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剖析反科学主义宣言

时间:2004-02-02 00:00来源: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作者:赵南元 点击:
2002年11月21日到11月22日,京沪两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聚集上海, 举行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会后发表了《对于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 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载《中华读书报2002.12.25》),形成了中 国反科学界的纲领性文件(网上原
  

    2002年11月21日到11月22日,京沪两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聚集上海,
举行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会后发表了《对于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
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载《中华读书报2002.12.25》),形成了中
国反科学界的纲领性文件(网上原文件的隐标题是《反科学文化人的第一次集
结》)。这个反科学宣言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反科学的目的、方法、策略,是我们
研究反科学文化的上好“文本”。
  反科学纲领的核心就是把科学精神称为“科学主义”,把提倡科学精神的人
称为“科学主义者”,利用“反对科学主义”的幌子贩卖反科学货色。这里借助
了语言的便利,“反(科学主义)”很容易变换成“(反科学)主义”,通常我
们的语言和文章都是不带括号的。这些人很乐于戴上“反科学文化人”的帽子,
就证明了这一点。
  宣言在介绍了“科学文化”之后,给所谓“科学主义”下了个定义: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相信科学知识
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科
学主义从自然观上,采取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在联系世界的社会
层面表现为技术主义,持一种社会发展观,相信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
发展而得到解决;科学的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都是暂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
的失误,并且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表
现为征服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资源,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认为人类有能力也
有权利对自然进行开发。”
  文中承认“只有很少人坚持极端的科学主义立场”,大多数人所持的是“温
和的”或是“弱的”科学主义立场。而且“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如果
“缺省配置(默认值)”这个词不好懂,可以称之为“常识”。或者说,只要没
经过反科学主义的洗脑,所有人都是不同程度的“科学主义者”,甚至反科学主
义者自己都免不了“在对很多问题的态度上,仍会不自觉地采取某种程度的科学
主义立场”。看来反科学主义者今后要每日三省乎己,免得不知不觉中又成了
“科学主义”的俘虏。
  在这个从“极端科学主义”到“反科学主义”的“连续的观念谱系”中,到
底要把反对的界限划在什么地方,对于反科学主义者是个性命攸关的事,否则一
不小心连自己也反在里头。但是对于这个如此重要的问题,纲领却语焉不详,故
意保持一种模糊化,以便随时扩大战线,把“反对科学主义”平滑无缝地推演成
反科学。否则只反对“很少人”是很没意思的。
  如果真有人相信上述的“极端科学主义”,相信“科学是真理”,相信科学
知识“至高无上”,那也是个人的信仰问题,还是要以信仰自由的原则来看待。
况且,我们也看不出这种信仰比相信基督教,相信“圣经是真理”,相信上帝
“至高无上”有更多的值得反对的理由。
  正常的科学精神不认为科学是“真理”,也不认为科学追求“真理”,因为
“真理”本身就是一个宗教概念。科学具有自我纠错能力,所以是最可靠、最有
效的知识。如果以可靠和有效作为高低的评价准则,科学知识当然是“至高无上
的知识体系”。如果谁不服气,可以拿你的“知识体系”来比一比,比输了科学
自认晦气,归顺尔等,拿不出来就别怪科学“至高无上”。
  一种成功的“知识模式”当然会引起“一切人类文化”的仿效,成功与否是
仿效者的水平问题,但这种从善如流的努力没有理由受到指责。关于“机械论、
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和“技术主义”后文再作分析。认为“人类有能力也
有权利对自然进行开发”完全正确,这是任何生命体的“缺省配置”,“环境权
利论者”可以持有“万物有灵论”的个人信仰,但没有权利强迫他人接受这一信
仰。
  宣言接着谈及“科学主义的功过”,认为“在当今世界,科学主义的负面作
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层面,把科学等同于绝对的客观真理。对科学的神话同样束缚了
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主义侵害的首先不是人文学术或者社
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本身。”
  事实上自然科学仍在迅速发展,以至于使“反科学文化人”觉得有必要加以
限制,正说明这些“绝对的客观真理”之类的哲学话语和“对科学的神话”只存
在于“反科学文化人”的梦境,与现实中的科学毫无关系。如果人文学者不相信
“科学主义”,科学主义如何能侵害人文学术?如果科学主义侵害了科学,“科
学工作者”应该最欢迎反对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为何会“与科学文化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疏离”?
  “2、社会层面,科学的技术已经带来了不可逆的社会后果,继续坚持僵硬
的科学主义立场不利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进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是“不可逆”的,无论有没有“科学的技术”,
社会发展都是“不可逆”的,“可持续发展”当然也是“不可逆”的。一言出口,
驷马难追,说一句话也能带来“不可逆的社会后果”,这不是指责科学技术的理
由。至于“继续坚持僵硬的科学主义立场不利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更是滑天
下之大稽,每个人的脑袋都是自己的,科学主义者的脑袋是否“僵硬”,丝毫碍
不着“反科学文化人”进行“反思”,“反思”不出像样的东西来只能怪自己学
业不精,怪不着别人持什么立场。
  宣言的下一节是“在几个层面上对科学主义的反思”,且看反科学主义者反
思了些什么:
  “1、20世纪的科学已经超越了牛顿范式,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自然
观已经遭到了有机论、非决定论、整体论的自然观的挑战。这些科学以量子力学、
非线性物理学为标志。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所立足的科学远远不是最先进的科学。
那么,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坚持建立在这种科学之上的思想观念?”
  对此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与反科学文化人的幻想相反,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
