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宗教问题 >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大局*

时间:2015-08-16 21:26来源: 作者:华闫韶 张全峰 点击: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即通过宗教学基本理论、我国现行宗教政策和法规、基本宗教知识、科学无神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科学的宗教观,正确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疆地区宗教氛围浓厚,尤其是伊斯兰教,不仅影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即通过宗教学基本理论、我国现行宗教政策和法规、基本宗教知识、科学无神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科学的宗教观,正确对待宗教和宗教问题,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疆地区宗教氛围浓厚,尤其是伊斯兰教,不仅影响范围广,而且影响程度深,人们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日常生活习惯都深受宗教影响。在国际原教旨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潮的影响下,新疆地区宗教极端思想不断蔓延,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大局。当前,新疆工作的着力点和着眼点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于宗教极端主义,高压严打虽谓必要,但也只是治标之策。教育的深入,文化的影响,才能使新疆长治久安。

      一、宗教问题影响新疆社会稳定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疆稳定的晴雨表,能否处理好宗教问题,保持宗教活动正常进行,直接关系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当前,新疆地区宗教极端思想不断蔓延,境内外敌对势力又频频利用宗教制造各种矛盾,同时,广大群众乃至干部对一些宗教相关问题也认识不足出现偏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大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宗教,自觉抵制宗教渗透,维护新疆社会稳定。

      (一)对宗教的认识不足和偏差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内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各地、各层面陆续开展了“五观”教育。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基本理论的理解仍存有偏差。例如在宗教与风俗习惯的关系问题上,划不清宗教活动与风俗习惯的界限,不能正确处理宗教活动与风俗习惯的关系,以至于给分裂分子和敌对势力可乘之机。在泛伊斯兰主义的实质问题上,部分群众不能认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鼓吹的泛伊斯兰主义的反动实质及其政治目的。在宗教极端思想的认识问题上,部分群众也不能把宗教极端思想与正常宗教思想正确区分开来。

      对宗教及宗教活动、宗教现象的不当认识将会导致无法正确看待和处理新疆宗教问题以及宗教领域出现的矛盾,甚至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二)以宗教为幌子的民族分裂活动直接破坏稳定大局

      当前,打着宗教幌子的民族分裂势力,披着宗教的外衣,不断制造恐怖破坏活动,成为新疆社会稳定最现实、最直接的严重危害。

      新疆的宗教极端主义,宗教是旗帜,分裂是目的,暴力恐怖是手段,形成了“三位一体”。新疆的宗教极端势力打着宗教旗号,鼓动群众反对所谓“异教徒”,挑起民族矛盾,煽动开展“圣战”,妄图推翻现政权,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极端势力往往通过大办地下经文班、习武点,培植骨干和暴力恐怖分子。在群众中,他们散布反动宗教书刊、音像制品,搞“台比力克”等宗教非法活动。其最终目的,不是传播或者是发扬光大宗教,而是制造分裂,将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可以说,新疆地区的宗教极端主义已经成为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的精神武器。

      宗教极端主义历来都是民族分裂势力以及国际敌对势力实现其政治目的的工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分裂势力向他们宣传民族分裂思想和宗教极端思想,极力蛊惑并煽动他们闹事,并以此作为他们要挟政府的条件之一,从而达到他们分裂祖国的目的。在宗教极端思想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假象之下,不明真相的群众充当了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敌对势力的工具,成为政治斗争的炮灰。

      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渗透,其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群众才会科学地认识当下的宗教、宗教问题及思想领域的新现象,信教群众才能确立正信,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双泛思想”、分裂主义思想的侵蚀。

      (三)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推手

      新疆稳则全国稳,新疆安则全国安。境外敌对势力试图将新疆作为“西化”、“分化”我国的桥头堡,而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一直是他们的得力工具。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即境外团体、组织和个人利用宗教从事各种违反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活动和宣传,与我争夺信教群众,争夺思想阵地,企图“西化”、分化中国。利用宗教进行渗透一方面是指宗教渗透,另一方面是指利用宗教进行政治渗透。为此,国际敌对势力坚持推行所谓“福音西进计划”,向我国西部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同我争夺信教群众。同时,他们与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制造事端,破坏新疆稳定大局,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以实现其阻碍中国崛起的企图。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政治图谋,自觉抵制宗教渗透,从而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大局。

      二、新疆地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新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卓有成效,但在实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各级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重视不够

      1998年江泽民同志视察新疆,要求各族干部和群众“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自治区也把宗教工作作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宗教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但有些领导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只是停留在一般号召上,没有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地方领导干部更多地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地方经济建设上,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成了一个口号,一种形式,形成“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

      专业宣传教育队伍的培养,相关调查研究的开展,以及具体宣传教育活动的落实,均与经费的配套落实有直接关联。在宗教氛围最为浓厚的南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经常停留在会议中,活动无法深入到基层,即使到了基层,也不过是一条横幅或几个标语。意识形态领域的硬件建设、宣传文化工作的投入很少,基层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宣传文化活动经费,基本只靠国家投入,致使开展宣传文化活动陷于无阵地、无资金、无队伍的状况。

      (二)宣教工作队伍现状不能满足教育的现实需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下,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必须要有一支精良的专业宣教队伍。目前新疆的这支队伍无论是其力量,还是专业水平,或其实践能力上,都远不能满足新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的现实需要。

      目前新疆从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的队伍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在新疆的各地州,师市级尚存在统战部门,有12名专职人员,但在县团级却多数没有统战部门,而是与其他部门合为一体。由于缺乏编制,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在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工作上往往无法把上级的指示贯彻落实到位,形成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

