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的角度,大众传播根据一定历史时期人们掌握的传播手段来分,把人类传播的发展分为口头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和电子传播时代四个阶段,宗教在人类历史上的传播也无一例外的按以上四个阶段发展。电子媒介产生不久,就被宗教应用于传播。早在上世纪40年代,美国著名的传教士查尔斯·富勒就在电台里主持节目,而罗马天主教富尔顿·辛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中传教的神父。互联网的出现,网络传播的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的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符合了宗教对传播的要求,并且便利了新一代年轻人对宗教有关信息的需求。人们在享受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快捷便利的同时,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一系列生活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开始向数字化的形式发展。大学生作为新事物的最易接受者,网络对其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人群。大学生是富有朝气与活力的群体,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在充分完善知识构成的基础上具有成熟思想与心态,对于已步入社会工作中的中老年来说,大学生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具有创新的想法,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便引来教育界和众多学者的关注。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身处如今的开放社会之中,简单的情绪宣泄渐渐被明智的理性分析所疏引,几乎没人把大学生信仰宗教视如洪水猛兽,也鲜见对大学生信教听之任之的说辞,在比较成熟的评价方式背后,凝结着社会心态的从容、尊重、理智与客观。
无论我们是否有宗教信仰,无论我们信仰哪一种宗教,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用明了清晰的头脑去看待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现象都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进行哲学解析,无疑是进行理性评价进而科学应对的正确思维理路。本文主要从逻辑解析、历史解析、实践解析等解读视角,对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进行全面梳理,以求取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逻辑解析:网络宗教及网络宗教生活特点
(一)宗教与网络宗教
宗教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的人生态度、社会地位、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等。传统宗教通过文献、典籍等文本语言和以人格神、图腾、礼仪等为代表的象征性符号语言,以宗教组织和宗教规则为媒介,以道德说教和臣民沟通为手段,通过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而建构具有独特神学色彩的场域或语境。
互联网从一出现就被应用于宗教领域,这种在网络存在的宗教形态就被称为网络宗教,有时也被称为在线宗教、数字化宗教。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宗教的明确定义,一般把它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说,网络宗教就是指网络上的宗教,既可以指宗教在网上的弘布,也可以包括仅存于网上而无实体的虚拟宗教;狭义上说,网络宗教是以英特网络为载体,建立网上教团、网上寺庙,倡导网上修行、网上崇拜,通过版主与网民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宗教形式。
如今的世界,科技发达,技术高超,变化莫测,宗教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文化现象在适应着时代的脚步,是“科技和信仰的结合,上帝与国际互联网的联姻”。近年来,传统的宗教刊物、媒体也出现了电子化、网络化趋向。如果我们在强大的网络搜索软件中输入“宗教网”的词条,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可以得到数以百万个索引。这些网站上至国家的宗教网站、民族宗教网,下到各地的宗教事务管理网以及各宗教教会的主页。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网络宗教分为以下五类:
新闻信息类:即通过网络传播有关宗教的新闻和信息,扩大宗教或自身宗派及个人的影响力。网络出版类:即通过宗教经典电子版的在线阅读及下载进行宗教内部资料的复制、传播。传经布道类:即通过视频音频的下载或点播、网上在线讲堂等进行传经布道等传教活动。法事法会类:即通过虚拟的网上寺观教堂、社区、论坛等开展烧香、集会、讨论等。捐赠流通类:即通过在线捐赠和虚拟商城接受宗教性捐赠和从事宗教产品流通经营。
戴传江在《网络宗教分析》一文中,从当前网络宗教的缘起、形式、内容等要素出发,把网络宗教概括为“网络工具”、“网络资源”、“个人感悟”、“网络本位”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网络宗教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连接的。其中“网络工具”型多把宗教当作大众传媒工具,认为网络宗教与传统宗教都是“宗教”一部分,内容和形式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载体换成网络而已。“网络资源”型重在提供查询服务。“个人感悟”型的建立者为个人,个人所依托的资源仍是传统宗教,而非十分突出自己的地位,但奉献出自己个性化的宗教感悟与宗教理解。“网络本位”型接近纯粹意义上的网络宗教,它不是现实生活中宗教团体的窗口,没有现实中网络宗教团体及宗教活动场所,它本身就是一个网络教会。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这段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宗教的根本特质。无论哪种类型的宗教,也无论宗教采取哪种形式的载体,它都是:
首先,它以最远离人间的方式反映了最切近人间的力量,通过表面上的“出世”来达到背后的“入世”目的,所谓的神只不过是人的第二个形象而已,是人虚构出来的,是一种意识;而所谓“来世”无非就是“现世”的改头换面罢了。
其次,宗教的表现形式带有“超人间性”。任何意识都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宗教的产生也是一个精神创造的过程,它采取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人的想象力之丰富,尽管它也“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才是它的最高形式,这也正是宗教的抽象性所在,神恰恰是对所有人的抽象化,抽象再抽象的结果就达致虚幻、飘渺、荒诞等境地,所以宗教是过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虚构出的一种终极关怀。
最后,宗教最核心的特征是追求对“日常生活”的支配。宗教绝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注解,更不是要逃避现实生活,而是变本加厉地谋求对日常生活更加彻底地支配。生活本来是就无法逃避,宗教的“超人间性”只是一个苦心设计的包装,它所承载和追求的恰恰是对“日常生活”本身的支配,而且这种支配的要害就在于它几乎控制了人的精神。
(二)网络宗教生活特点
网络虽然兴起之际就被应用于宗教传播中,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宗教,网络宗教仍属于新兴事物。而且,国内外学界对它的认识和研究还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即使说国外学者的关注相对较早,那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事情,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网络宗教生活具有以下特点:
1. 传播的快捷性和全球性
这是网络传播最显著的特点,宗教在网络上的传播也不例外。网络是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传播媒体,它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等单项的传播媒介,不会受传播时时间和介质的影响。在网络上,没有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距离,网络可以把宗教快捷地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大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询自己所需求的信息,和各个地区的人们共同探讨、参加宗教活动。教会总会与各地教会之间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系统性的网络教会。网络宗教突破了国家、地区、民族、政治、文化的局限,为需要的人带来了福音。
2.网络宗教的三重虚拟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上,作为活动主体和地点的教职人员、信教群众、一般网民、宗教团体、宗教行为场所、社区论坛等有着虚拟的身份,宗教没有了纸质媒体传播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可信任性。此外,宗教本身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产物,宗教活动中所崇拜的神也不过是人虚构出来的。宗教本身的虚拟性,加上网络宗教行为继承了网络的虚拟性,虚拟的主体在虚拟的空间进行虚拟的活动,即构成了网络宗教传播的三重虚拟性,使得宗教的神秘色彩更加浓重。
3. 网络宗教行为的开放性
从传播方式来看,网络宗教集大众、个人、群体(组织)传播方式于一体,网络宗教行为可以借助任何一种方式进行。从宗教行为主体和内容来看,网络上所有宗教网页对所有的网民开放,不论信教群众还是不信教群众都可以浏览所有的宗教内容,下载有关宗教内部资料,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宗教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网络的一大特别就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无距性。在这里没有空间距离,没有时间间隔,也没有人为障碍,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即时共同论说和参加宗教活动。网络宗教生活的开放性也常常表现为其随意性,包括网络宗教信息传递方式的随意性,宗教信息传播者与受众即传播主客体的随意性,宗教信息传播内容的随意性等。这些都与网络宗教行为的开放性有密切关系。可以说,信教群众追求开放的宗教信息传递在互联网络上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得到满足。
4. 参与者的平等性
由于网络的低门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上的一员,分享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自由的发布言论,阐述观点,发表文章,甚至是布道授法。网络宗教活动的虚拟性、广泛性的特点使得网络宗教活动参与者存在一定的平等性,只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无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人,均可成为网络生活的参与者。其话语权等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平等的。同时,宗教在网络中的传播不存在权威的机构和中心,这也是网络宗教参与者的平等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5. 互动性