并不受这些哲学罗列的影响和束缚。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有个精辟的叙述:“从
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科学家)必定像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
就他力求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像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
概念和理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所给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
来)而论,他像一个唯心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感觉经验
之间的关系提供的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得住脚而论,他像一个实证论者;就
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的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
至还可以像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或者毕达哥拉斯主义者。”那些认为某某论的“自
然观”可以左右科学研究的想法,只是反科学文化人的精神自慰而已。
  20世纪有影响的三论不是“有机论、非决定论、整体论”,而是“控制论、
信息论、系统论”,这三论并没有脱离“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范畴。科
学不断创造新的范式,但有稳定的价值观,所谓“还原论”就是把事物分析成更
简单的部分,用更下层的性质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说明复杂的事物;所谓“机械
论”,就是致力于探寻各部分之间稳定的因果关系,即作用“机制”;所谓“决
定论”则是追求科学理论的预测能力,是一种价值观;信息论提出了“信息”这
一继物质、能量之后最重要的新概念,控制论为理解生物体的含反馈“机制”开
辟了道路,系统论则为分析(还原)之后的综合(部分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
方法。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长期行之有效的研究模式,也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法,
一个小孩拆开一个玩具再装起来,就是分析(还原)和综合的过程。
  所谓“有机论、非决定论、整体论”不是在科学界有影响的“自然观”,也
不是“反科学文化人”的发明,而是侯美婉的反科学、伪科学著作中把现代科学
说成是“坏科学”而自己提出的“好科学”的“自然观”。由此看出,反科学文
化人对科学的了解并没有超出几本反科学、伪科学小册子的范围。把伪科学吹捧
成“最新的科学成就”也是反科学的常用手法之一。
  当然,如果有人真按照这种反科学“自然观”来进行科学研究,必然是一事
无成。所谓“有机论”只不过是科学废品库中“活力论”的再包装。所谓“非决
定论”是完全违背科学价值观的东西,即使是量子力学,我们仍然追求可预测的
内容,即使是概率的,也要给出概率的具体数值。如果以“非决定”为目标,对
任何科学预测都只能说“不知道”,只是有利于扩大反科学分子的胡说空间,对
科学是毫无用处的。至于脱离了分析和综合的“整体论”,恐怕只能告诉我们
“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割下来的一条猫尾巴不是猫。”之类的废话。
  “2、科学的技术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
负面效应,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需要对科学的滥用,技术的无度发
展进行反思。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需要对
科学的滥用和技术的无度发展进行深入的反思呢?”
  “科学的技术”本身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能造成污染的只能是不当的使用技
术。现代工业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先进的技术能够减少污染,落后的技术污
染较大,反对“技术的无度发展”客观上的作用只能是维持落后技术,进一步增
加污染。靠“反科学文化人”的“反思”解决不了污染问题,水电是无污染的可
再生能源,而“反科学文化人”却惯于站在“环境权利”的立场反对建水电站。
  “在联系世界的社会层面表现为技术主义,持一种社会发展观,相信一切社
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科学的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都是暂
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的失误,并且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得到解
决。”
  是否有持这样观点的“科学主义者”不得而知,但上述看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社会问题”当然不是“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但技术发
展可以有助于解决。例如人口问题要靠国家的人口政策解决,但也离不开先进的
避孕技术。“科学的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是永久的、必然的,是认识未知的
必由之路。科学的技术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伴随着必要的代价和风险。在这些
“社会问题”中,有些必须靠技术的发展来解决,例如环境污染问题;有些则只
能靠社会文化进步来解决,例如避孕技术所带来的“伦理学问题”。
  “3、科学的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造成了技术对人的
异化。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人类生存方式与技术的关系?”
  这种“重新思考”是毫无意义的。“科学的技术”当然可以改变人的生存方
式,但这种改变完全是个人的自愿选择,点电灯,打电话,开汽车,不但无人强
迫,还要付钱,求仁得仁,谈何“异化”?如果“重新思考”而不实行,则思考
无益;如果用“思考”的结果妨碍技术发展,则侵害了公众选择的自由和享受的
权利,十分有害。
  “4、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并非少数人以个人财力可以完成的,需要使用全社
会的资助。因而,是否可以只服务于少数人(科学家)的意愿,而不需要考虑真
正的投资人(公众)的意见?”
  看来反科学的最佳策略是“釜底抽薪”之术。不知在中国要如何实施,是否
要在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派驻“反科学文化人”的代表,这样要比他们靠“反科
学传播”来煽动公众反科学情绪成本和负作用要小一些,毕竟在中国还没有哪个
科学项目大到提交人大讨论的程度。
  宣言的第3节是“如何理解科学传播”。“反科学文化人”在此对他们的传
播受众进行了分类,对各类受众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们还算有自知之明,知道这
些充满反科学、伪科学货色的“科学文化”骗术并不难识破,在科技工作者中不
会有市场,所以在原文最初版本中称“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敌占区”,最终版
则说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这些冒牌“科学文化”只能去蒙骗“青少
年”、“新兴白领阶层”,而“有阅读习惯的学者(人文学者居多)及一般文化
人”则是其“固有市场”。看来他们是准备利用手中操控的传媒和出版工具开展
长期的反科学运动,将反科学传播进行到底了。

