的神灵,而对自然界来说,它是创造者、守护者,并从外界来影响自然界;而在泛神论里神是尘世的神灵,到处都是自然界本身,并在实体内部作为 ‘力或能’进行活动。只有后面这一观点才符合那个至高无上的自然规律,即实体定律(即物质不灭和能量守恒定律)。认识这一规律是19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因此,泛神论必然是我们近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它比有神论的出现要晚得多。歌德的诗篇《上帝和世界》等就以完美的诗的形式揭示了泛神论的基本思想:“上帝和自然界是一回事”。叔本华说:“泛神论是一种客气的无神论。……它只是和神告别的一种有礼貌的说法。”
无神论世界观认为,“如果我们把上帝这个概念理解为自然界之外的人格化实体的话,那么,没有上帝和众神”,“超世的或超自然的神碉并不存在”。“这不过是泛神论的另外一种说法”。(然而,比起泛神论来,无神论是一种更科学、更彻底、更本质、更不含糊的说法!)“在整个中世纪在教皇血腥的专制统治下,无神论被当作最可怕的世界观而横遭火与剑的迫害”。所以许多有理性的人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开无神论的任何嫌疑,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就是泛神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无神论的科学家为探究真理而献出自己的力量和生命,他们从一开始就被看成是恶魔”。“可惜这种看法至今还广泛流行”。海克尔相信,只有当20世纪自然科学的启蒙辉煌照耀下,学校教育和国家行政职能从教会的桎梏和束缚中解放出来,“不是把宗教信仰的教条,而是把清晰易懂的理性思维的知识提出来作为真正教育的基础,只有如此,才能使流毒很广的迷信让位给理性的自然知识和一神论关于神和世界统一性的信念”。海克尔的信念未免乐观了点。时至21世纪,两种世界观的斗争仍未有穷期!
作者简介:赵光清,山西忻州市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