互联网是一个广泛的互动平台,网络宗教借助互联网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互动性。主要体现为宗教信仰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如国际间的,一国内不同地区的,不同教派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等,这有利于网络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宗教借助发达的网络传媒,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渠道,使得不同的网络宗教参与者之间产生互动,从而实现网络宗教的传播与交流。网络宗教互动性这一特点既有利于不同宗教之间的互补,也有助于网络宗教参与主体的自身宗教观念完善。
在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过程中,也可能遇到以下的问题,如错误的信息误导;不同宗教之间,同一宗教的不同网站之间会形成一种剧烈的竞争,会打破原有的教内控制和教派平衡的格局,引发一些新的矛盾乃至冲突。此外,由于网络把关不严,也会出现由于言论不当而造成的宗教纠纷。
二、历史解析:当代大学生网络宗教信仰现状特点与成因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宗教信仰现状特点
网络宗教已经广泛植入到青年人的生活中,对年轻的一代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早在2001年,据新华网海外媒体报道所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互联网用户,利用互联网搜寻与宗教相关的信息。另外,每天都有超过300万的美国成年人上网查找宗教信息,较前一年(2000年)的200万人增加了50%。调查发现,25%的美国互联网用户在“9·11”恐怖事件之后上网寻找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宗教信息,41%的用户表示他们曾经发送或是接收过宗教祈祷的电子邮件,还有7%的人表示他们在网上向慈善机构捐过款。调查报告说,对于美国成年互联网用户而言,上网进行宗教研究活动较之电子商务、网上赌博或在线炒股更受欢迎。
2010年3月17日《中关村在线》转述:网络兴起对宗教界或许是个福音,特别是对懒得进教堂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网络宗教信仰的兴起,让年轻人既能信仰,又不用早起到教堂做礼拜,创造出“教堂2.0世代”。
《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网络兴起后,外界担忧年轻一代沉迷网络,也将逐渐失去对宗教的信仰,但结果却似乎不然。相较于每个周日上午乖乖地上教堂做礼拜、熟读圣经故事、坚贞信奉宗教的所谓“教堂1.0世代”来说,“2.0世代”更为轻松自在的面对宗教。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对宗教有一定的影响且有利于宗教的发展,宗教对网络也呈接受的态度。
新时代的大学生毫无疑问地体现着新时代的特征,相对于以传统的方式到教堂做礼拜,他们则更喜欢在网上进行宗教活动。
当代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1.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中的交流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大学生的网络宗教交流多以腾讯QQ群为交流媒介,在校大学生会根据自身信仰的不同寻找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其他同学,创建聊天群,在群内发布有关宗教的消息或者布道,彼此互相激励、安抚。此外,MSN、博客等通讯工具也成为在校大学生沟通、探讨宗教信仰的工具。
2.多数在校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无规律性。大学生在校期间多以学业为主,课余时间有限,上网时间有限,网络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多数大学生的网络宗教生活基本无规律可循,多表现为闲暇时间浏览网页,寻找有关宗教的新闻或者视频,参与交流群的讨论,或是在有关论坛阐述个人宗教观念和抒发宗教情感。
3.接收宗教信息的广泛性。互联网提供给大学生的是一个开放、互动、广泛交流的信息平台,大学生在网络上所接受到的宗教信息,是来自世界各地各种宗教传播而来的,这些宗教信息往往是良莠不齐的。加上目前我国没有对网络宗教网站的明确规定制度及重视,对网络宗教事务的管理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危险因素及不良信息都很可能出现在有关宗教的网站上,这就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辨别能力。同时,大学生也是网络宗教的受益者,他们通过网络上多样化的宗教信息,更加充实自身的宗教知识,以满足其宗教生活的需求。
4. 大学生网络宗教活动是对传统的宗教生活方式的一种突破。宗教在网络上的传播,使宗教活动虚拟化,也使大学生更为快捷、高效的参与宗教活动;传统的寺院宗教知识传授,也能够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经互联网进行传播,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特点,达到提升个人的宗教认知。大学生在校期间,个人空闲时间有限,前往教堂或寺院的时间较少,互联网宗教生活便为其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提供了可能,使大学生既能保证不耽误学习生活,又进行宗教活动。