附:《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25日

         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
    ――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
              柯文慧
 
  编者按:2002年11月21日到11月22日,京沪两地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
聚集上海,举行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就科学文化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坦率讨
论,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新观点。本报兹发表本次会议的学术宣言,以供
各方参考。 
   近年来,科学文化一词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而对于什么是科学文化,如何理
解科学文化、如何更好地从事科学传播,存在着各种想法。在首届“科学文化研讨
会”上,与会学者坦诚地陈述了彼此的立场和观点,逐渐明晰了各自的表述,并达
成了一定的共识。 
   科学文化具有思想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对科学文化的理解固然可以不同,但
是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需要从思想层面(包括人文的和科学的角度)和社会实践层
面对科学和技术的文化意义进行反思;需要发展多角度、多层面的科学文化,包括
传统科普(知识性科普)、“二阶的”人文科普、科学文化研究(如吸收社会建构
论、SSK等有关成果)。 
   与会学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判断:近年来,科学文化领域主要的矛盾表现形式,
已经从保守势力与改革开放的对立,开始向单纯的科学立场与新兴的人文立场之间
的张力转变。这一判断或许并不十分准确,但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

    1.如何理解科学文化
  牛顿物理学诞生之后,在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层面,科学逐渐取代了传统文化的
地位。不仅科学知识成为人类解释世界的“标准答案”,科学对自然的理解如自然
观、宇宙观、真理观也渗入到人类一般思想之中。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之后,在联
系世界的形而下层面,科学的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技术。在人类文化中,直接融进
了科学之技术的成分。 
  科学所渗入到人类一般思想之中的部分,表现在人类基本生存方式中的部分,
就是我们所要讨论的科学文化。 
  毫无疑问,公众对科学文化的理解与公众的科学素养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作
为文化的科学也能够超越具体的科学知识,直接进入公众的思想深处。作为文化的
科学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一定需要将具体的科学知识作为前提。举例而言,在牛顿
物理学之后,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成为社会主流话语体系的一部分,
但是,是否接受这种话语体系,不以是否掌握牛顿物理学为前提,大部分公众对于
主流话语体系是不自觉地接受的。 
  大众话语体系中科学文化的形成可以从两个层面上进行理解。一,从思想层面,
科学家及科学文化工作者(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对科学的文化
内容进行第一度阐发,然后渗透到人文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并通过大众传媒
进入大众话语体系。二,生存层面,科学的技术已经渗入到人类生存的所有方面,
科学文化是人类生存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本身处于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的科学对自然、宇宙以及科学自身的理解都
不相同,甚至存在根本上的矛盾。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之后,牛顿范式的科学在
很多方面遭到了超越、挑战和质疑。因此,科学所可能具有的文化内涵从理性层面
上已经发生变化。同时,科学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从生存层面改变
着人们对科学的看法。 
  中国的科学文化的总体状况比较复杂。一,科学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