      宣传教育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堪忧。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对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区别、宗教与民族的关系、泛伊斯兰主义等宗教问题说不清楚,甚至有许多错误认识。

      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干部的缺乏严重制约了相关工作的开展。在没有掌握一定民族语言的情况下,所有的宣教活动尤其是在南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活动都会受到制约。宣教人员一旦不能与民族群众直接交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沟通不畅,造成信息不对称,不能及时掌握基层思想动态,从而影响到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内容与群众的客观需要不符

      当党和政府的意愿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契合一致时,这种意愿就能够快速、深入地贯彻下去,反之,则会困难重重。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与广大群众现实需要就存在着脱节现象,没有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群众的精神需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时把它当成一种简单的说教,教育的内容没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与群众的需要没有对接,教育效果不好。

      文化下乡能力有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法真正地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弱化。先进文化不下乡,群众只能转而在传统生活方式中寻求。在南疆基层民族聚居区,由于没有丰富的文化娱乐方式,致使宗教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社会交流方式,进一步助长了宗教氛围的浓厚,也为宗教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缺乏有效的效果反馈和评价机制

      宣传是知识的单向传播,受传对象比较泛化,缺乏针对性。宣传侧重于改变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态度,不着重信息的反馈和效果。实践证明仅有宣传难以达到行为改变的理想目的。教育是宣传在功能上的拓展、内容上的深化,它的教育对象明确、针对性强、注重反馈信息,着眼于教育对象行为改变。以宣传代替教育,缺乏跟踪评估机制,不能及时将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导致许多宣传工作流于形式,效果难以保证。宣传与评估互为根据,互为补充,不宣传则无效果,不评估则无法促进宣传并纠正在宣传中出现的问题。

      多年来,自治区相关工作部门对宣传工作非常重视,不失时机地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包括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内的、广泛的政策法规、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但宣传的效果难以衡量。也缺乏有效的宣传效果的评价指标和体系。

       三、切实改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服务新疆稳定大局

      (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新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不出事就不重视”的状况,亡羊补牢式的教育必然会给社会带来损失,而学会未雨绸缪才是领导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的。未来在宣传教育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各级各部门领导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有前瞻性,及早进行研究和部署。

      作为一项具有持久性的工作,相关部门在做预算时一定要把该项教育活动的经费作为一项重要开支单独列出。要加强人员培训,做好工作规划,保障工作经费,改变当前无阵地、无资金、无队伍的状况。

      (二)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一门科学,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工作者队伍。一是对原有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其理论素养,尤其是对宗教问题突出地区的县(团)及县(团)以下干部,强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应当将相关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二是扩大专业研究队伍,为实际工作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逐步实现队伍的专业化;三是为基层工作人员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使理论从实践中来,并能够指导实践、用于实践。

      针对宣教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在民族聚居地区的基层工作部门设置相应的编制,让专业人员有“途径”深入到基层工作部门,解决实际的问题。

      解决宣教工作者的语言障碍。要对相关专业人才上岗前进行语言培训,宣教人员深入基层挂职学习,在民族群众中学习民族语言,高校或党校也要培养相关的语言人才。

      (三)探索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提高实效性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宣传教育质量,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途径就必须多样化。特别是在目前,全世界宣传传播宗教和各种邪教迷信的网站约有两万多个①,而宣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的网站只有几十家②,这种“极不对称的战争”面前,探索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有效方法就更为重要。

      可以尝试把法规、政策转化为电影、电视、戏剧、话剧、歌舞等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形式。要特别注意运用网络手段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科学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一是由于网络手段的快捷性和经济性。二是网络的广泛性和普及性。 

      教育方法的优劣以及如何使用直接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效果。因此,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还必须要不断地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除了传统的理论教育法之外,还可以尝试实践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心理咨询法、分层教育法以及其他的教育方法。

      (四)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

      针对教育内容与群众需要存在“两张皮”的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工作者,必须要深入思考基层群众的精神需求。他们需要基础的文化知识和切实有效的科学技术,他们需要实用性较强的科学技术用于指导生产发展,需要在能力范围内开阔视野,或是纯粹的娱乐休闲。

      在宣传的内容方面,要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如可以针对新疆当前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的社会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宗教基本知识、党的宗教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远离极端思想的蛊惑,正确区分合法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教育信教群众坚持正信正行,促进宗教和谐。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新疆地方史、宗教史、民族史等方面的内容,客观公正地讲述历史,一方面可以避免少数民族群众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又可以引导他们抵制各种歪曲捏造历史事实的分裂思想的宣传。选择恰当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和方式,其宣传教育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五)建立跟踪评估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早组织人员研究制订一套较为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形成科学的跟踪评估机制。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的标准应该重视几个问题。一是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总体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决策的制定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可实现目标,且计划安排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长期性。防止宣传目标偏离,甚至计划落空,避免劳民伤财。三是在宣传形式上要让群众喜闻乐见,在宣传内容上要切合实际,在宣传手段上要生动活泼,即宣传形式与内容要一致、目标与手段要统一。四是把树立科学世界观、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的目标。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是否与时俱进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评价依据。六是要综合考虑从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宣传教育工作的宣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宣教人员能否胜任宣传本职工作以及在宣传工作中的贡献大小也应作为评定的标准,设定相应的等级,奖优罚劣,提高宣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宣传工作效能。

作者简介:华闫韶,兵团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张全 ,兵团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本文责编:黄奎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4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