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新闻 > 社会新闻 >

《智海浪花》的启示

时间:2015-10-16 21:33来源: 作者:严明法 点击:
《智海浪花》记述了125位知识分子的学佛历程,是一本正面歌颂佛教的书籍,但书中暴露的那些令人心寒的事例,也从侧面回答了我们思考已久的问题:为什么要宣传科学无神论?因为我们希望两岁半的女儿不再失去母亲,希望辛劳一世的母亲不再因儿子出家而绝食……从小的方面
  

 不久前,友人向笔者推荐:《智海浪花》值得一读。笔者通过百度搜索了一下,与此书相关的条目有2290条,有不少网站可以在线阅读全书。这本书分上、下集,记述了125位知识分子的学佛历程,正面歌颂佛教,其中有知识分子的自述,也有作者的叙述和点评,通俗地传播了佛教知识,不少段落如散文般优美,但书中暴露的那些令人心寒的事例,也让我们从侧面得到启示,传播科学无神论十分必要。

还是先看看这本书中几位比丘、比丘尼的自述吧!

一位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的比丘尼自述:丈夫是位音乐教师,人品非常好。……当我终于决定要离开自己温暖的家时,心里真像打翻了五味瓶,我意识到这次的离开可能就是永远的告别了。刚刚两岁半的女儿甜甜地笑着跑到门口说:“妈妈去学习……要早早回来看我啊……”

一位工学院本科毕业的比丘自述:爱人听说我想出家后,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 ,仿佛时间在我俩之间已经凝固一样。末了她哽咽着说:“……你能不能等女儿18岁以后再出家?她现在还小……”看着她难受的样子,我只好以谎言来安慰她,不过在心里我却一直在暗自伤痛,暗自斗争。一年之后,我终于……出家。

一位获电子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丘自述:就在此时,一位在办公室当文秘的姑娘又向我表达了爱意。她真的是很善良,也很乖巧,很惹人怜爱,我们彼此都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甜蜜的爱情恐怕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了,因为它牵着你在六道轮回打转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我在没跟家人打招呼的情况下就不辞而别了。原因很简单,我根本不想再给自己、给家里添麻烦。如果告诉他们的话,没准儿他们会来将我押解回去。

一位毕业于财贸管理学院的比丘自述:父母恐怕是安排不好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我这个孝顺的儿子去当“断子绝孙”的和尚。无奈我只好骗他们说我要去美国小姨家,并说朋友在北京已把护照办好了。……这八年来,我每隔几天就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告诉父母我在外求学经商,一切都好。

一位建筑学本科毕业的比丘尼自述:再见了,爸爸妈妈。你们醒来时就看不到女儿了,但愿我留下的那封信能让你们感伤的心有所释怀。

一位财经学院本科毕业的比丘自述:我曾三次委婉地向父母提出我想出家的要求,结果每次均惨遭扼杀——父亲的反应是倒吸冷气、惊愕至极,整个面部表情异常痛苦;母亲则痛不欲生、日夜哀号,最后竟至以绝食相要挟;六亲眷属则昼夜给我做工作,苦苦哀求,似乎人生最大的悲剧在我家上演了一样。……我总觉得要想战胜自己的无明与贪执,战胜来自各方面的违缘,那就必须抱定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限于篇幅,以上摘录有所删节,但一字未改。书中令人心寒的叙述还很多:有出家8年后大学时的女朋友还在一往情深地等待的,有妻子往返近万里泪流满面请求丈夫回心转意的,有父母企图以投河自杀来阻止儿子出家的,有父母及亲友包租车子把出走的女儿强行塞进车里飞速驶离的,有部队团级干部动用警察抓出家的女儿的,有亲友跪泣哀求孩子不要出家的,有外婆拄着拐杖天天在门口等出家的外孙回家的,有母亲因儿子出家而引发高血压的,有小女孩摆手摇头请求师父不要给母亲落发的……这本书回答了一个我们思考已久的问题:为什么要宣传科学无神论?因为我们希望两岁半的女儿不再失去母亲,希望辛劳一世的母亲不再因儿子出家而绝食,希望拄着拐杖的外婆不再望眼欲穿,希望苦等了八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了家庭的安宁,子女的前途;从大的方面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

笔者近几年去了一些寺庙,也接触了一些出家人的父母,对他们的不幸感触颇深。一位比丘尼的母亲曾对我说:“我和老伴都快要60岁了,住房、汽车、金钱,什么都可以扔掉,就是这个独生女儿放不下呀!她相当漂亮,身材也高挑,小学中学的老师都说她作文写得好,上大学后却出家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后来,这位母亲想方设法,把女儿“调”到了离家仅需一元车费的寺庵,但最终还是失望了。她说:“心与心的距离是无法用车程来计算的。”