化存在巨大的差异,科玄论战的矛盾基础依然存在。二,在科学知识层面,中国的
科学基础非常薄弱。然而,科学主义在社会主流话语体系占据重要的地位。三,生
存层面,科学及科学技术尚未发挥足够的作用,但是科学的技术所造成的社会问题
也已经大量出现。

    2.如何看待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产生自启蒙主义,成于实证主义,是建立在牛顿范式的科学之上的一
种思想观念。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主流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人在成长
之中所接受的背景知识的一部分。 
  科学主义认为科学是真理,是正确的乃至唯一正确的知识,相信科学知识是至
高无上的知识体系,并试图以科学的知识模式延伸到一切人类文化之中;科学主义
从自然观上,采取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的自然观;在联系世界的社会层面表现
为技术主义,持一种社会发展观,相信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得到
解决;科学的技术所导致的社会问题都是暂时的,偶然的,是前进中的失误,并且
一定能够通过科学及技术的发展得到解决。在人与自然关系中,表现为征服自然,
把自然视为人类的资源,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认为人类有能力也有权利对自然进行
开发。 
  科学主义是一个他称,很少有人自称科学主义者。一般而言,我们把对科学、
真理、自然观、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持有上述观点的人称为科学主
义者。科学主义是连续的观念谱系,只有很少人坚持极端的科学主义立场。 
  与会代表同意这样一个事实:科学主义是我们的缺省配置。很多反对科学主义
的人都曾持有过一定程度的科学主义观念,甚至,在对很多问题的态度上,仍会不
自觉地采取某种程度的科学主义立场。 
 
  科学主义的功过: 
  在历史上,科学主义一度在弘扬理性、解放人性的过程中有过重要作用。但是,
在当今世界,科学主义的负面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1、思想层面,把科学等同于绝对的客观真理。对科学的神话同样束缚了人们
的思想,不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主义侵害的首先不是人文学术或者社会科学,
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如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指出:“科学主义过分炫耀
科学且背离科学精神,这激起了让许多科学家吃惊的对科学的敌意。祸起萧墙,我
们不要仅仅抱怨公众不愿意支持科学研究,或许我们应当检查自己,看看是不是我
们做得太过分了,而成了科学主义。”(引自《复杂系统理论基础》,上海科技教
育出版社2002年,第356页) 
  2、社会层面,科学的技术已经带来了不可逆的社会后果,继续坚持僵硬的科
学主义立场不利于对科学技术进行反思,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几个层面上对科学主义的反思: 
  1、20世纪的科学已经超越了牛顿范式,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的自然观已
经遭到了有机论、非决定论、整体论的自然观的挑战。这些科学以量子力学、非线
性物理学为标志。也就是说,科学主义所立足的科学远远不是最先进的科学。那么,
我们是否还应该继续坚持建立在这种科学之上的思想观
   2、科学的技术已经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了负面
效应,并有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后果。需要对科学的滥用,技术的无度发展进行
反思。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否需要对科学的滥
用和技术的无度发展进行深入的反思呢? 
  3、科学的技术导致了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造成了技术对人的异化。
因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人类生存方式与技术的关系? 
  4、大科学时代的科学并非少数人以个人财力可以完成的,需要使用全社会的
资助。因而,是否可以只服务于少数人(科学家)的意愿,而不需要考虑真正的投
资人(公众)的意见? 
  由于科学一词在大众话语体系中常常代表“正确、高明、有效”,所以,科学
主义者常常给主张反思科学主义的观点盖上反科学的帽子,在意识形态上将对方置
于被批判的位置。因此,需要说明:科学主义者并不代表科学,尤其不代表最新的
科学成就;反对科学主义,绝对不等于通常意义上的“反科学”,恰恰相反,这有
助于科学的正常发展,并且是有助于重塑科学形象的理论建设工作。当然,考虑到
中国目前的国情,对这一理论建设工作的宣传应该谨慎、适度,以免在公众一时还
缺乏足够理解的情况下产生消极作用。