5. 容易被各类信息误导。网络的虚拟性,使谁都可以在网上布道,而布道中所讲的内容往往会对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大学生这一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群体,错误的信息则会对他们产生误导。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潜在的宗教仰慕者,这些信息一旦被此类大学生看到,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些错误的信息将会一直存在他们印象中,对宗教产生错误理解。而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他们也会存在尚未接触过的信息,或者对宗教的理解也只是在初级阶段,这些错误的信息也会对他们产生误导。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宗教信仰教育的发展机遇
在现今的大学生群体中,大学生跟随着社会生活的节拍也渐渐走进宗教文化的殿堂之中。十字架项链、圣诞节贺卡、观音护身符、教堂赞美诗、开光纪念品、命运占卜签、庙会文化节、圣地旅游热已屡见不鲜。不知不觉中,他们或因欣赏而追随、因好奇而探索或因困顿而疏离,但不可否认大学生信仰宗教已成为身边不争的事实,关注大学生宗教信仰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大学校园里民族文化的交融渐渐缩小了不同宗教习俗间的边界。家庭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大学生涉世未深因此家人的宗教信仰很容易转渡过来;中国高等教育偏好英语语言文化的传播导向,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西方宗教文化的语境;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在寻求人生终极意义的思索中也会间或选择宗教信仰作为自己对宇宙人生的一种解读方式。而网络只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简化现实交往环节的繁多的平台,青年学生徜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更容易与宗教思想不期而遇。可见,大学生与宗教发生“亲密接触”的渠道是多角度全方位的。
马克思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孙正聿先生在《超越意识》一书中写道:“意识到神圣形象的存在,会感受到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都被一种洞察一切的力量监视,因此生活变为不堪忍受之重;意识到神圣形象的消逝,会感受到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只不过是自己在思想和行为,因此生活变为不能承受之轻。这就是人在宗教世界中所感受的和承受的不可解脱的矛盾。”可见,宗教问题内蕴着非常深刻的悖论性特质,而部分大学生选择负载“生活之重”的宗教意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但社会生活中“身不由己”的特殊处境又压抑了这种自我实现的诉求,于是一些处在矛盾交汇点上“煎熬”的人“迫不及待”地选择了宗教。当然,这种选择多少带有逆反、逃避、茫然、冲动、隐讳等成分,一旦面对真正的现实和鲜活的人生,遭遇社会生活的艰苦锤炼,也会有所松动以至瓦解消逝。
网络宗教对与有宗教信仰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是一种福音的到来,它的出现犹如一座天桥,使在校教徒通过网络参与各种宗教活动,满足宗教生活及宗教情感的需要,直至精神世界。
三、实践解析:大学生网络宗教信仰问题的应对策略
宗教通过精神传输的习惯予以电子物质化,它的威力就会倍增,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方向的影响作用更大。信仰是人对某种主义或宗教信服、崇拜从而形成的观念或行为取向。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状况攸关着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建议从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态度方法选择、法律政策依据、队伍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相关应对策略,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 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态度方法是一个实践动机、实践方案的问题。我们应客观准确地评价网络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扩展态势,恰当合理的看待网络宗教生活对大学生正常生活的影响,既不惊慌失措,如临大敌,也不视若无睹,听之任之。高校应表示对于大学生自由信教的不干预不反对,保障大学生的基本权利,以保护为出发点,在尊重的前提下获得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认可。但同时也要警惕宗教泛化现象,宗教信仰反映的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当宗教思想中的消极成分聚集到一定程度,一旦爆发便会消解民族精神的内聚力,导致信仰危机,孕育着深层的社会危机。
网络宗教的虚拟性、开放性等一系列特性是网络宗教与传统宗教巨大差别,从而也增加了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需要我们客观公正的对待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从宗教产生的思想和信仰的源头抓起,寻求一种战略意义上的应对之策。
