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起源的新学说――“熟食”说
古猿变人的猜想
从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1863年出版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人猿同祖论,打破了上帝造人的论调之后,陆续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证实了由古猿―猿人―智人的全部人类进化历程。但关于古猿变人的起因,学术界仍然解释不一。
古猿进化为人类和其它生物的进化过程一样,与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而最关键的因素是――生食变熟食。距今约500万前,地球表面有明显冷暖季节之分的中纬度地区的气候逐渐变干燥,原先在潮湿环境中较少出现的由雷电触发的森林大火频繁发生,燎原之势的烈火使密林倾刻之间化为焦土灰烬,常有大批的动物被烧死。林火浩劫后火场中烧焦的动物尸体散发出的香味,刺激了哺乳动物中智力最发达的大型灵长目――古猿的食欲,他们开始捡食烧死的动物尸体,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熟肉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咀嚼,还可以补充因野果减少造成的食物来源短缺。积累的经验启发了古猿,它们终于认识到火的有利作用,于是逐步学会从自然获取到主动用火烧烤食物,彻底改变了生食习惯,确立了以熟食为主的饮食方式。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细胞活动的结果,细胞的生长、增殖等过程都是通过生命体的进食、消化、代谢等功能系统实现的。经过高温烧烤后,熟肉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了非常容消化吸收的有机小分子――氨基酸,为古猿的身体发育特别是需要大量蛋白质营养的器官――大脑的组织细胞提供了更利于转化能量的丰富原料,于是,古猿的大脑不断发达起来。
从解剖学上比较,古猿进化为人类最大的变化是脑量由300毫升增大到了约1600毫升,170万年前蓝田猿人脑容量780毫升,50万年前北京猿人脑容量已达1088毫升。由人类与古猿头部特征的对比也可以看出熟食的显著影响:
1、 由于脑容量增大,后倾窄小的前额变的宽大突出;
2、 因熟食减弱了咀嚼机能,咀的功能退化,牙齿变小,颌部缩短。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了一个发达的大脑,具有其它所有动物都没有的――抽象思维功能和复杂逻辑推理能力。人可以从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可以从看到的事物中想象出看不到的事物;可以从现在想到过去和将来……大脑的发达使原始人类生存本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始使用火和制造复杂工具。从此,古猿走上了特殊的进化道路,经过漫长的时期,从动物类群中脱颖而出,演变成了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人类。
关于劳动创造人的说法并不确切,在古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实可以找到从简单劳动发展为复杂劳动的痕迹,但应该看到绝大部分动物也会进行简单劳动,如筑窝、打洞、搬运采集食物,猩猩还能使用石块砸坚果硬壳。但它们仍旧是有别于人类的低级动物,而古猿仅因为会劳动便进化成了有高等智力的人类能解释通吗?
至于现代类人猿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原因是在中纬度温带恶劣环境中生活的古猿向人类进化的同时,那些一直生活在低纬度热带雨林优越环境中的古猿,由于环境潮湿,林火很少发生,不具备自然获取熟食的条件,而灵长类主食的野果又常年充足,所以,生食的习惯没有改变。结果现代类人猿与人类虽然都有共同的祖先和98%以上的相同基因,但由于环境条件局限至今变化甚微,基本保持了古猿的原始形态延续下来。类群分化是生命进化中的普遍现象。
古猿变人是一个长达几百万年的历程,当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的大部分空间之后,现代类人猿已经完全失去了进化的机会。目前仅存的非洲黑猩猩、大猩猩和东南亚猩猩、长臂猿的种群很少,已濒临灭绝。现在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类都是温带的古猿进化为人类之后陆续迁移而去,从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都在温带地区便足以证明。
不论人类或是其它生物,它们的形态都是(也只能是)由所处自然环境决定。有关人类起源地的各种学说只是根据一些古人类化石推测的,其实,从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相貌肤色的明显差异就可以断定他们的祖先并不是共同的一种古猿。既然生命由低级向高级进化是自然规律,那么非洲的古猿因环境因素进化为人类,亚洲、欧洲的古猿也会有同样的进化过程。在地球范围不论何处,只要纬度、海拔相同便会有大致相同的气候环境和形态基本相似的动植物种类。而在不同地区却是同样环境中生活的几种古猿各自平行发展进化为人类便顺理成章了,虽然会有一些时间上的先后差别。在某一地区暂时没有发现古人类化石并不能说明这一地区没有古人类的存在。
总之,人类的出现并不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生命进化时在特定时期适宜环境下天设地造的必然产物。
原载《科学之友》2001年第5期 作者:建一
E_mail:jian_yi53@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