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青少年为什么不崇拜父母?

时间:2004-08-01 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斯雄 点击:
在香港住了几年,回到北京后,有朋友问我回来是否“适应”。笔者的回答是适应,在香港反倒不怎么适应。 然而,回来后也确有“看不顺眼”的地方。比如坐地铁的时候,总看到不少人买票时不排队,人并不多,却挤成一堆;列车到站,又挤成一堆,下不来、上不去。
      在香港住了几年,回到北京后,有朋友问我回来是否“适应”。笔者的回答是适应,在香港反倒不怎么适应。
  然而,回来后也确有“看不顺眼”的地方。比如坐地铁的时候,总看到不少人买票时不排队,人并不多,却挤成一堆;列车到站,又挤成一堆,下不来、上不去。特别是常看到有的父母一进车厢,便忙着抢座位,然后让给自己年纪已经不小的孩子;有的甚至不惜从已坐下的乘客中间挤出位子让孩子坐,可见到老人和孕妇的时候,这些父母和孩子常常装着看不见。
  这些现象,令人忧虑。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校、家庭、社会是三个重要环节。撇开学校的教育不说,家庭其实是未成年人的第一课堂,家长不仅要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不能只育不教,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和表率,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品德熏陶。社会更是大课堂,每一个成年人都不能忽视自己对未成年人的道德示范和影响作用,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还是以坐地铁为例。大家都在挤,都在奋勇争先、生怕吃亏。这样的一种氛围,给未成年人的示范,可能就是教他们“在狼群里要学狼叫”。做父母的也许在“老吾老”、“幼吾幼”上做得还行,可在“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上做得不够。未成年人想到的可能就只有“人人为我”,而且心安理得。
  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中,成年人其实是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有国际机构曾在世界范围内做过一项调查,让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结果,绝大部分国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较靠前的位置甚至是第一位,只有中国的青少年是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
  假如这个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实情的话,那就很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的青少年为什么不那么崇拜自己的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走向社会,是在父母的指引教育下逐步开始的。正常情况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建立一个良好甚至是高大的正面形象,既应该也容易。孩子从小崇拜父母,顺理成章,理所当然。但是,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影响子女对父母的评价的因素也变得纷繁复杂。比如,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有所蔓延;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为人父母者如果本身行不正、言不端,就必然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子女心目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崇拜父母也不奇怪。不过,为人父为人母的,做得不好,未成年人不认可其所做所为,乃至不崇拜,这至少说明未成年人还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从某种角度讲,这也是一件幸事。
  准确地说,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是成年人的事。尤其是为人父、为人母者,自己首先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既言传又身教,用实际行动来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成年人自身的形象立起来了,在未成年人心目中的形象才有可能高大起来。
  《人民日报》(2004年07月28日第十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