    3.如何理解科学传播
  科学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思想理论层面,同时还有很丰富的实践内容。与会代表
围绕科学传播讨论了若干问题(何谓科学传播、传播什么、怎样传播、传播受众市
场分析以及科学传播队伍的人员构成等)。 
  所谓科学传播是从科学文化自身的要求出发提出的一个超越传统科普的概念。
科学传播的核心理念是公众理解科学,强调公众对科学作为一种人类文化活动的理
解、欣赏和质疑,而不单是向公众灌输具体的科学知识。与会代表基本同意:科学
传播的目的重点在于促进公众对科学事业的理解,打破科学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
篱,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
学与伪科学、科学前沿进展等方面增进理解和交流(此处未涉及也很重要的技术推
广,但那是另一层面的事情)。事实上,这既符合“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
介绍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的主体属性原则,也契合了传播学中的贴近法则和
创新法则。我们相信这一理念必将为进一步发展的受众市场所支持和证明。至于怎
样传播,与会代表认为首先要对庞杂的受众市场有清晰的细分,进而分析他们对科
学文化的认知和需求。我们认为目前有四个人群可以有所作为,一是青少年,传统
科普仍发挥着固有的作用,但科学文化经过简约后应有进入的空间;二是新兴白领
阶层,这是一个非常活跃且有求知偏好的群体,人文情怀和阅读传统也比他们的前
辈要好得多,随着这块基数迅猛增长,以科学文化为代表的科学传播应尽快占领这
个市场;三是有阅读习惯的学者(人文学者居多)及一般文化人,这是科学文化出
版物的固有市场;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由于教育背景,这部分人士对于科学的理
解大多处于缺省配置状态,与科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疏离。 
  与会代表尤其谈到了科普出版(科学文化出版)问题,认为这一实践领域急需
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建设,要更新出版理念就必须从科学史、
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这三大元层次的学科汲取养分。事实上,20世纪科学哲学经
历了从逻辑实证主义向历史主义、历史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两次转变,而科普出版
似乎正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由于大众传媒的从业人员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来自人文学科,他们的知识结构决
定了他们对具体的科学知识的理解是不够充分的。他们对于科学文化的理解仍然停
留在缺省配置阶段。从人才培养角度看,科学传播这样重要的工作在高等院校中还
没有十分贴切的对口专业。有识之士需要联合起来,共商中国高校的科学传播专业
设置和人才培养问题,也只有解决了合格人才供给,科学传播事业才有望顺利开展。 
  从事科学文化研究的学者需要和媒体、受众联合起来,把科学传播进行到底! 
   
  附记 
  参加此次会议的正式代表有:江晓原(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吴国盛(北
京大学)、刘兵(清华大学)、刘华杰(北京大学)、田松(北京大学)、吴家睿
(中国科学院)、方在庆(中国科学院)、王一方(华夏出版社)、潘涛(上海科
技教育出版社)、吕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韩建民(河北大学出版社)、王
洪波(中华读书报)。另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吴智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
社社长翁经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天蔚、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文汇读
书周报》总编周伯君、《文汇报》“笔会”主编周毅等参加了会议内外不同形式的
交流。 
  会议还作出决定:第二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定于2003年秋天在北京举行。环
境恶化,战争残酷,能源浪费...悉为人所为,这些问题,未有科学以前,早就存在,
何可归咎于科学。
    (原载博客中国 2002-12-29)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