在一座乡间寺庙,笔者还碰到过来自省城的一位中年人,由于我俩住在同一间客房,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他毕业于东北的一所名牌大学,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妻子是中学教师,女儿是初中生。他说他准备出家,先带妻子女儿来寺庙看看。难道他在生活中碰到什么挫折了?他却反问我为什么会这么想。他说他在软件设计中得过好多奖,妻子和女儿对他都很好,但生命总不能老是在轮回中打转吧!我又问他能不能等女儿高考至少是中考以后再出家?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谁也不知道明年甚至明天会发生什么意外。等她俩松口了我就出家。”我感到,宗教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宗教对人影响的大小几乎与一个人的智商高低无关,如果你没有接受科学无神论,再聪明的人也可能忘掉责任,再稳定的家庭也可能瞬间解体。在寺庙食堂用餐时,我看到了他们一家三口,母女俩满脸愁云,与周围那些嬉笑的香客形成了鲜明对照。

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那么多高学历、高智商、有作为的年轻人要瞒着父母或不顾父母、家人的反对,告别年幼的孩子,“抱定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勇往直前。这是人间悲剧,是与和谐唱反调的。造成这种悲剧的,是宗教教义带给人们的心理焦虑。在西方社会,面对近几年宗教保守势力的反弹,一股新无神论潮流正在兴起,《上帝错觉》、《上帝不伟大:宗教如何毒害了一切》等书籍已经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新无神论倡导科学而客观地研究宗教,对宗教的批评不留情面,“宗教不可批评”的禁忌正在被打破。①《上帝错觉》至今已发行150多万册,而我国《科学无神论大学生读本》,首次发行仅1万册。生活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差距和希望。

佛教传入中国2000多年,在那些灾荒频仍的年代,寺庙是僧人求得温饱的地方。把年幼的孩子送进寺庙,曾经使多少饥寒交迫的父母感到庆幸,孩子毕竟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然而在今天的中国,为孩子温饱担忧的父母已经非常少了。尤其是东部沿海那些“421”式的城镇家庭,经济条件大都比较优越。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到父亲、母亲,再到一个独生子女,这孩子被寄予了多少期望!孩子出家给多少人带来牵挂,带来打击!在日子越过越好的今天,为什么要用造成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和人世苦难的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矛盾”和“苦难”呢?

中国佛教与世俗的关系从表面看十分平和,实际上却非常紧张。对此,2007年3月22日的《南方周末》在介绍画僧史国良时有一段议论:……放弃父母、爱人和子女,撕裂与这个社会全部的联系。在本土宗教中,佛教与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张”,也许,正是这种“不近人情”的决绝,使得出家事件远比信仰其他宗教更能引起关注和冲击。大多数人对佛教的理解被真正的信仰者称为误解。世俗认为出家是悲观厌世,佛门说出家是最积极的人生;世俗认为出家者无情,佛门说出家是大孝;世俗认为出家是逃避,佛门说出家是进取。认识上的冲突,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目前学者对宗教的研究,往往从哲学、教义的层面去发掘其意义,而对宗教现状有所忽略。据有关资料,1982年,我国有僧、尼2.7万人,② 1997年,我国有出家僧尼约20万人,③ 15年中增长了7倍多。近10年来,平均每年近4000人正式出家,加起来就是4万多人。④ 过去三五人的小庙,现在有不少已经发展成为数十人甚至数百人的宗教团体。如山西五台山的普寿寺,上世纪90年代初仅3间茅棚几位僧人,目前已发展为常有600人同时修行的大道场。⑤ 佛教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智海浪花》毕竟是正面歌颂佛教的书籍,我们从中看到的出家带给家庭的不幸,充其量只是一点皮毛,如果你深入出家人的父母、爱人、子女及他们的亲友中间,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正痛不欲生。因此,笔者希望专家学者在研究佛教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出家人及其家庭的不幸,尤其是独生子女出家给其父母亲友带来的痛楚和苦难。

 

注释:

① 参见《科学与无神论》2008年第4期杜磊《新无神论》。

② 参见徐玉成编著《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294页。

③ 参见何光沪主编《宗教与当代中国社会》57页,作者引用了1997年宗教白皮书的数字。

④ 参见“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8)》101页。

⑤ 参见中国民族报2008年2月5日6版魏德东《论中国当代宗教的保守性与开放性——为少林寺一辩》。

 

作者简介:严明法,浙江金华日报社主任编辑

本文责编:辛仆

(<科学与无神论>2009年第1期)

顶一下
(4)
66.7%
踩一下
(2)
33.3%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