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宗教问题 >

佛 教 起 源

时间:2016-01-21 15:56来源: 作者:灯火阑珊 点击:
摘自作者《神从何来》第二章 源头浊水
  

  

在佛教开始兴起的公元前6世纪,印度已经建立起四大种姓制度,把社会区分为职业世袭的四个社会等级集团,由高到低分别排列为: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世俗统治者、吠舍:劳动者、首陀罗:低级劳动者。这种世袭的种姓制度,抑制了下层阶级摆脱贫困命运的希望

出生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迦毗罗卫国(现印度与尼泊尔之间)的乔答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酋长的儿子,他的父亲净饭王为了培养他,让他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这位拥有荣华富贵的王子,不恋娇妻豪宅,在二十九岁时,毅然出家,当起苦行僧。

在印度社会,除婆罗门教外,还有另一种特殊的宗教阶层——苦行僧,苦行僧者认为,人需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但通过苦修就能走捷径,在此生就能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僧的主要任务就是冥想修行,通过把物质生活降到最为简单的程度,来追求心灵的解脱,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父亲苦劝儿子继承自己的职位,但悉达多无动于衷,不得已,父亲只好派五个仆人作为随从跟随他去当苦行僧。他和这五位随从访问过两位著名的修行者,没有找到什么真理,他苦行六年,日食一麻或一麦,饿得前心贴后背,仍然没有觉悟。后来,悉达多终于感受到,不吃饭,自己都会饿死,怎么能寻到妙法?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他决心重新调整心态,于是,他在尼连禅河中洗了澡,上岸后接受一位牧女的施舍,吃了一碗粥。然后在西岸的一株毕钵罗树之下,坐在一团草上,进行打坐静思,并暗自发誓,如不成佛,决不站起。

他的随从看到悉达多六年来第一次用河水把身体洗净,还接受施舍喝了一碗粥,认为他不守苦行者的规矩,便一起离开了他,另找地方苦修。在毕钵罗树下,悉达多静思了七天七夜,终于得道,完成了他宗教意义的思想体系。从此除了乔答摩.悉达多这个本名外,他获得“释迦牟尼”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把现实世界认为是“无常”的,即迅速变化的和虚幻的。而现实人生则是“苦”的。“苦”的基本原因即不能怨天——不是神的安排,又不要尤人——不在社会环境。而是由于个人自己造出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自寻的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及其造成的结果。根据个人善恶行为,今生之因在未来成果,如此“轮回报应”,生死循环变化不已。要摆脱“苦”,就要皈依佛法,按佛教教义修持,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克制自己的世俗欲望,最后超出生死轮回,达到最高境界“涅?”。

佛教认为“诸法由因缘而起”。因和缘,指形成事物、引起认识和造成后果的原因和条件,起主要直接作用的条件为因,起次要间接作用的条件为缘。缘起,就是说一切事物处于这种因缘中,即因果联系中,依一定的条件起变化。佛教中的因缘,与西方逻辑哲学的因果律近乎一致。

其教义的中心思想归纳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就是最终真理。

苦谛,是对社会人生及客观世界所作的哲理性价值判断,认为其本来性质都是“苦”的。

集谛,指造成“苦”的原因,认为是在因果联系万物运行中造成的,包括“业”即人们身、口、意三方面活动善恶所造成的因果报应;也包括“惑”,即由于不懂佛教和不信奉佛等愚痴而引起的无边烦恼。

灭谛,指“苦”的消灭,这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其最高理想境界是根绝一切“业”与“惑”,达到“解脱”即“涅?”。

道谛,指达到“涅?”的一切理论教法和修行方法,即“佛法”本身。

佛教的教义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其表述方式请参阅《佛教思想脉络图》(附后)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与中国孔子生于同一个时代,他三十五岁成道,80岁入灭,传佛法四十五年。

佛教形成后,为了将释迦牟尼神化,佛教把当初悉达多王子苦坐静思的那棵毕钵罗树改名为菩提树(意为觉悟之树);把他当时垫在屁股下坐的那团草叫做金刚座。释一生述而不作,没有宗教体系的专著,佛教的经文都是由他的信徒根据释尊的语录收集整理的。释在菩提树下饿了七天七夜,在恍惚之中悟到的真理,当时也许只是个大概的思路,并没有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在佛教已成大势,更多的信徒被吸引过来,包括一些婆罗门教的学者加入佛教后,佛教的思想体系才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特别是当时的印度已经兴起一种哲学流派,称为沙门思潮,它的重要思想也被佛教所吸收。例如:反对梵天创世说,提出自然因说(世界是由自然的物质原因构成的)、偶然因说(世界是由偶然原因构成的)、结合因说(由物质和精神的原因结合而成)、宿作因说、生类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及人分成不同的种姓是先天命定)等。佛教中著名的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等弟子,曾经就是沙门学派的弟子。

