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劝善为目的,如来佛祖慈眉善目,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取经的唐僧心肠特别的软,他甚至对妖怪也心慈手软,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佛教形象。谁能想到,日本佛教却能把这非常慈悲的教义转化为鼓吹杀戮,为侵略战争服务。
何劲松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日本佛教,他的《近代东亚佛教―――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为线索》一书,向我们揭示了日本佛教从甲午战争以来,为侵略战争服务,特别是为侵华战争服务的历史事实。这不仅大大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也提出了令所有人都值得深省的问题:宗教与善,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就认为佛教不讲善,但即使没有这件事,我们也不能认为信了佛教就会向善。进而,我们也不能认为信了宗教就会向善。然而这恰恰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观念,即认为宗教就是讲善的,人们信了教,就会变成好人;或者说,要想变成好人,信教即使不是唯一的途径,也是比较好的办法。假如有哪些女士先生怀抱这样的观念,那么,看看何劲松教授的这本书吧。如果说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离我们还比较遥远,那么,日本侵华战争过去才不过六十年,而这些天里,正是我们纪念这场战争胜利的日子。何劲松教授的书使我们知道,在这场战争里,给中国人民制造了沉重灾难的,不仅是日本法西斯的军国主义,还有日本佛教的一份“功劳”。
把宗教等同于善,认为信了教就会变成好人的观念,主要出自宗教的自我宣传。其实,任何宗教,讲善都不是它的目的,而是它的手段。任何宗教,都有自己非常特殊的目的,特殊的追求。佛教的成佛,道教的成仙,基督教的千年王国,就是他们各自的宗教追求。善,只是宗教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和条件之一。而这个条件则不止一个,更不只是世俗观念中的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仅适用于一般的社会意识,也适用于宗教观念。只要有了某种现实需要,最恶劣的行为,比如侵略、杀人,也会被美化得意义非凡,被解释为某一部分人获得永久幸福的条件。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历史上,而是仍然存在于我们身旁的现实。
本期刊载两篇讲述日本佛教与侵华战争的文章,《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净土真宗》,内容出自何劲松《近代东亚佛教》一书,《侵华战争中的日本佛教徒》是王春华教授的新作。发表这两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也希望借此引起有关人士对宗教和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