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路灯也没有,无月的晚上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街道两旁,风吹柴堆,沙沙作响。偶尔,远远近近地,也会有一两声猫鸣狗叫。这就是农村的夜。
在我的孩提时代,农村的老家还没有电视可看,晚饭后聊天几乎是人们唯一的消遣。靠着聊天消磨时间,人们打发掉难熬的长夜。能聊的人走东家串西家地神聊,一聊就聊到很晚很晚。而聊天的内容往往与鬼神有关,有的是说鬼神如何作祟,有的是说某某人在某时某地撞上了鬼,甚而有的说自己何年何月撞见了鬼。像这种谈论鬼神的话,本文
中称之为“鬼话”。
世界上没有鬼神,为什么鬼话泛滥呢?
人在本质上不是夜行性生物,所以在人的潜意识里,黑暗中总是隐藏着危险和恐怖。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四伏,说不准在离夜行者近在咫尺的地方就有猛兽作势欲扑。因此,恐惧黑暗无疑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自我保存。现代科学揭示人的很多品质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此,恐惧黑暗的个体的更好的自我保存的必然结果是某种基因的更好的生物传递。渐积渐累,对黑暗的恐惧成了人的生物本能。虽然在一个平和的村庄里,危险缺乏现实基础,但是人们本能的对黑暗的恐惧并不会因此而消失。毕竟人类强大到在自己的生存环境中不用担心食人动物的历史还太短暂,不足以对本能做实质性改变。人类心理热衷于为事情寻找答案。本来这是好事,不幸的是人类的头脑早已能够臆造鬼神,把事情搞偏了。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思维偷偷地、狡猾地把鬼神请进来,用神秘代替了危险,黑暗中总是隐藏着危险和恐怖变成了黑暗中总是隐藏着神秘和恐怖。
白天人们能有效地辨识周围环境,发生视觉错误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发生了,也很难错误到将它物误认为鬼物的程度。再退一步讲,即使错到如此程度,进一步的观察也会使错误得到纠正。到了夜里,情况发生变化,低能的两眼使视觉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大增。同时,由于鬼神观念盘踞在头脑里作祟,一些人会随即陷没到恐惧中。不知不觉地,进一步的观察被取消。两厢结合,一些人深信自己撞见了鬼。由此,把黑暗归于鬼神,作为彼类出没的场所,就事出有因。
如果说黑暗利用了人们的生物弱点、错误观念、心理特点,使人们“撞见鬼”、谈论鬼,那么黑暗就是“鬼话”的现实环境原因。除此之外,“鬼话”泛滥还有其历史环境原因,那就是世代定居一处的人们所拥有的积淀。口耳相传,代代不绝,其间再加上添枝加叶,也可算得上蔚为大观。虽然村庄也难免被洪水冲得房倒屋塌,被瘟疫害得十室九空,而战争则更会把人们的话题长久地转移到兵如何荒马如何乱上去,但是由于“鬼话”有其特有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它总是能够苟免一死,再乱人言,成为跨越历史的流毒。“鬼话”能使听者精神高度紧张和集中,其结果是过耳难忘。
不久前,我做了一个梦,它与我童年听的“鬼话”息息相关。
是夜我睡在单位的一间闲屋里,读书读到很晚才上床。头朝门,面对窗,躺下后望着窗外胡思乱想了一阵,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窗子很高又很多,一扇又一扇,占去了整整一面墙。忽然间,一只八哥飞到了窗前,悬停在离窗子很近的地方。没有过程,八哥变成了一张人脸。接下来是八哥和人脸的数度变换。最后两者都远去了。我有些冷,醒了过来。梦境消失。
坦白地说,人脸是模糊不清的,但在梦中,我认定它属于我村的一个人,一个外号八哥的人。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他死了。年轻人不同于老者,他们的死总会在村里引起鬼神作祟的传言。我听到并记住了其中的一桩。大人们说,某某(一个年轻女人)犯神经是因为被八哥迷上了。哪家医院也治不好,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钉一截桃木枝在他的坟上,让他不敢出来。大人们说时压低声音。现在想起来,多半是怕当事人听到。可是对孩子来说,这种神神秘秘的作法加重的是恐惧。钉过后某某仍犯神经,村里仍传言说,是某某的哥哥钉桃木枝选的时间不对。他应该白天去钉的,可他偏偏选晚上,那不是把八哥钉在外面不敢回去了吗(相传鬼魂晚上都会出来)。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呢?
毫无疑问,童年时代“鬼话”在我内心深处埋下的恐惧起了作用,“鬼话”的内容在梦中以曲折的方式再现。童年时代留下记忆并没有随着童年的远去而消逝。
不怕鬼的愿望在童年听大人讲鬼的时候已产生,并且还有对将来达成这一愿望的相信。企望着长大成人,就会不怕鬼了。因为大人们讲完鬼,他们一个个若无其事地回自己的家,无丝毫怕鬼的迹象可寻。尤其是某某人的哥哥,竟然敢晚上到坟地里去钉桃木枝。这事想一想都会吓得孩子们起鸡皮疙瘩,而做这件事的人却是一个十分和气的人。看来大人没有一个怕鬼的。越是如此,对有朝一日能不惧怕鬼越抱有希望。
成人后发现事情并非如自己幼稚的头脑所妄测,成年人中也有着对鬼神的相信和恐惧。区别是成年人相信的程度低,成熟的心理克服恐惧的能力强。至于我,虽自信不相信鬼神,但夜晚经过村南那片墓地时,心情再坦然也比不上白天,比不上别处的墓地。别处的墓地是不足为忧的,别处的墓地只是逝者的埋骨地。而家乡的墓地除了是逝者的埋骨地,还是惊吓我童年的“鬼话”的出处。总之,童年的愿望没有百分之百达成,剩下的极小部分被隐藏到了心灵深处。
一则童年听闻的“鬼话”竟会在多年之后让一个远在他乡的人午夜梦回,可见“鬼话”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不良影响之大。所以有一个深深的愿望:不要讲“鬼话”,尤其不要当着孩子讲“鬼话”。
作者简介:王志军,河北省唐山学院图书馆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