后来的佛教信徒为了神化佛教,编造了很多神话故事,传说悉达多降生之前,他在天上与天神开会,决定在摩耶夫人的肚子里投胎,就乘白象从天而降,从净饭王的夫人摩耶夫人的右胁钻进去入胎。这种说法颇象中国乡下妇女教育幼子时的口吻:你是从你妈妈的胳肢窝里生出来的哩!中国人羞于谈及性器官,大概印度的民风亦是如此,所以编了个从胁入胎的故事。

还说他二十九岁决定出家寻道时,由于夜间城门紧闭,他骑着马出不去,于是四大天王各捧着一只马蹄,让他连人带马跳出城墙。

还有更荒唐的传说,说他的儿子罗罗,是怀孕六年后才出生这样的说法很容易使人对其儿子的血产生怀疑。

佛教叛逆于婆罗门教,却又借鉴和吸收婆罗门教的思想,并且吸收和改造“缘起”和“业”的理论,而启用另一种解释。如“三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将婆罗门教的三道轮回改为“六道轮回”,一切众生永远升沉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地转着,所以叫做轮回),以及“四大和合”(指地、水、火、风构成世界的四元素),它类似于中国的五行说。

佛教在传承和发展中,又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它们最初的区别是大乘着重利他,小乘着重自己的解脱。到后来,大乘教代表最普遍的信徒,用最便捷的修持方法;小乘教则代表精英学者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进行哲学意义的思考。

本质上来说,后来的大乘教已经背离了释创立佛教的思想精华,释尊是从思想上总结了人生苦谛的原因,把人生视为轮回的一个阶段,并且通过修持,达到超越痛苦的境界。但后来的大乘佛教,则只注重于神性,寻求救世主,通过某些简单的仪式,如念“阿弥陀佛”从而达到被神救助的目的。

在释尊逝世百年后,佛教从思想上分裂成两个派别,即上座部和大众部,他们的分歧为二点:一、有为法:一切依借因缘而有造作生灭的事物都叫做有为法;二、无为法:不依借因缘,本来不生灭的事物是无为法(如涅?、虚空)。上座部和大众部都认同无为法的实在,但对有为法持有不同的观点。大众部认为一切有为法依借因缘而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有体和用。上座部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果本来没有即使具备了条件,也不能生起,如龟不能生毛,兔不能生角,所以任何一法,它的体都是永恒存在的,只是作用没有生起的名为未来,作用已经生起的名为过去,作用正在生起的名为现在。

佛教在传承和发展中,到公元三世纪,又融入了龙树的学说“诸法实相论”。他反对上座部认为一切法的自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它的作用的生起,要依借于因缘。龙树认为:一切有为法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现象,没有常住不变、单独存在的自体。譬如众木聚生而为林,林只是个假名,除众木外,别无自体(无自体也叫做“无自性”)。所以龙树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空”乃是一切法的真实相状(这里所说的“空”不是空无之空)

传入中国的佛教已分为八大宗派,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特别是分化后的密宗、净土宗等派,与原始佛教的根本宗旨相去甚远,变成了专事神鬼,迎合俗众的无哲学思想的宗教。

纵观佛教的宇宙观,佛教把人生视为悲苦的、短暂的、轻微的,所以佛教主张“度”(波罗密多),从此岸度到彼岸,对于处在痛苦中的人们,佛教虚拟了一个人生的彼岸,那个彼岸无欲无念,安然自在。佛教没有象基督教那样解决来的问题(指宇宙的创生,从零开始),佛教解释的来去,就是轮回,是一直存在的,它没有始也没有终。佛教也不象其他的宗教那样,将天堂视可以满足更多的欲望,而是通过修持,进入无色界天,进入无欲的状态,这种“无欲”的终极理念,任何宗教都难以超越!

古印度的哲学思维没有形成一种鲜明的哲学体系,而仅仅成为宗教的附庸品。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位无神论者,但今天的佛教处处充满鬼神。他老人家播下的是龙种,生出来的却是一只跳蚤。这也正好印证了他的哲学论断——诸行无常!

顶一下
(3)
75%
踩一下
(1)
25%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灯火阑珊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12-25 13:12 最后登录:2016-01-30 19:0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