2. 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法律政策依据是一个实践标尺。加强对网络宗教行为和内容的监管,依法管理网络宗教事务。依法管理网络宗教事务,就是要切实保障网络宗教信仰自由,保证正常网络宗教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护网络宗教团体的合法利益,打击不法分子利用宗教在网络上的传播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各种关系、活动的管理,包括对网络宗教行为和内容的破坏。通过明文立法依法管理网络宗教事务,不仅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需要,也是宗教在网络时代实现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网络宗教事务需要政府的依法管理,实现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也离不开网络宗教事务条例及法律的引导与限制。
对国内的宗教网站,可以实行设立网站审批制(规定哪些人或群体可以设立宗教网站)、信息内容分级制(对宗教信息和内容进行分类管理,规定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可以发布等等,防止简单的一刀切)、实名制管理(如规定在宗教网站上开展宗教活动须提供身份证号和姓名,教职人员证书号)等等,当然,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如何进行还得进行一番论证和探讨。
近些年来境外势力对我国高校进行的宗教渗透活动十分活跃,他们利用公开讲学、私人交友、心理辅导、资料宣传等形式接触高校大学生,以期达到其别有用心的政治企图,因此网络上的宣传引导也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步骤,我们必须用法律武器坚决回应。对国外某些不良网站,可以采用信息过滤与封堵技术,抵御境外渗透。
在网络宗教行为的监管措施上,须明确宗教事务部门在网络事务管理上的权限和各种行政强制措施,必要或紧急的时候,可以对网络的不良宗教信息内容进行管制和封锁。这些方法不仅仅是保护了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对于其他信教人员和非信教人员都具有思想健康保护作用。
3. 大学生宗教信仰教育的队伍机制建设是一个实践的关键,事关高校学生宗教工作的走向与全局。在高校宗教工作中应建立五个机制:领导机制、协调机制、反馈机制、应急机制、管理机制,领导机制强调党委和团委的职责,协调机制凸显团委、学生处与其他各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反馈机制、应急机制、管理机制则提升了团委、学生处、教务处、外事处、保卫处等部门及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速率、应急干预能力以及日常管理效率,及时处理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的问题与矛盾,无论起因是现实的宗教活动还是网络宗教活动。
大学应当开设宗教学课程,在大学生中开展宗教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站在理性的高度,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客观解析宗教对主体价值体系构建的作用和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信仰问题,自觉培养中华民族当代所需要的“自由精神”。大学生只有了解了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本质上认识了宗教,才能把握自己心灵的脉搏,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立高校宗教工作队伍,开设宗教文化选修课,普及宗教文化知识,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在不断深入了解宗教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科学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大学生因对宗教知识的缺乏而无法辨别网络上的宗教诈骗信息产生的危害,间接的加强了对大学生网络宗教生活的保护。
虽然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近年来一直都是学术界乃至教育界持续关注的焦点话题,但在网络管理方面,我国的制度、政策基本属于空白状态,而对于大学生的网络宗教生活,更是缺乏相关的方针政策作为指导或者对其进行保障,这便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警惕性,防止网络虚假信息误导及诈骗。
参考文献
① 左鹏:《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解析》,《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9期。
② 毛国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论坛》2008年第11期。
③ 陈东英:《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④ 冼德庆:《当前宗教向高校渗透的方式、特点及其预防对策》, 《兰州学刊》2007年第2期。
⑤ 牟钟鉴:《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佛教文化》1996年第5期。
⑥ 孙正聿:《超越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⑦ 姚南强:《新媒体网络宗教 挑战还是机遇》,风凰网华人佛教,2010年12月14日
⑧ 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作者简介:张承安,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本文责编:秋实
(《科学与无神论》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