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生活 >

大学生信教问题调研

时间:2015-06-25 11:51来源: 作者:卢振雷 王磊明 点击:
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宗教信仰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情况,介绍本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现状,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点提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认识 现状 对策
  

      近年来,传教活动在大学校园频繁出现,大学生信教人数增多,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大学生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不仅有兴趣研读宗教故事,而且自觉不自觉地践行一些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流行时尚,如佩带十字架项链、怀揣观音护身符等。① 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对大学生在信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关心和帮助,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选择信仰,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本文以我们在北京林业大学的调研为依据,分析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
      (一)多数大学生对宗教持正面认识,对信教持尊重态度
      68.4%的学生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12.3%的学生认为宗教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6.3%的学生认为宗教是文明的源泉,两项合计,推崇宗教的学生占18.6%。另一方面,11.9%的学生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1.1%的学生认为宗教是愚昧迷信行为,两项合计为13%。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宗教持正面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84.4%的学生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表示尊重。其余学生认为,一定有某种原因才使得他们信仰宗教,对同学信教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自己不信宗教。可以看出,对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大学生会用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二)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认识模糊
      在被问及“您觉得宗教信仰与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之间是否有矛盾”时,认为没有矛盾的学生达到85.5%。这一结果颇令人意外。说明多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程度不足。共产主义信仰的基础是无神论,而宗教是对某种神灵的崇拜和敬仰,二者在世界观上是矛盾的。可见,高校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
      (三)多数信教大学生认为宗教能够启迪心灵,带来精神寄托
      关于维持和鼓励自己在宗教信仰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的主要因素,在被调查的20名信教学生中有12名学生认为是信仰宗教之后思想觉悟得以提升,3名学生认为是信教群体之间友爱的关系与气氛,3名学生认为是在信奉宗教后所产生的特殊感应,另有2人表示是信仰宗教之后所得到的福报。
    20名信教学生中,8名学生认为宗教信仰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更多的喜悦和快乐,5名学生认为遇到困难可以向佛、主求助并得到他们的回应和帮助,2名学生认为体验到了与宇宙最高者的关系,4名学生认为宗教有更深沉的伦理道德观念,1名学生认为信教可以避免轮回之苦,将来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四)多数信教学生认为信教令其心情舒畅、更乐于奉献爱心,心灵得以升华
      在被问及“皈依宗教后带给你哪些个人改变”时,30%的信教学生认为皈依宗教后带给个人的是性格转变,心灵升华;40%的信教学生认为是身体更健康、心情更舒畅、家庭更和睦,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融洽,以及更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更乐于助人;另外有10%的信教学生则认为是各方面的运气更好了。
      作为宗教信仰者,有一半的信教学生认为应该奉献爱心、服务群众、爱人如爱己,有35%的信教学生认为应该修身养性、独善其身,有10%的信教学生认为应该供奉佛、菩萨以进入极乐世界,有5%的信教学生认为应该信奉上帝。
      (五)多数学生认可宗教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宗教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中扮演的角色。53.4%的学生认为,宗教民俗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6.8%的学生认为,宗教对人的行为有道德约束力,11.2%的学生认为宗教是民众智慧的结晶,有深刻的哲学背景,这两项占38%;还有6.7%的学生认为宗教会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1.9%的学生认为宗教中的某些方面不利于社会进步,不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两项占8.6%。可以看出,70%左右的学生对宗教持正面认识,对宗教在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给予肯定。
      对于我国宗教的现状及其未来走向,36%的学生认为宗教以其深厚的根基、博大精深的内容,通过不断调适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样有36%的学生认为应该剔除糟粕、取其精华;20.1%的学生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宗教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可以同步发展;其余的学生认为,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条件下,宗教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调查中,学生们普遍认为宗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文化上的原因,它在未来的演变也会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他们认为,应该发扬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积极、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是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②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大学生主要信仰四大宗教,大多是从小就开始信教
      调查结果中,有20名学生信仰宗教,占被调查人数的7.4%。其中,5名学生信仰基督教,10名学生信仰佛教,3名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名学生信仰道教,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小就开始信教的。
      (二)多数学生信教是受家人影响
      这20名学生信教的原因,主要有承袭家庭传统、寻求精神寄托、追求真理与智慧等(见表1)。据调查,促使他们正式皈依的关键因素是,信教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及归属感、父母或家中其他信仰宗教成员的劝说,受到神秘体验的感召等。
      (三)多数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有关宗教的选修课,加强对国家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
      在被问及“您觉得高校开设宗教学选修课对大学生有何影响”时,6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正确选择自己的信仰;16%的学生认为如果主讲老师自己有宗教信仰,有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信仰宗教,2.2%的学生认为开设宗教学课就是传教,两项合计18.2%;其余15.2%的学生则认为它们和自身信仰没有直接关系。此外,我们在与受调查同学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希望高校能开设一些有关宗教的课程或讲座,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宗教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高校在宣传国家宗教政策方面发挥的作用,71.7%的学生认为宣传力度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国家宗教政策了解甚少。
      三、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设有关宗教知识的选修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清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③。要完善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增加唯物论和无神论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了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要注重针对性和说服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实效性。
      很多大学生宗教知识匮乏,往往会被宗教的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开设宗教方面的选修课,让大学生学习一点宗教知识,有助于他们科学地认识宗教,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
      (二)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④。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所以,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中的心理断乳期,他们既渴望独立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分辨事物的能力又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种种心理冲突,会产生无力感、无望感、孤立感⑤。当一些宗教主动接近他们时,就很有可能走近宗教。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知识,通过心理咨询和深度辅导等方式,消除大学生成长中的种种困惑和障碍,增强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摆脱逃避现实、寄托虚幻的宗教神明的观念。
参考文献
      ① 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解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9):40-43
      ② 吕大吉.宗教的未来(下).中国民族教育网,2007.
      ③ 恩格斯.反杜林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
      ④ 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⑤ 苏斌原,冼德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新趋向及心理成因探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90-120.
      作者简介:卢振雷,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磊明,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本文责编:秋实
      (《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第4期)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